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华北理工中药学(田春雨)课件01-07总论
中药学教学要求掌握:1.性能、配伍和用药禁忌。2.重要的,或有代表性的药物:功效,性能,应用,包括特殊的用法和特殊的使用注意。熟悉:1.炮制:目的,主要的炮制方法。2.剂量,用法。3.比较重要的药物:功效,应用,包括特殊的用法和特殊的使用注意。了解:1.起源、发展、品种、产地、贮藏。2.了解的药物:功效、主治。总论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用药剂量与用法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基本概念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草药广泛流行于民间,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本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药中草类为最众也。”“诸药以草为本。”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二、夏商周时代酒剂的发明伊尹创制汤液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三、秦汉时期简称《本经》,约成书于东汉末年(一说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它是对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为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四、两晋南北朝时期作者,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共七卷,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总括诸病通用的药物。是《本经》之后对药物的又一次总结。朱书神农,墨书别录,小字加注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四、两晋南北朝时期作者,南朝(公元420-479年)雷敩,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书中系统的介绍了多种炮制方法以及炮制的作用、目的,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五、隋唐时期又名《唐本草》,唐·苏敬、李勣等编写,成书于公元659年。载药844种,新增药物114种,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六、宋金元时期作者,宋代唐慎微,成书于公元1082年,载药1558种,附方3000余首。在集前人著作大成方面作了极大贡献,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的宝贵文献。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七、明代作者,明代李时珍,成书于公元1578年,共52卷,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全面总结了明以前的药性理论,保存了大量医药文献,还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等多学科知识,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八、清代作者,赵学敏,成书于公元1765年。共十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是新增药物最多的古代本草之一。在《纲目》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了本草学,是我国本草学的第六次大总结。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九、民国时期陈存仁主编,成书于1935年。全书约200万字,收录词目4300条。既广罗古籍,又博采新说,且附有标本图谱。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十、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十、当代成书于1999年,几乎涵盖了当今中药学的全部内容,总结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中药学成就,载药8980种,增加了化学成分、药理等内容,超过了以往的本草文献,可以说该书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一、产地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举例四川——黄连、川芎、附子、川贝母江苏——薄荷、苍术广东——砂仁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山东——阿胶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二、采集采集时间矿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全草叶类树皮、根皮根、根茎果实、种子花花粉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采收未开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花朵盛开时采集果实成熟时采收阴历二月、八月采收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收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全年可采,不拘时间,择优采选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一、什么是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二、炮制的目的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干燥药材,便于贮藏。矫味,矫臭,便于服用。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二、炮制的目的降低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二、炮制的方法修治——纯净、粉碎、切制。水制——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火制——炒、炙、烫、煅、煨。水火共制——煮法、蒸法、炖法、潬法、淬法。其他制法——制霜、发酵、精制、药拌、发芽。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二、炮制的方法二、水制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二、炮制的方法三、火制1.炒:将药物置锅中加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取出。分为炒黄、炒焦、炒炭。2.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深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称炙法。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二、炮制的方法三、火制3.烫:先在锅中加热中间物体(如砂石、滑石、蛤粉等),用以烫炙药物,使其受热均匀,膨胀松脆。土炒,米炒。4.煅: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煎出,充分发挥疗效。棕榈炭,血余炭。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二、炮制的方法三、火制5.煨: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加热的方法。四、水火共制燀法:将药物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淬:先把药物烧红,然后放入冷的液体中受冷收缩。第四章药性理论二、药性的含义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药性是中医理论对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一、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第四章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三、药性理论的含义第四章药性理论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就是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四、中药的作用第四章药性理论性能是对中药的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五、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一节、四气一、四气的含义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属于同一类的药性。温与热也是同一类的药性。为了更加细致的区别等级,引入大热大寒微热微寒等。按阴阳属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如果寒热不明显,就标为平性。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一节、四气二、平性药的含义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一节、四气三、四气的确定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所以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症寒热为基准。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一节、四气四、作用与适应证寒凉药温热药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热通便等适应证:实热烦渴、血热吐衄等阳热证作用: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等适应证:中寒腹痛、寒疝作痛等阴寒证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一节、四气五、四气的意义1.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2.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死亡。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3.寒与凉,温与热有程度上的差异,用药也应注意。病轻药重,病重药轻。大寒伤阳,大热伤阴。4.寒热错杂的复杂病症,则当寒、热药并用。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一节、四气五、四气的意义5.“寒无犯寒”,“热无犯热”,指根据季节不同,指导临床用药。6.如遇到真寒假热,当用热药治疗,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证应选寒药,必要时反佐以热药。第四章药性理论一、含义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药味不止五种。一般淡附于甘,涩附于酸,辛香并称。五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第二节、五味第四章药性理论二、五味的产生(确定)五味的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第二节、五味1.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2.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和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五味的理论。第四章药性理论三、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第四章药性理论四、五味的阴阳五行属性《内经》: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洪范》: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第四章药性理论五、五味的作用与适应症《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第四章药性理论作用能散辛味解表、透疹、通经脉祛风邪活血行气、除胀止痛消郁散结能行第二节、五味发散,行气行血“辛以润之”•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第四章药性理论第四章药性理论作用第二节、五味补益气血阴阳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缓解毒性、和中甘味能补能缓能和补益、和中、缓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甘味药大多能腻膈嗳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第四章药性理论第四章药性理论作用敛肺止咳收敛止汗固精缩尿能收酸味能敛收敛固脱止血止带涩肠止泻第二节、五味收敛、固涩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气未尽之证均当慎用。第四章药性理论山茱萸第四章药性理论作用苦味能泄能燥坚阴通泄——泻下积滞清泄——清热泻火降泄——降逆气止呕寒湿——苦温燥湿湿热——苦寒燥湿泻火存阴第二节、五味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苦味药大多能伤津、败胃,津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使用。第四章药性理论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二节、五味作用能软咸味软坚散结泻下通便能下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故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应注意。有的咸味药如芒硝能伤脾胃,故脾虚便溏者慎用。“咸走血”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二节、五味作用渗湿利尿收敛固涩。涩附于酸,酸涩并称化湿醒脾,解暑辟秽,开窍醒神淡味涩味芳香能渗、能利淡味药大多能伤津液,凡阴虚津亏者慎用。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二节、五味六、五味与五脏的联系素问宣明五气篇:酸入肝(属木),苦入心(属火),甘入脾(属土),辛入肺(属金),咸入肾(属水)黄连黄芩黄柏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二节、五味七、性味合参1.每味药都同时具有性和味,两者必须综合起来考虑。2.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如辛温解表药。3.有时气味虽相同,但有主次之别。黄芪、锁阳4.气味不同,作用有别。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二节、五味七、性味合参5.一药兼有数味,标志其治疗范围的扩大。6.一般临床用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7.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鹿茸。8.由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的。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三节、升降浮沉一、含义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势。升降浮沉表明了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三节、升降浮沉二、阴阳属性升浮属阳,沉降属阴。三、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向的认定疾病有在病势病位上的不同,所以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趋向。第四章药性理论第三节、升降浮沉四、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向性的形成1.与药物在自然界生成禀赋不同,形成药性不同有关2.受四气、五味、炮制、配伍等多因素影响。3.主要是与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不同的疗效,所表现出的不同作用趋向
本文标题:华北理工中药学(田春雨)课件01-07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78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