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 华北理工水质工程学教案05第二章混凝2-2混凝反应动力学
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第周,第5讲次摘要授课题目(章、节)2—3混凝动力学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本讲课程的内容】2-3混凝动力学是研究混凝速度,与相关条件的关系的问题。1、颗粒凝聚的条件:颗粒相互碰撞(布朗运动和水紊动)颗粒相互吸附(脱稳)2、碰撞动力:(1)布朗运动:异向絮凝(Perikineticflocculation):由布朗运动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2)同向絮凝(Orthokineticflocculation)由流体运动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一、异向絮凝:1、絮凝的过程:使颗粒的数量浓度减少。而颗粒的质量浓度不变。只是许多小颗粒凝聚成少量的大颗粒。2、颗粒碰撞速率(NP):可据FiKe(费克)定律导出。28ndDNBPNP—单位体积中的颗粒在异向絮凝中的碰撞速率,次/cm3·sn—颗粒的数量浓度,个/cm3d—颗粒的直径,cmDB—布朗运动扩散系数,cm3/sdKTDB3散系数DBdKTDB3K—波兹曼(Boltzmonn)常数,1.38×10-16g·cm2/s2·kT—绝对温度kν—水的运动粘度cm2/sρ—水的密度g·cm-3238KTnNp3、工作范围:颗粒粒径1μm(大于1μm时,布朗运动停止。)4、凝聚速度:Nf完全脱稳的颗粒,碰撞即凝聚Nf=-1/2NP二、同向絮凝:我们平常所谓的絮凝就是同向絮凝。异向絮凝作用非常的小。因为仅靠布朗运动,颗粒的聚凝速度太慢。现节段,由于絮凝理论不成熟,都是以实验为基础。混凝是在搅拌(紊流条件)下进行,而理论是层流理论。与实际有一定出入。1、层流碰撞公式:设水中颗粒为均匀球体,颗径di=dj=d以j颗粒中心为圆心,以Rij=ri+rj为半径的范围内,所有颗粒均会发生碰撞。碰撞速度N0为:GdnN32034G速度梯度:S-1zuGu;Δu—流速及相邻两流层的流速增量;Δz—垂直水流方向两流层的间距㎝。2、甘布公式:搅拌(机械搅拌、水力搅拌)环境下的碰撞公式:紊流的特点:涡旋。甘布(T.R.Camp)和斯坦(P.C.Stein)的推导。ⅰ取一隔离体Δx;Δy;Δz。隔离体受剪而扭转,在Δt时间内,转了θ角。ⅱ其角速度:tΔθ较小,可由代替则:Gzuztl1(速度梯度)Δu—扭转线速度。ⅲ转矩:ΔJΔJ=(τΔxΔy)Δzτ—ΔxΔy面上的剪切应力。ⅳ单位体积扭转所耗功率p:等于转矩ΔJ与角速度的乘积,再除以体积。单位:p—W/m3GzyxGzyxzyxJp据牛顿内摩擦定律:τ=μGμ—水的动力粘度Pa·S。∴p=μG2ⅴ、甘布公式(Camp):pGG—速度梯度S-1当用机械搅拌时,p由搅拌机提供;当用水力絮凝池时,p为水流本身的耗能。hgpVV—水流体积V=QT;h—消耗水头;ρg=γ代入得zlⅵ、甘布公式:TghTghQTgQhGg—重力加速度:9.8m/S2h—混凝设备中的水头损失(m)ν—水的运动粘度m2/sT—水流在池中的停留时间sG—表面意义“速度梯度”。真实含意“能量消耗”。由G代入式N0=4/3n2d3G可求碰撞速度。但仍然是层流下推导的,G值可用于紊流条件下,但理论依据不足。3、列维奇(Levich)动力学方程:据科尔摩哥罗夫(Kolmogoroff)的局部各方同性紊流理论推求的。理论:在各向同性紊流中,存在各种尺度不等的涡旋。外部施加的能量(如搅拌等)造成大涡旋的形成。一些大涡旋将能量输送给小涡旋,小涡旋又将一部分能量输送给更小的涡旋(直至变成热)。随着小涡旋的产生和逐渐增多,水的粘性影响开始增强,从而产生能量损耗。大尺度涡旋的作用:其一,使流体各部分相互掺混(混合、主流传递),使颗粒均匀扩散于流体中。其二,将由外界获得的能量用于建造小涡旋和传递能量给小涡旋,(大涡旋使颗粒作整体移动,而使颗粒发生碰撞的作用不大。推动颗粒碰的主要是小涡旋)小尺度涡旋的作用:引起(建造)与颗粒尺寸相近或与碰撞半径相近的更小涡旋。众多小涡旋在流体中作无规则的脉动。可导出各向同性紊流条件下颗粒碰撞速率N0。N0=8πdDn2(1)D—扩散系数(紊流扩散和布朗扩散系数之和)。