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 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课件07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第七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中医特色,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成本低廉,群众易接受。针刺法、艾灸法、推拿法、刮痧法、拔罐法、耳穴压豆法、药熨法、熏洗法等。第一节针刺法【概念】是每日用金属制成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脏腑功能,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毫针刺法皮内针法针刺法皮肤针法水针法电针法毫针刺法(一)毫针的构成、规格毫针的长短规格(mm)规格(寸)0.511.522.5344.556针身长度152540506575100115125150毫针粗细的规格(mm)号数26272829303132333435直径0.450.420.380.340.320.300.280.260.240.22(二)用物准备治疗盘,一次性毫针,皮肤消毒液,无菌干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浴巾,枕垫、屏风等。选择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位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进针方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针管进针法进针角度行针与得气提插法行针与得气捻转法操作前准备针的检修针尖有无钩曲、变钝、偏正针身有无弯曲锈蚀针柄有无断裂毫针的检修针具消毒高压蒸汽灭菌煮沸药物浸泡术者手的消毒腧穴部位消毒棉团练针法针刺前练习纸垫练针法孕服腰骶部、腹部及能引起宫缩的部位不宜针刺对重要脏器所居之处有腧穴,不宜直刺、深刺针刺眼区、项部小腹部以及脊椎部的腧穴时,要掌握进针的角度、深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针刺意外的处理及预防晕针概念:晕针是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术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面色苍白,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等护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预防:对于晕针应注意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对刺的顾虑,同进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取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术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询问患者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2.滞针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术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觉疼痛,称为滞针。原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患者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症状: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痛不可忍护理:若患者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则可避免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弯针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称为弯针。原因:术者在进针时,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患者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均可造成弯针。症状: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护理: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系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的方向将针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内预防:术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并要避免进针过速、过猛。嘱患者选择适当体位,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变换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碰撞和压迫断针断针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术前能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注意,是可以避免的。症状: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其断端部分针身尚露于皮肤外,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之下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进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强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的正确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护理:术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预防:为了防止断针,针刺前,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针刺时更不宜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断折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应及时正确的处理血肿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称为血肿。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症状: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护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预防:仔细检查针具,弯曲带钩的针应剔除,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艾灸法定义艾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艾灸法艾炷灸将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艾灸法一、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称为直接灸临床上又可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1、瘢痕灸(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施灸时由于烧灼皮肤,产生剧痛,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艾灸法2、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应易位再灸,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故称为无瘢痕灸。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用此方法。艾灸法二、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隔姜灸、隔盐灸等。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艾灸法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和皮肤病等症。艾灸法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艾灸法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艾灸法艾条灸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艾灸法一、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图150。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艾灸法二、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艾灸法三、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艾灸法禁忌证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3.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艾灸法注意事项1.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艾灸法2.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3、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4.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拔罐法【概念】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罐内燃烧或热蒸、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将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使施术部位产生瘀血和药物透入,致使瘀滞、凝结之气血,负而吸达,动而通畅,改善局部及全身脏腑经络之营养,调整阴阳,疏通气血,从而达到疗病愈疮之功效。【特点】拔罐后,通过罐内负压、温热等作用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或皮下轻度的瘀血,使机体气血活动旺盛,经络通畅。拔罐法经常与针刺、灸法配合应用,适应范围广泛,方法简单。思考题:拔罐后,皮肤颜色往往因人而异,深浅不同,那么,影响皮肤颜色的因素有哪些?【适应范围】拔罐法具有温经通络,散寒祛湿,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提脓祛腐,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广泛地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病症。拔罐法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禁忌症】1、不宜拔罐的人群高热、昏迷、抽搐、水肿、恶性肿瘤、各种皮肤病及溃疡、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肌肉瘦削、体质虚弱者不宜拔罐2、不宜拔罐的部位骨骼不平及毛发多处,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
本文标题: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课件07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82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