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烧成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78页)
一、螺旋输送机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FXNAQ-40011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线螺旋输送机的操作、巡检与维护。3引用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4安全技术要求4.1本岗位存在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物的危险和粉尘危害。4.2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4.3开机前的检查4.3.1检查机槽及卡盖应密闭良好,现场安全设施及设备防护装置齐全。4.3.2确认待启动设备时设备周围没有人或障碍物。4.4开车后的注意事项4.4.1开车后检查电机、减速机及输送叶片的运转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中控人员联系停机处理。4.4.2检查绞刀上盖、卡扣是否盖好卡牢,防止漏灰及灰尘飞扬。4.4.3检查输送机尾部或壳体有无漏料,如有漏料应及时清理,防止物料堆积。4.4.4严禁在运转的设备上跨越或行走。4.4.5严禁将含铁器或硬性颗粒的物料喂入螺旋输送机内,以防止损坏、卡死设备。4.4.6运转中严禁将机体盖取下查看物料输送情况。4.4.7发现开关损坏或线路破损等电气故障及时通知电工维修,不得擅自处理。4.5检修与维护4.5.1设备检查(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挂牌上锁制度和《挂牌上锁操作程序》。一、螺旋输送机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FXNAQ-40011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线螺旋输送机的操作、巡检与维护。3引用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4安全技术要求4.1本岗位存在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物的危险和粉尘危害。4.2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4.3开机前的检查4.3.1检查机槽及卡盖应密闭良好,现场安全设施及设备防护装置齐全。4.3.2确认待启动设备时设备周围没有人或障碍物。4.4开车后的注意事项4.4.1开车后检查电机、减速机及输送叶片的运转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中控人员联系停机处理。4.4.2检查绞刀上盖、卡扣是否盖好卡牢,防止漏灰及灰尘飞扬。4.4.3检查输送机尾部或壳体有无漏料,如有漏料应及时清理,防止物料堆积。4.4.4严禁在运转的设备上跨越或行走。4.4.5严禁将含铁器或硬性颗粒的物料喂入螺旋输送机内,以防止损坏、卡死设备。4.4.6运转中严禁将机体盖取下查看物料输送情况。4.4.7发现开关损坏或线路破损等电气故障及时通知电工维修,不得擅自处理。4.5检修与维护4.5.1设备检查(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挂牌上锁制度和《挂牌上锁操作程序》。二、拉链机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FXNAQ-40021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线拉链机的操作、巡检与维护。3引用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4安全技术要求4.1本岗位存在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空坠物的危险和粉尘、噪声等危害。4.2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4.3开车前的检查4.3.1检查壳体及卡盖应密封良好,现场安全设施及设备防护装置齐全。4.3.2检查传动机构及各润滑点正常。4.3.3确认待起动设备周围没有人或障碍物。4.4开车后的注意事项4.4.1检查电机及减速机运转是否有异常声音。4.4.2检查拉链机运转是否平稳,运转部件是否刮壳体。4.4.3检查链条的松紧程度是否适当。4.4.4根据润滑标准对各润滑点做好周期性润滑,并随时检查油路通畅情况。4.5检修与维护4.5.1设备检查(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挂牌上锁制度和《挂牌上锁操作程序》。5相关文件和记录5.1《设备点检(巡检)问题记录表》5.2《润滑记录》5.3《安全风险评价表》5.4《检修工作票》二、拉链机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FXNAQ-40021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线拉链机的操作、巡检与维护。3引用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4安全技术要求4.1本岗位存在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空坠物的危险和粉尘、噪声等危害。4.2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4.3开车前的检查4.3.1检查壳体及卡盖应密封良好,现场安全设施及设备防护装置齐全。4.3.2检查传动机构及各润滑点正常。4.3.3确认待起动设备周围没有人或障碍物。4.4开车后的注意事项4.4.1检查电机及减速机运转是否有异常声音。4.4.2检查拉链机运转是否平稳,运转部件是否刮壳体。4.4.3检查链条的松紧程度是否适当。4.4.4根据润滑标准对各润滑点做好周期性润滑,并随时检查油路通畅情况。4.5检修与维护4.5.1设备检查(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挂牌上锁制度和《挂牌上锁操作程序》。5相关文件和记录5.1《设备点检(巡检)问题记录表》5.2《润滑记录》5.3《安全风险评价表》5.4《检修工作票》三、空气输送斜槽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线空气输送斜槽的操作、巡检与维护。3引用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4安全技术要求4.1本岗位存在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物的危险和粉尘等危害。4.1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4.2开车前确认斜槽内无异物,下一级设备无故障方可开机。4.3开车前应将风机挡板关闭,使风机处于低负荷状态下起动。4.4设备检查(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挂牌上锁制度和《挂牌上锁操作程序》。4.5检修时,应防止固体颗粒及电焊渣落入斜槽内,掉落在透气层上。4.6禁止用铁器或锐利的工具敲打透气层。5相关文件和记录5.1《设备点检(巡检)问题记录表》5.2《安全风险评价表》5.3《检修工作票》四、轴流风机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线轴流风机的操作、巡检与维护。3引用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4安全技术要求4.1本岗位存在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物的危险和粉尘等危害。4.2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4.3开车前确认叶片处无异物及叶片转动灵活。4.4开车前确认风机进风口安全护罩完好可靠、风机安装稳固。4.5设备检查(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挂牌上锁制度和《挂牌上锁操作程序》。4.6运行时,应防止物体进入风机转子腔内卡住叶片。