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北大中国历史地理课件06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
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中国历史上农耕区具有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从平原向山区,从中原腹地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农耕区的扩展取决于:1.人口的不断增加:中国古代人口从秦统一六国之前2000万至清末增加到4亿。2.粮食亩产提高缓慢:汉代粟类旱地作物亩产约120斤,明清中上地亩产150-200斤。人口增加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矛盾导致农耕区扩展成为基本趋势。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图西汉镰刀辽代镰刀明代镰刀西汉犁辽代犁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宋代铁锄西汉锄头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中国历史人口增长曲线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亚洲人口密度图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一节地区开发夏商周时期“三河”成为最早开发的农耕区,被司马迁称为“天下之中”。由于人口少,这时的农耕区呈岛状分布。一黄河流域农耕区的兴衰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中国古代农耕区扩展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岛状农耕区消失,土地连片开发。汉代在全国形成关东、关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四大经济区,位于黄河流域的关东、关西经济区最发达。这时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5。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示意图东汉末年北方连年战乱使人口与劳动力锐减,虽然隋唐统一后黄河流域经济逐渐复兴,但“安史之乱”与“靖康之难”再度导致人口流失、经济衰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二长江流域的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汉代长江流域经济仍很落后,北方的历次战乱为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提供了契机,至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江南,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供给地。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江南地区开发时序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在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进程中,开发顺序为:1.上游成都平原。2.下游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平原。3.中游江汉平原。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苏湖熟,天下足唐宋时期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主要的粮食输出地,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明清时期江汉平原为全国主要粮食输出地,民谚改有“湖广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三珠江流域的农业开发珠江流域的农业开发较晚,宋代这里人口与劳动力状况稍有改善,明清时期进入全面开发。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四山区的农业开发中国山地面积占2/3以上,由于自然障碍,山区开发进程较慢。在山区开发中经历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时期:主要开发地集中在东南丘陵,开发程度较弱。2.隋唐两宋时期:东南丘陵人口大幅度增加,黄土高原也出现农业垦殖区。3.明清时期:荆襄地区、秦岭、大巴山山区、闽浙皖南山区、湘西山区、赣南山区相继得到大规模开发。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台州严州歙州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明清时期人口移动与山区开发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二节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1.短期和定期的轮荒耕作制:夏商周三代实行。2.土地连作制的确立:春秋战国开始。3.黄河流域两年三熟制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在华北局部地方,以冬小麦为核心与粟、豆、麻等作物进行轮作。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两年三熟示意图4.长江流域一年两熟制的出现:北宋时期长江流域出现一年两熟,主要为稻、麦轮作。水稻一年两熟即双季稻出现在清朝,双季稻出现前有再生稻与间作稻,均为一年一熟作物。稻麦轮作示意图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明代农书中的插秧图明代农书中水田宋代农书中的插秧图代田法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三节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1.史前时期的主要农作物:粟、黍、稻。•2.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农作物:《吕氏春秋》载:禾、黍、稻、麻、菽、麦、大麦。•禾:北方谷子。麻:雄株称“枲”,雌株称“苴”。麦:“来”为小麦,“牟”为大麦。•3.秦汉时期主要农作物新出现农作物品种:水稻出现粳、籼、糯等种类。芝麻传入中国。•4.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新出现农作物品种:北朝:高梁、荞麦。宋朝:占城稻。魏晋:苎麻。元代:棉。•5.明清时期新出现农作物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等。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水稻谷子小麦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玉米传播路径图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甘薯传播路径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棉花传播路径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黄道婆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元代丝织品花生传播路径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马铃薯传播路径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四节畜牧业产生与草原游牧方式一畜牧业产生与气候变迁公元前5000--6000年前,今长城沿线均为原始农业分布区,大约公元前1500--1000年气候转冷,原始农业向南移动,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立,逐渐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欧亚大陆中部从中国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到欧洲多瑙河沿岸,被一条绵延万里的草原覆盖。