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遵义医学院《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15脊髓、脑干、小脑、间脑
实验十五脊髓、脑干、小脑、间脑一、脊髓(一)脊髓的外形脊髓为前后稍扁的圆柱状,位于椎管内,上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续,下达在成人平第一腰椎椎体下缘。1.脊髓圆锥脊髓末段呈倒置圆锥状,故名。2.终丝为脊髓圆锥下端伸出出的一条细长线,是非神经组织,它向下附着于尾骨背面。3.颈膨大和腰膨大脊髓在颈、腰两处稍膨大,分别称为颈膨大和腰膨大。4.前正中裂是脊髓前面正中线上纵行的深沟。5.前外侧沟是在前正中裂两侧纵行的浅沟,脊神经前根由此出脊髓。6.后正中沟是脊髓后面正中线上纵行的浅沟。7.后外侧沟是在正中沟两侧纵行的浅沟,脊神经后根由此入脊髓。8.后中间沟是介于后正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的纵行浅沟,仅见于脊髓胸中段以上,是薄束和楔束之间的分界标志。9.脊神经沿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出入脊髓的神经丝,称为脊神经的根丝。若干根丝集合成为脊神经根,相当脊髓节的前、后根在椎间孔内连合成为脊神经.10.马尾是第二腰神经以下的脊神经根丝围绕在终丝周围而成的。11.脊神经节是后根在未与前根连合之前的膨大。12.脊髓节是与每对脊神经根丝相应的脊髓灰质部分。脊神经共31对,脊髓节有31节,即:颈8节,胸12节,腰5节,骶5节,尾1节。(二)脊髓的内部结构1.灰质在脊髓切面上所见脊髓中央“H”形的部分,即为脊髓的灰质。它在颈膨大(颈下部)和腰膨大(腰部)两处最为显著。“H”形的两侧部在前方的为前角,后方的为后角,连接两侧部的横梁为灰质连合。在此连合的中央有一孔为中央管,将灰质连合分为灰质前连合和灰质后连合两部。脊髓的灰质在整体上实为一个上下连续的细胞柱。(1)前角内有运动神经元,其轴突出脊髓形成脊神经前根,构成脊神经的躯体运动成分,分布到骨胳肌。(2)后角内有感觉神经元,它与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的轴突中央支形成突触,后角细胞的轴突,一方面组成上升至脑部的传导束,把后根传入的神经冲动传导到脑,另一方面又组成固有束,紧贴灰质表面,是脊髓节段间的联系。在胸上部以上的脊髓,其后角基部的外侧一小部分白质内杂有灰质,此处名网状结构。在第1胸节至第2、3腰节,脊髓前、后角之间还有向外突出的侧角。其内有交感神经细胞,由它发出的轴突经前根,交换神经元后分布到内脏。2.白质灰质的外围为白质,主要由上,下行走的神经纤维所组成。左,右两半脊髓白质均被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三部。在灰质前连合的前方,前正中裂的底有连接左、右前索的白质前连合。在白质内有下列传导束(图17—6~8):后索内的神经束:(1)薄束占后索的内侧,起自脊髓第5胸节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2)楔束占后索的外侧。脊髓的第4胸节以上才有此束。以上二束均为传导深部感觉及精细触觉的神经束,由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轴突在脊髓后索内上升而形成。侧索内的神经束:(1)脊髓小脑后束位于侧索表面的后半,由同侧的后角神经元轴突上升而成。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至小脑。(2)脊髓小脑前束位于侧索表面的前半,由对侧和同侧后角的神经元轴突上升而成。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至小脑。(3)脊髓丘脑侧束位于脊髓小脑前束的内侧,由对侧后角内神经元的轴突越边上行而成,其纤维排列,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来自颈、胸、腰,骶部的纤维,传导痛,温觉(有人说前部传导痛觉,后部传导温觉)。(4)皮质脊髓侧束位于脊髓小脑后束的内侧,由对侧大脑皮质运动区内神经元轴突下行而成,其末梢除直接与前角内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外,大部分经脊髓的中间神经元中继,再与前角运动神经元相联络。(5)红核脊髓束位于皮质脊髓侧束的前方。由中脑对侧红核内神经元轴突下行而成,其末梢与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其机能为调节肌紧张,协调骨骼肌随意运动。(6)网状脊髓束位于脊髓前外侧索之深部。由脑干网状结构(主要为延髓和脑桥网状结构的内侧区)神经元的轴突在同侧和对侧下降至前角。其机能与调节肌紧张有关。前索内的神经束:(1)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的前缘,由对侧后角内神经元的轴突越过上行而成,传导粗略触觉和压觉。