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运行障碍及对策研究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运行障碍及对策研究作者:王庆宏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参考文献(92条)1.哈维·罗森.平新桥财政学20032.郭小聪政府经济职能与宏观管理19993.包丽萍.刘明慧政府预算20004.张馨.杨志勇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20005.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政府间财政分工及分工方式20016.唐寿宁个人选择与投资秩序19997.肖耿产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19978.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19899.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199310.汤敏.茅于轼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199911.冯玉军法律的成本效益分析200012.詹姆斯·布坎南民主财政论199313.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200014.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契约经济学199915.阿马蒂亚·森论理学与经济学200016.陈秋华体制转换·结构变迁与就业200017.陈宗胜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走向富裕200018.陈共财政学199919.杨紫恒.徐杰经济法学200120.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200021.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杨玉生.张凤林.张玉凤.经济理论和方法史2001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9323.张进铭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英、美、日、韩四国为例200124.刘铭达.陈秋华公共财政与支出管理制度改革200325.陈秋华预算管理创新与财政支出改革200226.厉以宁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197927.张风波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政策198828.巫宝三经济问题与经济思想史论文集199629.俞文钊市场经济中人的经济心理与行为199630.狄帕克·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199231.汪熙.杜恩JA中国的经济改革:问题与前景199032.海闻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200033.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199734.刘永佶民主中国·法制经济200235.刘尚希.孟春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200136.黄敏学电子虚拟市场的演进与交易200237.盛洪寻求改革的稳定形式200238.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200139.阿玛蒂亚·森.任赜.于真以自由看待发展200240.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3中国财政发展报告200341.柳新元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200242.高鸿钧法治:理念与制度200243.许章润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200344.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200345.刘小川.王庆华经济全球化的政府采购200146.王亚星政府采购制度创新200247.扈纪华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释义及实用指南200248.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49.拉雷·N格斯顿.朱子文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与原理200150.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200251.R·科斯.A·阿尔钦.D·诺思.陈昕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199452.阎坤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期刊论文]-财政研究2001(6)53.王军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期刊论文]-求是2004(7)54.中国财政改革的历史评价与战略机遇期发展设计课题组我国财政改革中几个全局性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财贸经济2003(8)55.叶青.李毅政府采购制度源流探析--兼论政府集中采购概念的使用[期刊论文]-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4)56.毛寿龙中国的财政分权与财政联邦制200357.吕炜中国战略机遇期的财政问题[期刊论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4)58.王玮政府预算改革: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关键[期刊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5)59.岳胜利关于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2001(05)60.张通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期刊论文]-财政研究2000(5)61.于辉政府采购对预算改革的新要求2000(01)62.毛寿龙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西著东译与本土化研究200163.奥尔森.曼库尔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199364.柯武刚.史漫飞.韩朝华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200065.夏业良制度要靠大家创造200166.毛寿龙公共政策的制度基础[期刊论文]-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1)67.陈潭公共政策学200368.毛寿龙西方公共政策的理论发展之路及其对本土化研究的启示[期刊论文]-江苏社会科学2004(1)69.查看详情70.查看详情71.查看详情72.谢伏瞻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要与机构改革相结合2001(21)73.邓晓兰宏观调控中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分析--兼谈我国中长期财政政策取向2000(11)74.田成有契约国家与法治社会75.戴艳军.徐进克服公共政策执行制约因素的对策分析[期刊论文]-理论界2004(5)76.杨菊先公共政策执行障碍分析[期刊论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77.郑志龙.李玲玲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分析[期刊论文]-河南社会科学2002(6)78.叶初升经济发展中的制度结构均衡问题分析79.余晖中国药业政府管制制度形成障碍的分析(上)[期刊论文]-管理世界1997(5)80.查看详情81.查看详情82.彭文兵.裴育政府采购中的寻租经济学分析[期刊论文]-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2)83.OhadSoudryACost-EectivePolicyinCompetitiveBiddingforPublicProcurement200384.MilgromP.WeberRAtheoryofauctionsandcompetitivebiddingpartii.Manuscript198285.DieterBureaucratsandPublicProcurement200186.UlfesmannTheHold-upProbleminGovernmentContracting199887.MuellerDCPublicChoiceⅡ198988.WilliamsonOETransactionCostEconomics:TheGovernanceofContractualRelations197989.WeiLiCorruptionandResourceAllocation:EvidencefromChina200190.MariusBrulhart.FedericoTrionfettiPublicExpenditureandInternationalSpecialization200091.DieterMartinKolmar,Self-CorrectingMechanismsinPublicProcurement:WhyAwardandContractShouldbeSeparated?200092.BernardMHoelman.PetrosCMavroidis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sAgreementonGovernmentProcurement,ExpandingDisciplines,DecliningMembership?1995相似文献(1条)1.