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讲义第14章 局部麻醉药
1第14章局部麻醉药概述:在用药局部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使痛觉暂时消失、神志清醒)。化学结构:酯类:普鲁卡因、丁卡因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临床用盐酸盐,溶解度↑稳定性↑。一、局麻方法1、表面麻醉:局麻药液涂、喷或滴于粘膜表面,常用于咽喉、鼻腔、眼睛、尿道手术。2、浸润麻醉:药液注入皮下或深部组织,麻醉局部神经末梢,用于浅表小手术。3、传导麻醉:药液注入神经干附近,阻断其传导,多用于四肢及口腔手术。4、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药液注入腰椎蛛网膜下腔,阻断脊神经根(此时交感神经被阻断,常伴血压下降,用麻黄碱预防)5、硬脊膜外麻醉: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麻醉脊神经根。【药理作用】1.局麻作用麻醉顺序:痛、温觉—触觉—中枢(抑制→兴奋神经元)—植物神经—运动神经(恢复顺序相反)。2【麻醉原理】正常冲动形成:静息电位,冲动到达,Na+内流—去极化—动作电位—扩布传导。局麻药:穿入胞膜,在膜内侧阻止Na+通道—抑制动作电位—使兴奋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不应期↑,最终丧失兴奋性、传导性。乌贼轴索实验:膜两侧灌流普鲁卡因,同时测Na+通道。发现①膜外侧停止灌流,仍具麻醉作用(阻止膜内侧Na+通道)②膜内侧停止灌流,失去麻醉作用(失去阻止作用)③普鲁卡因甲基化(不能通透膜),失去麻醉作用结论:局麻药在膜内侧产生作用。2.吸收作用(毒性)(1)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兴奋:不安、震颤、惊厥,抑制:镇静、头昏、知觉迟钝、意识模糊。惊厥:抑制“抑制性神经元”致边缘系统兴奋(脱抑制),扩散所致。对抗:苯二氮卓类,增强边缘系统CABA作用2.心血管:抑制心脏,扩张血管——血压下降,循环衰竭。减少吸收:局麻药液中+少量AD3【影响吸收因素】⑴神经种类:有鞘膜、粗大神经不敏感⑵酸性环境影响药效,不注入浓腔⑶剂量宜分次注入⑷合用肾上腺素减少吸收,但禁用于手、脚趾、阴茎部位⑸脑脊液+局麻药比重>脑脊液;蒸馏水+局麻药比重<脑脊液二、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procaine)作用弱,毒性小,时间短(0.5-1h),穿透力差,不表麻。【用途】⑴局麻(除外表麻)⑵局部封闭少数人过敏,皮试。利多卡因(lidocaine)作用:较快,较强,较长(2h),具穿透力应用:各种局麻,易扩散,腰麻量<100mg丁卡因(tetracaine)作用:局麻强,普鲁卡因10倍,时间长(3h)应用:表麻、腰麻、硬膜外麻醉,不用于浸润麻醉布比卡因(bupivacaine)作用:强,相当丁卡因,持续5-10h,毒性大,普鲁卡因10倍,无扩血管作用。应用:浸润、传导及硬膜外麻醉。4时间安排:1学时重点内容: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的作用强度、毒性大小的特点及临床用途。作业思考题:⑴普鲁卡因为什么不能用于表面麻醉,丁卡因为什么不用于浸润麻醉。⑵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在局麻中的临床应用。
本文标题:遵义医学院药理学讲义第14章 局部麻醉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82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