(2)皮质脊髓前束位于前正中裂两侧,前索的周边区域。它由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内神经元轴突下行形成。其末梢在脊髓内越过中缝与对侧前角的运动神经元成突触。皮质脊髓束的功能是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二、脑干(一)脑干的外形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延髓下端在平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上方在腹侧借脑桥下缘、在背侧借髓纹与脑桥分界。脑桥与中脑的分界在腹面为脑桥上缘,在背面为下丘下缘,中脑腹侧的上界是视束。1.延髓延髓为截顶的圆锥形体,上方与脑桥相连,下方与脊髓延续。延髓表面也有纵沟,与脊髓表面的同名纵沟连续。计有:前正中裂,前外侧沟,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等。在延髓外面还有以下结构:(1)锥体为前正中裂两侧的纵行隆起,其深面是由大脑皮质下降的锥体束。(2)锥体交叉在前正中裂下端,左、右锥体束的大部分纤维发生交叉,在表面可看到锥体交叉。(3)橄榄在锥体外侧的橄榄形隆起,它深面的核称下橄榄核。在它与锥体之间的沟内(前外侧沟)有舌下神经根丝穿出。在橄榄后方的沟内由上向下依次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根丝穿出。(4)薄束和楔束延髓背面在后正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有一纵沟分隔内侧的薄束与外侧的楔束,该二束由脊髓上延而来。(5)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薄束的上端在外形上膨大,名薄束结节,其深面为薄束核,薄束终止于此;楔束的上端在外形上膨大,名楔束结节,其深面有楔束核,楔束在此终止。(6)绳状体楔束结节外上方的粗大神经束名绳状体(小脑下脚),它在行经延髓上端时转向背方进入小脑。在标本上可看到它的断面。(7)听结节贴在绳状体的背外侧面,内藏蜗神经背核。2.脑桥脑桥在中脑和延髓之间,分为背、腹两部。(1)腹部亦称基底部。它由宽的横行纤维束所组成,这些纤维在两侧集合成圆形粗索,称为脑桥臂(小脑中脚),进入左、右小脑半球(在制备之标本上可见脑桥臂的断面)。在脑桥基底部与脑桥臂分界处有三叉神经根丝进出,脑桥基底部与延髓交界处的沟内,由内侧向外有外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的根丝穿出。基底部正中的纵行宽沟名基底沟。(2)背部脑桥背部有两条粗大神经束名结合臂(小脑上脚),它向后上连于小脑。左、右结合臂之间的薄片脑组织名上髓帆。3.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形似帐蓬,它是由脑桥、延髓和小脑所围成的脑腔。脑室的底晕菱形,名菱形窝,它由脑桥和延髓的背面所形成。菱形窝表面有以下结构:(1)髓纹是横过菱形窝两侧角稍下方的数条纤维。(2)正中沟是窝底正中线上的纵沟。(3)界沟是在正中沟两旁稍弯曲的纵沟。(4)舌下神经三角是在菱形窝的下半、正中沟两侧的三角区,其深面有舌下神经核。(5)迷走神经三角亦称灰翼,在舌下神经三角的外下方。其深面有迷走神经背核。(6)前庭区是界沟外侧的稍微隆起的三角区,其深面有前庭神经核。(7)面丘是菱形窝上部,正中沟与界沟之间的圆形隆起。其深面有外展神经核。(8)蓝斑为前庭区上部、界沟外侧的一个蓝黑色小区,内有含黑色素的神经细胞团。第四脑室的顶由结合臂,上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膜及丛构成。由第四脑室向上可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相通。第四脑室经正中孔和两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4.中脑中脑的背面有上丘(一对)和下丘(一对),合称四叠体,恰在下丘的下方可见滑车神经根丝出脑。中脑的腹部名大脑脚,左,右大脑脚之间有脚间窝,窝底的灰质名前穿质,其上有多数小孔。在大脑脚的内、外侧各有一条纵沟将大脑脚分为背腹两部,腹部名脚底,背部名被盖。大脑脚内侧沟内有动眼神经根丝穿出。四叠体和大脑脚之间的管腔称中脑水管。(二)脑干的内部结构脑干的内部由灰质、白质构成。灰质的结构包括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两大部分。白质包括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的各种传导束。网状结构为灰、白质混杂区。1.延髓的内部结构(1)灰质1)舌下神经核在舌下神经三角的深面,它向下延续到延髓的下端。由它发出纤维行向腹侧组成舌下神经。在延髓上段经橄榄核的切面上可以明显看到。2)迷走神经背核在灰翼的深面,占据延髓的全长,在经橄榄体切面上,它位于舌下神经核的背外侧。由它发出纤维组成迷走神经的内脏运动成分。