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华北理工中药学教案(64学时-田春雨)
华北理工大学教案教学部门:中医学院学科任课教师姓名:田春雨,曹慧娟,闫昕任课教师职称:讲师课程名称:中药学授课时间:2013-2014秋季学期课程名称中文名称中药学英文名称ChineseMateriaMedica课程说明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中药学课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针灸、推拿、护理、中西医结合临床等中医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教师的要求教材选用钟赣生主编.《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05参考书籍与常用网地址学科主任审核意见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文中药学英文ChineseMateriaMedica授课对象20级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第一教学周周二第9-10小节上课教室东二教二阶梯授课章节总论序言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掌握:1.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2.道地药材的含义熟悉:1.中药学的学习方法;了解: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着重了解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2.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教学要求:课前预习。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道地药材的概念、例子;2.中药学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1.产地与药效的关系;2.药材的道地性;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教材与教具教材:钟赣生主编.《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05教具:多媒体课件专业词汇中药(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草药(herbalmedicine);民族药(ethnicmedicine);中药学(ChineseMateriaMedica)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自我介绍序言:5分钟基本部分:一、基本概念20分钟1中药的含义;(5分钟)2草药的含义;(5分钟)3中草药的含义;(5分钟)4中药学的含义;(5分钟)二、课程目标5分钟三、怎样学好中药学?5分钟第一章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35分钟一、中药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中药产地、采集与贮藏40分钟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自我介绍序言一、基本概念1中药的含义;2草药、中草药的含义;3本草的含义;4中药学的含义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三、怎么样学好中药学?1.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前期课程融会贯通。2.掌握具体药物的功效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具体方法①求同存异法②理论联系实践法③比较学习法④趣味记忆法二、中药的起源和发展1.《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特点;《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公元200年左右,载药365种,采取三品分类法。2.《本草经集注》的主要内容特点;《本草经集注》:成书公元498年(南北朝梁代),作者陶弘景,双分类法。3.《新修本草》的主要内容特点;《新修本草》:成书于唐代(公元659年),载药844种,作者为苏敬等。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主要内容特点;《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作者唐慎微。5.《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特点;《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成书明代,载药1892种。6.《中药大辞典》的主要内容特点;第二章中药产地、采集与储藏第一节产地1.产地不同的药材质量不同引出道地药材的概念;2.药材的多道地性及可变性及正确的对待道地药材明确中药学当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明确本课程的专业定位为今后学好中药学奠定基础历代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量及贡献等。以大量的道地药材的实例加以说明以学生比较三七的多道地性进行阐释辅以大量的本草著作的图片进行讲解举例式教学法举例式教学法5分钟10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10分钟10分钟以具体药物为例止呕的中药如:生姜、半夏、藿香、竹茹等结合中药标本室的建立等我系实际情况通过对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的介绍,对不同历史时期中药的应用、基本理论的认识及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的介绍。教案附页教学参考资料教师参考:1.高学敏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书《中药学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02.2.张廷模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长学制教材《临床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01.3.高学敏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4.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常用方药鉴别•中药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06.5.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01.6.高学敏、钟赣生主编,《实用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017.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4.学生参考:1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2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年1月有关网址:://202.192.159.146/zyx/first.htm思考题与作业思考题:1.何谓中药、中药学?中药学包含哪些内容?2.历史上各时期的主要本草著作是什么?3.中药道地药材的含义是什么?道地药材的地域性是否一成不变?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文中药学英文ChineseMateriaMedica授课对象20级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第一教学周周二第9-10小节上课教室东二教6教室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二节中药的采集第三节中药的贮藏第三章中药的炮制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炮制方法及其作用。