学位论文张波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有效性探索2006一、论文选题和研究意义1994年针对财政包干体制的弊端,沿着向市场经济转轨和财政体制创新的思路,为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体制。然而,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在当时中央与地方利益格局不作大的调整指导思想下进行的,许多改革措施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除了税种划分上还需要作调整外,更为突出的是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建立。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以及新一轮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亟待完善。对此,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讨,本文不再赘述。笔者则试图通过“制度有效性”这一视角,对我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运行状况做一个比较清晰的论述,并在“有效性”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二、论文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导论首先分析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由来。简要地介绍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情况,提出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基本内容,作为后章的引子。其次,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从制度内涵和制度框架体系,两个角度观察国内学者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研究的现状。经过分析发现,人们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论述颇多,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但其缺陷主要在于没有统一的前提和可资比较的标准。所以,本文提出力求从“制度有效性”的视角分析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第二部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分析的框架笔者提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件:该制度必须是符合目标的,该制度必须是符合条件的,这是两个基本的要素。由此,构建出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分析的框架,这一框架是以众多学者的论述为依据,通过有效的分析、综合,并结合有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而提出的。第三部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的具体分析第一,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目标分析笔者首先界定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直接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非其它。同时,分析指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个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是一个多元递进的层级结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是最能体现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即制度均衡的标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具体分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几种主要的制度装置,税收返还、专项拨款、过渡期转移支付、原体制补助与制度目标的吻合度。第二,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条件分析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在价值取向明确的前提下,还要有实现这一价值取向所要求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及内外部条件下的博弈条件。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要符合的内部条件是指该制度安排是否规范合理,规范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减少制度自身运行中的摩擦,提高制度运行的内部效率。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的内部条件,笔者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制度模式、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制度结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中的技术性问题和省以下转移支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要符合外部条件,即与该制度密切相关的制度环境必须完备。完备的制度环境可以减少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与财政管理体制乃至整个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之间的摩擦,进而减少制度运行的阻力,提高制度运行的外部效率。根据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外部条件的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其中,宏观制度环境重点包括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的划分、既得利益调整等因素;微观制度环境指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中观制度环境包括,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制度监督机制、技术条件、法律条件等。内外部条件下,制度主体的博弈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有效性也会产生影响。这部分,笔者首先明确了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博弈分析中的制度主体、制度主体偏好、制度主体的信息特征。随后,建立假设条件,通过一个财政转移支付“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具体分析了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制度变迁主体的一般博弈关系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的影响。最后,为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笔者选取了居民实际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能力系数两个指标,检验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直接目标的满足程度即我国政府将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第四部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分析的结论和建议基本结论是: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发挥,但有效性不足,存在改进的空间。随后,针对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从制度目标选择、制度安排创新、深层次制度约束条件的规范三个大方面提出改进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效性的建议。三、论文主要贡献(一)从制度内涵和制度框架体系两个方面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指出了深入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二)提出并论证了“制度有效性”这一分析思路,构建了
本文标题: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运行障碍及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8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