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经济学 > 复旦发展经济学课件02经济增长
第二章、经济增长罗伯特•卢卡斯(Lucas,R.)在剑桥大学所作的“马歇尔讲座”上的讲话印度的收入每50年翻一番,而韩国每10年翻一番。平均来说,一个印度人的收入将是他祖父的两倍,而一个韩国人的收入将是他祖父的32倍……我无法想象一个人看到这些数字时不会认为其代表了巨大的可能性。印度政府是否能采取某些行动使印度的经济像印度尼西亚和埃及的经济那样增长?如果能,那么应该采取哪些政策呢?如果不能,那么到底是哪些‘印度的特性’使其无法这么做呢?这些问题中间所包含的人类福利含义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我们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就发现很难再去思考其他问题印度经济开始高增长1992-2002年GDP增速6.1%2003年印度的GDP增速高达8.1%2004年超过7.5%2005年8.5%2006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达9.3%,在全球20个最大经济体中仅次于中国(10.3%)金砖五国(BRICS):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经济增长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经济增长虽然不是经济发展的全部,但它毕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卢卡斯提出的问题,即经济能否持续增长?那些因素决定了经济的增长?哪种经济增长模式更快?这些问题曾经是、现在是、以后也将仍然是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国家时期(百年)期初人均GDP期末人均GDP年均增长率(%)日本1890-1990年842161443.0巴西1900-1987年43634172.39加拿大1870-1990年1330170702.15德国1870-1990年1223142882.07美国1870-1990年2244182581.76中国1900-1987年40117481.71墨西哥1900-1987年64926671.64英国1870-1990年2693135891.36巴基斯坦1900-1987年4138850.88印度1900-1987年3786620.65孟加拉1900-1987年3493750.08经济增长是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经济增长理论介绍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经济增长的阶段和限度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经济增长方式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大发展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产生和发展(1940s)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产生和发展(1950s)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80s)1.1哈罗德—多马模型理论基础前提假设基本方程式三个增长率和两个哈罗德问题经济含义理论缺陷一个运用1.1.1理论基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理论,凯恩斯认为为了维持某一时期的充分就业,必须以投资规模的扩大来提高有效需求*哈罗德(Harrod,R.F.)和多马(Domar,E.D.)将其动态化、长期化,即一个时期的储蓄转化为资本,新资本形成是下一时期产出增长的源泉,而产出增长又成为进一步扩大资本形成的基础。这一过程持续循环下去,就可以形成持续的经济增长1.1.2前提假设全社会只存在一个生产部门,一种生产技术,只生产一种产品*只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两者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投入生产,不能相互替代当劳动相对充裕时,产出只受资本投入的约束,此时生产函数是Y=K/v,v代表资本—产出率,v=K/Y=ΔK/ΔY,由外在技术因素决定规模受益不变*劳动L以不变的外生比率n增长资本没有折旧,所有的投资都形成新增资本储蓄S与国民收入Y呈简单的比例函数关系,S=s•Y,s是储蓄率1.1.3基本方程式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投资等于储蓄,I=S于是,I=S=ΔK两边同除以ΔY,得ΔK/ΔY=v=S/ΔY=s•Y/ΔY于是可以得G=ΔY/Y=s/v这就是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基本方程式。由于v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因此储蓄和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1.1.4三个增长率和两个哈罗德问题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一定时期实际发生的经济增长率,由实际发生的储蓄率和资本—产出率来决定:G=s/v有保证的增长率由人们想要进行的储蓄水平和令投资者满意并与资本存量相一致的资本—产出率决定的增长率。由于增长率是在资本存量得到充分利用条件下实现的,所以被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公式表示:Sd是人们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力求保证的储蓄率Vr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认为理想的资本—产出率rdwvsG自然增长率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长期最大增长率公式表示是:n是人口增长率,σ是技术进步率,也都是由外在因素决定nvsGnnn第一个哈罗德问题既然同时n、σ也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那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难于一致。两者不一致时,经济也会波动。如果有保证的GwGn(自然的),将会出现资本过剩,生产实际水平将低于预期水平,于是企业将在下一个时期减少投资,储蓄将大于投资,引起资本剩余或投资不足,引发经济衰退GwGn则会引起资本短缺、需求膨胀的累积性经济扩张,产生通货膨胀和结构性失业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长期均衡增长,这种被罗宾逊夫人称为的“黄金时代”只有在“偶然的乐观情况下”才会出现。这就是第一个哈罗德问题。第二个哈罗德问题G=Gw这种均衡是“刀刃上的均衡”。因为一旦两者发生偏离(事实上是经常发生的),偏离不但不会自行矫正,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也就是所谓的“不稳定原理”,后人称其为“第二个哈罗德问题”*举例来说第二个哈罗德问题的举例举例来说,假定s=10%,Vr=4,于是Gw=2.5%,假定实际增长率G比有保证的增长率高0.1%,为2.6%,那么伴随2.6%的产出增长,加速器原理将要求4×2.6%的国民收入追加投资,投资将达到产出的10.4%,而储蓄被限制在10%,于是实际增长率超过有保证的增长率0.1%导致投资超过储蓄0.4%。而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任何投资超过储蓄都将带来设备短缺、存量减少、刺激更多的投资,带来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扩张。因此实际增长率超过有保证的增长率将导致实际增长率更快增长。反之亦成立。