3)疑核在下橄榄核的背外侧。它的纤维参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组成,是它们的特殊内脏运动成分。4)副神经核副神经由延髓部和脊髓部组成。其延髓部起自疑核尾段,出颅后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而脊髓部的副神经脊髓核,是位于上六颈节前角背外侧部至锥体交叉的一条细胞柱,其根丝合成一千,组成副神经,由颈静脉孔出颅,支配胸乳突肌和斜方肌。5)孤束核在迷走神经背核的腹外方,在延髓上段切面上,它是围绕孤束周围的灰质。是第7、9、10对脑神经的味觉和内脏感觉核。6)三叉神经脊束核位于延髓的背外侧部。在延髓上、下段的各切面上都可看到,它位于切面的背外侧方。三叉神经脊束核占据延髓的全长,并向上直到脑桥的上部,在此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相连续。它接受由三叉神经传入的感觉,因此是三叉神经的感觉核。7)蜗神经核在菱形窝的侧角处,贴附在绳状体的背外侧。它只能在切经蜗神经核的切片上看到。它接受蜗神经的传入纤维,是前庭蜗神经的感觉核之一。8)前庭核是位于菱形窝底、界沟外侧、前庭区深面的灰质块。它占据脑桥下部和延髓上段范围。在延髓上段切面上都可以看到。9)下泌涎核形体很小,为内脏运动核,纤维参加舌咽神经分布于腮腺。10)下橄榄核在橄榄深面。在延髓上段可见它是一个皱褶的囊袋状结构,是复合核。11)薄束核和楔束核在薄束结节楔束结节深面的核分别名薄束核、楔束核。在经薄束结节切面上,它们占据原来薄束和楔束的位置。薄束和楔束在此终止。12)中央灰质在延髓下段切面中央可见中央灰质。中央灰质正中的孔为中央管。中央管下端与脊髓中央管连续,在延髓上段,扩大为第四脑室。(2)白质1)锥体束是在前正中裂两侧、延髓锥体深面的粗大神经束。在延髓上、下段各切面上都可看到.它的纤维主要起自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包括大锥体细胞),在下行至延髓下端时,大部分纤维交叉(锥体交叉)至对侧,下降为皮质脊髓侧束,少部分纤维不交叉,下降为皮质脊髓前束(巳在脊髓实验时看到)。2)内弓状纤维和内侧丘系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纤维(在经薄束结节切面上看到)绕过中央灰质行向腹侧,是为内弓状纤维,它们在正中线上左、右交叉,名内侧丘系交叉,然后在对侧向上行至丘脑。上行的纤维可在延髓上段切面上看到,它们是位于下橄榄核的内侧,正中缝两旁、靠近腹侧部分的深色纤维横断面。3)绳状体,在延髓上段切面上,可见绳状体的断面。它位于前庭核的外侧。4)脊髓小脑前、后束为脊髓的同名束的延续。它们仍位于侧索的边缘区域,在延髓上段时脊髓小脑后束巳进入绳状体内,脊髓小脑前束位于绳状体的腹侧,居侧索的表面部分,它上行至脑桥,再沿结合臂入小脑。5)脊髓丘脑束在脊髓上看到的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在延髓时逐渐趋近合为脊髓丘脑束。它位于下橄榄的背外侧,脊髓小脑前束的内侧。6)三叉神经脊束在延髓上、下段切面上部可看到。它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外周部,是三叉神经感觉纤维由脑桥上部下降而成,沿途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内。(3)网状结构除上述灰、白质所占区域外,延髓切面上的其余部分灰、白质混杂的区域均为网状结构。2.脑桥的内部结构(1)灰质1)外展神经核位于面丘的深面,在经面丘的切面可以看到,其纤维行向腹侧出脑桥,组成外展神经。2)面神经核在经面丘的切面上,它是位于外展神经核腹外侧的一团灰质。由它发出的纤维先行向背内侧,至外展神经核内侧时向上行走,此上行纤维可以在切片上明显看到,然后它绕过外展神经核的背面(行经面丘)转向腹外侧,穿出脑桥。面神经绕过外展神经核的这部分纤维为面神经膝。3)前庭核在延髓上段巳看到,在脑桥中部经面丘的切面上,可见它们位于界沟以外、前庭区深面。4)三叉神经脊束核与延髓的同名核延续。在经面丘的切面上,它位于前庭核的腹侧方。5)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三叉神经运动核在脑桥上段,经三叉神经运动核的切面上,可见在结合臂的腹侧,有大的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它接受来自三叉神经的传入纤维。在感觉主核的内侧有三叉神经运动核,它发出的纤维加入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群。6)上泌涎核形体很小,。为
本文标题:遵义医学院《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15脊髓、脑干、小脑、间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82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