5相关文件和记录5.1《设备点检(巡检)问题记录表》5.2《安全风险评价表》5.3《检修工作票》七、袋式收尘器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袋式收尘器系统的操作、检修与维护。3引用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4安全技术要求4.1本岗位存在触电、物体打击、高压气体伤害、高空坠物的危险和粉尘等危害。4.2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4.3开车前的检查项目4.3.1确认现场安全防护及消防设施完好、到位。4.3.2确认袋收尘各室盖板密封良好。4.3.3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是否正常,开车前应对储气罐、空气过滤器排污一次。4.3.4检查待起动设备上是否有人或障碍物,并确认下一级设备无故障后,方可通知中控开机。4.4开车后的注意事项4.4.1检查气缸、振打、锁风卸料器是否正常工作,电磁阀控风是否切换灵敏,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4.2严禁肢体触及设备运转部位。4.4.3袋收尘进、出口及灰斗温度最高不能超过70℃。4.4.4巡检人员应经常目测排放情况,看是否冒烟,发现异常应立即联系停车检查、处理。4.4.5观察各处法兰、壳体是否冒灰、漏风,如有应及时协调处理。4.5检修与维护4.5.1对袋收尘进行检修或维护时,必须严格执行挂牌上锁制度和《挂牌上锁操作程四川什邡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汇编SFXNAQ-4000序》。4.5.2工作前应进行强制性清灰,并检查确认壳体及灰斗内没有物料粉堆积。4.5.3检修前必须先关停压缩空气,并挂上“有人工作,禁止操作”警示牌。4.5.4进入风道作业前,应按规定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4.5.5在袋收尘内部检查、作业时,必须使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照明。4.5.6日常检查维护时,必须对各气动阀和气管接口部位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完好,防止气管脱落或气管爆裂伤人。4.5.7检查更换脉冲阀时,关闭进风阀门。4.5.8更换滤袋时,严防异物掉入灰斗。4.5.9打开灰斗人孔门时,应防止掉落砸伤人员。4.5.10检修完毕后将花板、灰斗、风道内及袋收尘顶部杂物、积灰清理干净,清理时严禁高空抛物。4.5.11内部检修结束后,应确认收尘器内无人、无遗留物品后方可关闭入口孔门。5相关文件和记录5.1《安全风险评价表》5.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5.3《设备点检、巡检问题记录表》5.4《检修工作票》八、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FXNAQ-40081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电焊作业。3引用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4安全技术要求4.1本岗位存在触电、物体打击、紫外线辐射、高空坠物的危险和粉尘等危害。4.2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操作时(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火帽。4.3电焊机外壳必须良好接地,一次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操作,一次电源不能超过5米且接线部分不能有裸露。4.4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装设在配电箱内。4.5电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4.6严禁在带电或带压力的容器上或管道上实施焊接作业。4.7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解除容器及管道压力,并将所有孔口打开,消除容器密闭状态再进行工作。4.8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设有专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照明应采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供电。4.9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挡板等隔热措施。4.10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工艺管道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4.11移动电焊机位置时,须先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关好电焊机待通电后再送电。4.12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4.13清除焊渣时,应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4.14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有隔光板。4.15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4.16焊接场地,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4.17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工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5相关文件和记录5.1《安全风险评价表》5.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5.3《动火作业许可证》5.4《高空作业许可证》5.5《检修工作票》九、气焊(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FXNAQ-40091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氧气气焊气割作业。3引用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4安全技术要求4.1本岗位存在触电、物体打击、烫伤、高空坠物的危险和粉尘等危害。4.2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4.3工作前的检查4.3.1乙炔、氧气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4.3.2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时,严禁用火检查试验漏气。4.3.3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低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4.3.4放置氧气瓶、乙炔瓶时,二者之间应保持5米以上,氧气瓶、乙炔瓶严禁在阳光下曝晒,乙炔瓶禁止横放,竖直摆放时要有防倾倒措施。4.3.5软管长度一般为10~20米,不准使用过短或过长的软管。接头处必须用专用的卡子或退火的金属丝卡紧扎牢。4.3.6设备管道冻结时,禁止用火烤或工具敲击冻块。4.3.7作业场所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4.4工作中的注意事项4.4.1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4.4.2点火前,急速开启焊炬(或割炬)阀门,用氧吹风,以检查喷嘴的
本文标题:烧成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78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7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