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 《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指导03拔罐法
第三章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本章重点介绍拔火罐法,其他拔罐法详见有关针灸学书籍。评估一、核对医嘱,了解患者体质及拔罐局部皮肤情况。二、患者既往史,当前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三、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目前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识。目标一、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二、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禁忌症: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物品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操作程序一、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再次核对医嘱。二、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三、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四、用止血钳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中段绕1—2圈后(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退出,立即将罐扣在所选部位,将酒精棉球放入小口瓶灭火,留罐10分钟。五、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六、起罐时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皮肤,待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去。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待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应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七、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清理用物,洗手、记录并签名。效果评价一、体位安排是否合理、操作熟练度及局部皮肤吸附力。二、操作后局部皮肤情况,患者的心理、生理感受。三、评估预期目标达到程度。护理及注意事项一、拨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二、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三、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四、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附:拔药(水)罐法物品准备:治疗盘,竹罐,长镊子,湿冷毛巾,水,中药(用纱布包妥)、煮锅。必要时备75%酒精棉球、消毒纱布及短镊子、胶布。操作程序一、同拔火罐法I、2、3、4条。二、煮锅内加水,放入适量的中药(通常为祛风活血药物)或不放药物,煮沸后,再将完好无损的竹罐数个投入锅内煮5—10分钟。三、用镊子将罐夹出(罐[1朝下),甩去罐中水珠。四、迅速将折迭的湿冷毛巾紧们罐口(降低温度,以免烫伤),乘热急速将罐扣按在应拔的部位上,留罐10—20分钟。每次可拔数罐至数十罐。五、留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罐门吸附情况。六、起罐时一手扶住罐体,另一手拇指或中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罐子即可起去。有脓液者应清除干净,局部皮肤作常规消毒,外敷所需药物,覆盖消毒纱布。七、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记录并签名。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510服装、鞋帽整齐。5操作前准备护士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525洗手,戴口罩。2物品治疗盘,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罐,火柴,小口瓶。6患者核对,解释,关窗保暖,松开衣裤。6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6操作流程定位核对部位;检查罐口有无损坏。535拔罐酒精棉球干湿适当。5点燃后在罐内中下段环绕,未烧罐口。5吸附力强。8灭火稳妥抽入小口瓶。2观随时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红5察紫为度,留罐时间10分钟,询问患者有否不适感。起罐起罐方法正确。5操作后整理整理床单位,协助衣着,合理安排体位。515清理用物,归还原处,火罐浸泡消毒液,洗手。2评价体位合理否、操作熟练度及局部皮肤吸附力;操作后局部皮肤情况;患者生理、心理感受,目标取得的效果。6记录按要求记录及签名。2技能熟练拔罐部位方法正确,手法稳、准、快。515理论提问回答全面、正确。10合计100
本文标题:《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指导03拔罐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82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