了解: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教学要求:课前预习。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中药炮制的目的;2.掌握火制的几种方法;教学难点:1.用同一种辅料炮制中药材,所达到的目的可是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联想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适时穿插一定数量的视频教学。教材与教具教材:钟赣生主编.《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05教具:多媒体课件专业词汇品种(variety);道地药材(genuinemedicinalmaterials);炮制(processing);采集(acqusition)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引言部分:本章的重点、难点5分钟基本部分:90分钟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二节中药的采集(15分钟)第三节中药的贮藏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炮制的目的(20分钟)3.炮制方法水制(10分钟)火制(20分钟)水火共制(10分钟)其他治法(5分钟)结束部分:复习本次课内容5分钟引言部分:本章的重点、难点基本部分:第二章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第二节中药的采集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的采集时间第三节中药的贮藏1.影响中药变异的常见外界因素2.贮藏中常见的中药变异现象3.常用的中药贮藏与养护方法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一.明确本章教学目标二.炮制的定义三.炮制的目的1.纯净药材2.切制药材3.干燥药材4.矫味5.增效6.减毒7.改变药性,扩大应用8.引经四、常用的炮制方法1.水制重点介绍水飞的过程及观看视频水飞朱砂的过程2.火制①清炒②炙③烫④煅⑤煨3.水火共制①蒸②煮③炖④潬4.其他制法①制霜②发酵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使对水飞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观看炒穿山甲、阿胶、潬苦杏仁西瓜霜等的过程讲授法。联想式教学方法或者比喻式教学法通过观看视频使炮制方法形象化5分钟15分钟10分钟20分钟10分钟20分钟10分钟5分钟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启发同学们理解记忆将炮制的目的联想到炒菜的做成。结合生活当中的实例如煨麻雀、煨蚂蚱等讲解煨法观看视频后提问:炒与烫的区别教案附页教案首页教学参考资料教师参考:1.高学敏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书《中药学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02.2.张廷模主编,钟赣生等副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长学制教材《临床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01.3.高学敏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4.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常用方药鉴别•中药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06.5.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01.6.高学敏、钟赣生主编,《实用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017.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4.学生参考:1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图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2高学敏、钟赣生主编.《临床中药学》,河北科技出版社,2006年1月有关网址:://202.192.159.146/zyx/first.htm思考题与作业思考题:1.中药采集季节与药效有何关系?请举例加以说明?2中药炮制的含义是什么?请举例简述炮制的主要目的。作业:1中药材中哪些药材适合花蕾时采收?2炮制方法中水飞、炙、煨、煅、淬含义是什么?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课程名称中文中药学英文ChineseMateriaMedica授课对象20级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第一教学周周三第9-10小节上课教室东二教二阶梯授课章节第四章中药的药性理论第一节四性第二节五味第三节升降浮沉第四节归经第五节毒性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掌握:1.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2.四气的概念、所表示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熟悉:1.五味的概念、所表示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2.升降浮沉的概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3.归经与毒性的概念及毒性的临床表现。教学要求:课前预习。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四气、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2.升降浮沉的作用特点。教学难点:1.对中药四性中平性药的认识。2.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教材与教具教材:钟赣生主编.《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05教具:多媒体课件专业词汇四性(fourproperties);五味(fivetastes);升降浮沉(Clistlowerfloatsink);归经(meridianentry);毒性()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注解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引言部分:本章的教学目标5分钟基本部分:90分钟概述部分5分钟第一节四气30分钟1.寒热温凉的含义(10分钟)2.平性的含义(10分钟)3.确定依据(5分钟)4.临床意义(5分钟)第二节五味20分钟1.含义:辛甘酸(涩)苦咸(淡)(10分钟)2.与作用的关系各种味的作用特点(10分钟)3.确定依据及临床意义第三节升降浮沉15分钟1.含义及确定依据(5分钟)2.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临床意义(10分钟)第四节归经10分钟第五节毒性10分钟结束部分:复习本次课内容5分钟引言部分:教学目标基本部分:概述1.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概括为以偏纠偏①疾病发生的机理;②中药为什么能够纠正这种阴阳偏盛偏衰2中药药性的含义3.中药的作用①治疗作用②不良作用4.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1.含义:寒热温凉2.平性的含义第一节四性3.确定依据4.临床意义1.含义:辛甘酸(涩)苦咸(淡)第二节五味2.与作用的关系各种味的作用特点3.确定依据4.临床意义1.含义—作用趋势第三节升降浮沉2.确定依据3.影响升
本文标题:华北理工中药学教案(64学时-田春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78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