紊流中,布朗运动作用太小,忽略,所以D可近似作为紊流扩散系数。D=λμλ(2)λ—涡旋尺度;μλ—相应于λ尺度的脉动速度。在各向同性紊流中,脉动速度μλ151(3)式中:ε—单位时间,单位流体的有效能耗;ν—水的运动粘度;λ—涡旋尺度;设λ为颗粒直径λ=d全部代入(1)式得:230158ndN讨论:ε—表示对颗粒碰撞有效的微旋涡体所耗功率,很难确定。此式与N0=4/3Gn2d3(层流式)比较,仅是系数不同4/3G与比较层流紊流习惯上仍把或称作速度梯度G。158p(2)水中颗粒尺寸,大小不等,并且在混凝中不断变化(变大)。涡旋尺寸,大小不等随机变化(变小)。而公式(3)中的脉动流速,仅适用于处于“粘性区”的小涡旋,与实际不附。(3)G值:公式中G↗N0↗混凝效果好.但实际:G↗τ↗(水流剪力↗→形成对絮体的破坏↗。)絮体破碎:由絮体形状,尺寸,结构密度,破裂机理等多因素所至,更复杂,未能用数学式描述。(有统计数学模型)许多研究求最佳G值(即充分絮凝,又不至使絮体破碎的G)4、絮凝速度方程:(1)概念:絮凝过程中,水中颗粒减少,颗粒浓度n变小,但颗粒总质量不变。(2)体积浓度Φ:(单位体积水中,)设颗粒为球体36dnd36n—单位体积水中颗粒总数。(3)絮凝速度:上式代入碰撞速率公式GdnN32034得nGN80絮凝速度与碰撞速度的关系:设只要碰撞便发生聚合。碰撞一次两颗粒减少一个(减少1/2或-0.5倍)絮凝速度=-0.5碰撞速度絮凝速度:nGdtdN40絮凝速度与颗粒浓度一次方成正比,属于一级反应。令:4K则:KGndtdN05、反应器的停留时间t:(反应时间)(1)CMB型反应器:(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实验用。(P246表14—4)表中:eCCkt0ln1k=-KG反应器:nnKGt0ln1(2)PF型应器:(推流型反应器)表中:iktCCln10反应器:nnKGt0ln1(3)CSTR型反应器:(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如机械搅拌)表中:110iCCkt反应器:110nnKGt当采用m个絮凝池串联时,由P245式(14-41)nnktCC110可得:1110mmnnKGtt—单个絮凝池的停留时间。nm—第m个絮凝池出水颗粒数量浓度。总絮凝时间T:T=mt例题:设已知k=5.14×10-5,G=30-s。经过絮凝后,要求水中颗粒浓度减少3/4,即n0/nm=4,按理想反应器计算所需时间。解:(1)PF型:40mnn或40nnnnkGt0ln1min1589914ln301014.515st(2)CSTR型:110nnkGtmin32194614ln301014.515st(3)4个CSTR型串联:snntmmo26914301014.5141511T=4t=4×269=1076s=18min比较:PF(推流型)反应器效果最好;单个CSTR型(机械)絮凝池效果不好;采用四个CSTR串联效果与PF接近。注:以上均是按理想反应推导的反应公式,颗粒碰撞即发生聚合,并且都是球形。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三、混凝控制指标1、混凝过程的划分:自药剂与水混合起直至大颗粒絮体形成为止的过程,工艺上总称为混凝过程。混合阶段:药剂快速地与水混合混凝过程均匀。使胶体脱稳,形成的混凝体颗粒较小。絮凝阶段:脱稳胶体絮凝。可形成毫米级絮体颗粒。2、控制指标:(1)混合阶段:时间;10~30s;不超过2min搅拌强度:G=700~1000s-1(按速度梯度计)(2)絮凝阶段:用时间T和速度梯度G的乘积颗粒由小→大由不易破碎→易破碎要求,G由大→小絮凝时:G平均=20~70s-1GT平均=1×104~1×105范围太大,有些失去控制意义。有用αCvGT作为控制的趋势Cv—水中颗粒体积浓度α—有效碰撞系数α<1但α不易测值。原水的Cv也是变化值,不易确定。(可据混凝过程中絮凝体尺寸变化和紊流能谱分析)还有人提出用或作为控制提标代替G值。【本讲课程的小结】【本讲课程的作业】P3131P
本文标题:华北理工水质工程学教案05第二章混凝2-2混凝反应动力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78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