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二历史时期草原民族的游牧方式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汉书•匈奴传》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逐水草而居各有分地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时东胡强,闻冒顿杀父自立乃使使谓冒顿曰,欲得头曼时号千里马。冒顿问羣臣,羣臣皆曰:“此匈奴寳马也,勿予。”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爱一马乎?”遂与之。顷之东胡以为冒顿畏之,使使谓冒顿曰欲得单于一阏氏。冒顿复问左右,左右皆怒曰:“东胡无道,乃求阏氏。”请撃之。冒顿曰:“柰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遂取所爱阏氏予东胡。东胡王愈骄……使使谓冒顿曰:“匈奴所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不能至也,吾欲有之。”冒顿问羣臣,或曰:“此弃地,予之。”于是冒顿大怒曰:“地者国之本也,柰何予人!”诸言与者皆斩之。冒顿……遂东袭击东胡,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及冒顿以兵至大破灭东胡。《汉书•匈奴传》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包括游牧民族在内的非农耕民族经济生活方式有很强的稳定性,在自然环境没发生根本改变,也没有受到异质文化冲击的背景下,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一般不会变化,惯有的生活与文化习俗会稳定、不变地持续下去。一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中国历史上主要草原民族与游牧方式民族资料内容资料出处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乌桓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后汉书》卷九〇《乌桓传》鲜卑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魏书》卷一《序纪一》吐谷浑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魏书》卷一〇一《吐谷浑传》突厥被发左衽,穹庐毡帐,随逐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事,食肉饮酪,身衣裘褐。《北史》卷九九《突厥传》回纥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吐蕃其畜牧,逐水草无常所。《新唐书》卷二一六《吐蕃传》契丹逐寒暑,随水草畜牧。《北史》卷九四《契丹传》奚随逐水草,颇同突厥。《北史》卷九四《奚传》蒙古自夏及冬,随地之宜,行逐水草。《元史》卷一〇〇《兵志三》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1.划定季节牧场牧人划定季节牧场,一般需要满足两个原则,其一为保证牧场有良好的再生能力,且植物成分不被破坏;第二为饮水条件以及牧草生长状况可以满足季节要求。根据牧场自然环境不同,可以分为四季营地、三季营地以及两季营地。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汉书•西域传》载:康居国,王冬治乐越匿地,到卑阗城。去长安万二千三百里。不属都护。至越匿地马行七日,至王夏所居蕃内九千一百四里。《魏书•西域传》载:嚈哒国,大月氏之种类也,亦曰高车之别种,其原出于塞北。自金山而南,在于阗之西,都乌许水南二百余里,去长安一万一百里……无城邑,依随水草,以毡为屋,夏迁凉土,冬逐暖处。《辽史·营卫志》有五院部:大王及都监春夏居五部院之侧,秋冬居羊门甸。六院部“大王及都监春夏居泰德泉之北,秋冬居独庐金。”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蒙古人“自夏及冬,随地之宜,行逐水草,十月各至本地”。《元史·兵志》鞑靼冬居平原,气候温和而水草丰肥,足以畜牧之地。夏居冷地,地在山中或山谷之内,有水、林、牧场之处。《马可波罗游记》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夏冬季节牧场转移蒙古大汗的帐幕清代绘画中的畜群嘉峪关魏晋时期画像石中的畜牧业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转场的牧民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契丹壁画中的帐幕牧民逐水草的游牧活动通常是在百里或数百里的圈内完成的,这个圈内既有满足放牧需要的水草条件,也在习惯上被别人视为具有稳定的使用权。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2.规定游牧路线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虽然具有随意性的特点,但游牧路线一般不轻易改变,每年基本都一样,形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与水源有无、草场优劣以及去年迁移中畜群留下来的粪便都有关。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3.营盘与放牧营盘为牲畜过夜休息的地方,牧民一般白天在营盘周围一定范围内放牧,夜晚归宿营盘。由于营盘的功能特征,往往设在牧场的中心地带。按类型可分为临时、固定与辅助营盘。饮水是放牧中的重要环节,因此牧民确定一天之内的放牧距离基本以饮水地点为半径。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契丹壁画中的帐幕营盘内逐水草形式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马群动以千数,每群牧者才二三人而已,纵其逐水草”。“羊以千百为群,纵其自就水草,无复栏栅,而生息极繁。苏颂:《苏魏公文集》二游牧空间各有分地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牧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成为固定的部族或部落放牧场所,草原民族的季节迁移、转换营地基本限于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越过界线到其它部落牧场内放牧的现象虽然在草原上不是新鲜事,但以一个区域为基本核心构成游牧空间,却是草原上通行的习惯。第六讲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匈奴之制单于之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这些匈奴首领的驻牧地点为“诸左方王将居东方,直上谷以往者,东接秽貉、朝鲜;右方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上郡、羌、氐;而单于之庭直代、云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部分匈奴诸王驻牧地名称驻牧地浑邪王、休屠王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犁汙王、温偶駼王今甘肃河西走廊以北。姑夕王今内蒙古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一带。左犁汙王今内蒙古
本文标题:北大中国历史地理课件06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61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