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 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教案11体质调护与传统健身法
中医护理学基础教案授课时间:教材内容(章、节)第十一章体质调护与传统健身法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作业和学生学习参考文献课后小结第十一章体质调护与传统健身法第一节体质调护一、体质的概念体:即指人的形体、身体,又可引申为躯体及其生理功能。质:即指人的特质、性质。体质:即指在人群生理、心理共性基础上,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二、体质的形成1、先天因素:是个体体质强弱的首要条件。2、环境因素:人随着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人体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3、疾病及药物因素:“经年缩病,病必在络,……因久延,体质气馁”。“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症则莫知其乡”“小儿气血未充,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时,此饮食之宜调,而药铒尤当慎也。”4、年龄与体质:(1)小儿体质“纯阳之体”“稚阴稚阳”,易虚易实,神气怯弱,肝易实而脾易虚。(2)青年体质(3)“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4)少年气血未充,青年气血充盛,老年气血衰弱。三、体质的内容(一)平和质1、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2、形体特征:体型匀称健壮3、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郎4、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5、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7、护理:(1).饮食调养:饮食应有节制,不要过饥过饱,不要常吃过冷过热和不洁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不要吸烟酗酒。(2).生活起居:起居应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饭后宜缓行,不宜食后即睡。作息应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3).体育锻炼:根据年龄和性别参加适度的运动。(4).情志调摄: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积极进取,节制偏激的情感,及时消除生活中不利事件对情绪的负面影响(5).药物调理:一般不提倡使用药物。(二)气虚质1、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2、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3、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4、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5、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7、护理:(1).饮食调养:可多食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2).生活起居: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应适当午睡,保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伤正气。(3).体育锻炼:可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并持之以恒。平时自行按摩足三里穴。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汗运动,忌用猛力和做长久憋气的动作。(4).情志调摄: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别人交谈、沟通。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5).药物调理:常自汗、感冒,可服玉屏风散预防。(三)阳虚质1、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2、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3、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4、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5、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7、护理:(1).饮食调养:平时可多食甘温益气之品。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2).生活起居:居住环境应空气流通,秋冬注意保暖。夏季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平时注意足下、背部及下腹部的防寒保暖。防止出汗过多,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保持足够的睡眠。(3).体育锻炼: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自行按摩或灸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4).情志调摄:多与别人交谈沟通。及时消除情绪中消极因素。平时可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以调动情绪,防止悲忧和惊恐。(5).药物调理:可酌情服用金匮肾气丸等。(四)阴虚质1、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2、形体特征:体形偏瘦。3、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4、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5、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7、护理:(1).饮食调养:可多食甘凉滋润之品。少食性温燥烈之品(2).生活起居:起居应有规律,居住环境宜安静,睡前不要饮茶、锻炼和玩游戏。应早睡早起,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戒烟酒。(3)体育锻炼: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4).情志调摄: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5).药物调理: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五)痰湿质1、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2、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3、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4、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5、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7、护理:(1)、饮食调养:饮食应以清淡为原则,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2).生活起居:居住环境宜干燥,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不要过于安逸,贪恋床榻。(3)体育锻炼:应根据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及适合自己的各种舞蹈。(4).情志调摄:保持心境平和,及时消除不良情绪,节制大喜大悲。培养业余爱好,转移注意力。(六)湿热质1、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2、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3、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4、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5、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7、护理:(1).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可多食甘寒、甘平的食物。少食甘酸滋腻之品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应戒除烟酒。(2).生活起居: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3)体育锻炼: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4).情志调摄:克制过激的情绪。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5).药物调理:酌情服用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等(七)血瘀质1、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2、形体特征:胖瘦均见3、心理特征:易烦,健忘4、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5、发病倾向:易患癥瘕及痛证、血证等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7、护理:(1).饮食调养:可多食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2).生活起居:作息时间宜有规律,保持足够睡眠;但不可过于安逸,以免气机郁滞而致血行不畅。(3).体育锻炼: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保健按摩可使经络畅通。血瘀质的人在运动时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应停止运动,去医院进一步检查。(4).情志调摄: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防止郁闷不乐而致气机不畅。可多听一些抒情柔缓的音乐来调节情绪。(5).药物调理:可酌情服用桂枝茯苓丸等(八)气郁质1、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2、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3、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4、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5、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7、护理:(1).饮食调养:多食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食品。(2).生活起居:居住环境应安静,保持有规律的睡眠,睡前避免饮茶、咖啡和可可等具有提神醒脑作用的饮料。(3).体育锻炼:应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4).情志调摄: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结交知心朋友,及时向朋友倾诉不良情绪,寻求朋友的帮助。(5).药物调理:可酌情服用逍遥散、舒肝和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九)特禀质1、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2、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3、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4、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5、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等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8、护理:(1)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均衡。少食含致敏物质的食物。(2).生活起居:居室应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经常洗晒,以防止对尘螨过敏。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春季室外花粉较多时,要减少室外活动时间。不宜养宠物。起居应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3).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天气寒冷时锻炼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冒。(4)情志调摄:避免情绪紧张。(5).药物调理:可酌情服用玉屏风散、消风散、过敏煎等。
本文标题: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教案11体质调护与传统健身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82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