对均衡的偏离不是自行矫正,而是自行加重1.1.5经济含义哈罗德—多马模型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把这一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提出了一个经济增长理论,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长期增长问题的研究,开创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先河模型提出储蓄或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变量,一个经济的增长能力依赖于一个经济的储蓄能力,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储蓄水平、刺激资本积累来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该模型强调了经济不稳定的内生性,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就是其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并且这种不稳定的周期波动具有“累积”的效应。于是,政府的干预就是不可避免的了1.1.6理论缺陷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从而资本—产出率不变这一假定是不现实的*该模型过于强调储蓄和资本积累的作用,从而将经济增长推向“唯资本论”的方向*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干预的结论带有浓厚的凯恩斯主义的色彩,而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所忽视*1.1.7一个运用罗斯托(Rostow,W.W.)提出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之一:生产投资从占国民收入的5%或不足5%提高到超过10%。这一数值从何而来呢?推算罗斯托假设一个处于发展初期的经济,资本—产出率为3.5,每年人口增长率为1%-1.5%。要使按人口计算的GDP保持原有的水平的话,国民生产也得按1%-1.5%的速度增长。根据s=G×v,所以储蓄率必须保持在3.5-5.25%的水平。在相同人口增长和资本—产出率条件下,如果人均GDP增长要提高到2%,GDP就要按3-3.5%的速度增长(1.01*1.02=1.03),那么储蓄率就要提高到10.5%-12.25%(方法同上)。这就是罗斯托10%以上比例的来源*1.2新古典增长模型模型简介前提假设基本方程式平衡增长储蓄率变化对产出的影响索洛模型与哈罗德问题经济含义理论缺陷1.2.1模型简介索洛(Solow,R.M.)于1956年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而得出了新的模型索洛模型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最重要代表,因此人们经常把索洛模型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同义使用。而索洛也因此获得198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2.2前提假设生产函数为新古典生产函数:Y=F(K,L),F’0,F’’0*规模收益不变,即F(nK,nL)=nF(K,L)两种要素可以相互替代资本折旧率为δ劳动以不变的外生速度n增长1.2.3基本方程式人均资本(资本—劳动比)为k=K/L,人均产出为KsYKnkLKLKLLKLKk2'kksfLKLsYLK)(knkksf)()()()1,()1,/(/),(/kfkFLKFLLKFLY1.2.3基本方程式基本方程式也可以写作表明人均储蓄被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使资本深化,使每个劳动者配备的资本量增加,另一方面式是资本广化,使资本存量随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及用于折旧knkksf)()(1.2.4平衡增长推导平衡增长路径增长路径是收敛的推导这表明资本—劳动比的变化率是由每个工人的储蓄量与劳动力增长时为保持资本—劳动比不变所要求的投资量的差值所决定的。储蓄量大于投资量,资本存量将比劳动力增长得更快,资本—劳动比就会随之提高。而当储蓄量等于投资量时,资本—劳动比的变化率等于0,资本—劳动比将保持在不变的水平上knksfk)()(平衡增长路径当储蓄量等于投资量时,资本—劳动比的变化率等于0,资本—劳动比将保持在不变的水平上。图示此时,经济处在一条平衡的增长路径上,k是常数,因此相应的人均资本、人均产出也都是常数,不会增长。此时稳定状态下的总资本K、总产出Y和总人口都保持同样的外生的增长率nknksf)()((n+σ)k)(kfs)(ksf平衡增长是收敛的无论经济处于什么样的初始状态,最终都将回到平衡增长路径上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古典假设资本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且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如果初始的人均资本—劳动比高于k*,随着经济增长,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递减,人代替机器,储蓄和投资增长率会下降,人均资本——劳动比例将降至k*;反之亦是如此但由此推出的一个推论却是“令人不愉快的结果”,即在人口增长为0的经济中,经济增长率也会趋向于01.2.5储蓄率变化对产出的影响提高储蓄率s会使实际的投资线向上移动,并引起上升,如前图但到达新的k*以后,在此点它又将保持不变。因此,储蓄率的变化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它改变了平衡增长路径,并改变人均产出水平,但它不会改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的增长率。总产出的增长率总会稳定下来,与人口增长率相一致。这就是“趋同”假说,即无论什么国家,无论储蓄率差异有多大,在长期总产出的增长率都会与人口增长率一致1.2.6经济含义发展中国家不能只重视资本数量的积累,储蓄率的变化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应更关注资本质量的提高*强调市场机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无论经济处于什么样的初始状态,市场机制只要是完全的,就可以选择合适的资本—产出比,来保证充分就业索洛模型中经济增长是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使用量的函数,人口增长是通过影响每个工人使用的资本量来影响产出水平的。索洛是较早的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济学家1.2.7理论缺陷“令人不愉快的”推论*增长率结论与现实有不符的地方*总量生产函数不能准确的描绘现实*“长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1.3新增长理论理论来源主要观点几种主要的思想经济含义1.3.1新增长理论的理论来源新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缺陷的直接反应新古典的结论与自工业革命200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不符实证研究也对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了挑战新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缺陷的直接反应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投资收益率和人均产出增长率都是人均资本存量的递减函数,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工资率和资
本文标题:复旦发展经济学课件02经济增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73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