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 西南林大现代生化仪器分析课件07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第1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0:32:04第七章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一、原子核的自旋atomicnuclearspin二、核磁共振现象nuclearmagneticresonance三、核磁共振条件conditionofnuclearmagneticresonance四、核磁共振波谱仪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meter第一节核磁共振基本原理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NMRprinciplesofnuclearmagneticresonance10:32:04核磁共振—在磁场的激励下,一些具有磁性的原子核存在着不同的能级,如果此时外加一个能量,使其恰好等于相邻2个能级之差,则该原子核就可能吸收能量,从低能态跃至高能态,所吸收的能量数量级相当于射频率范围的电磁波,故核磁共振就是研究磁性原子核对射频能的吸收。10:32:04若原子核存在自旋,产生核磁矩:自旋量子数I=0时原子核没有自旋现象,核磁矩等于零,故不产生共振吸收谱。自旋量子数I≠为零的核都具有磁矩。)1(IIg79270.21H70216.013C一、原子核的自旋10:32:04质量数(a)原子序数(Z)自旋量子(I)例子奇数奇或偶25,23,21,,2111HI715919613,,NFC8171735511,25,,,23OIClBI偶数偶数01632816612,,SOC偶数奇数1,2,3……51071412,3,,,1BINHI各种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数10:32:04(1)I=1或I0的原子核I=1:2H,14NI=3/2:11B,35Cl,79Br,81BrI=5/2:17O,127I(2)I=1/2的原子核1H,13C,19F,31P原子核可看作核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并象陀螺一样自旋,有磁矩产生,是核磁共振研究的主要对象,C,H也是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组成元素。这类原子核的核电荷分布可看作一个椭圆体,电荷分布不均匀,共振吸收复杂,研究应用较少;10:32:04二、核磁共振现象当原子核置于外磁场B0中时,相对于外磁场,有(2I+1)种取向:氢核(I=1/2),两种取向(两个能级):(1)与外磁场平行,能量低,磁量子数m=+1/2;(2)与外磁场相反,能量高,磁量子数m=-1/2;10:32:04(核磁共振现象)如果氢核两种取向不完全与外磁场平行时,外磁场就要使它取向于外磁场,=54°24’和125°36’。核自旋产生的磁场与外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进动(拉莫尔进动)进动频率0;角速度0;0=20=B0磁旋比;B0外磁场强度;两种进动取向不同的氢核之间的能级差:E=B0(磁矩)10:32:04三、核磁共振条件在外磁场中,原子核能级产生裂分,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需要吸收能量。即核吸收2B0的能量后,便产生共振。零磁场EE=2B0高能自旋态低能自旋态21m21m0B010:32:04在与外磁场垂直方向放置一个射频振荡线圈,产生射电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原子核,当磁场强度为某一数值时,核进动频率与振荡频率相等,则原子核与电磁波发生共振,核将吸收电磁波的能量跃迁到较高能态上。B0B010:32:04对于氢核,能级差:E=2B0(磁矩)产生共振需吸收的能量:E=2B0=h0由拉莫进动方程:0=20=B0;故共振条件:200B10:32:04共振条件式说明:1、在相同的磁场中,不同原子核发生共振时的频率各不相同,据此可以鉴别各种元素及同位素。2、对于同一种核,值一定。当外加磁场一定时,共振频率也一定;当磁场强度改变时,共振频率也随着改变。10:32:04弛豫过程弛豫——高能态的核以非辐射的方式回到低能态。饱和——低能态的核等于高能态的核。氢原子核在外磁场中,m=+1/2比m=-1/2的能态更有利。根据波尔兹曼公式计算,处于低能态的核约多百万分之一左右。如果在射频电磁波的照射下,核能吸收能量发生跃迁,低能态的核等于高能态的核,核不再吸收能量,共振吸收峰渐渐降低甚至消失,发生了饱和现象。若在饱和时,较高能态的核能及时回到较低能态,就可能保持信号稳定。由于核磁共振中氢核发生共振时吸收的能量E很小,高能态的核不可能通过发射谱线的形式失去能量而返回低能态,故高能态的核以非辐射的方式回到低能态的过程称为弛豫过程。10:32:04弛豫过程自旋-晶格弛豫:处于高能态的氢核把能量转移给周围的分子(固体为晶格,液体为溶济分子或同类分子)变成热运动,氢核就回到低能态。自旋-自旋弛豫:两个能态不同的相同核,在一定的距离内它们会互相交换能量,改变进动方向,称为自旋-自旋弛豫。10:32:04四、核磁共振波谱仪1.永久磁铁:提供外磁场,要求稳定性好,均匀,不均匀性小于六千万分之一。扫场线圈。2.射频振荡器:线圈垂直于外磁场,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信号。60MHz或100MHz。10:32:043.射频信号接受器(检测器):当质子的进动频率与辐射频率相匹配时,发生能级跃迁,吸收能量,在感应线圈中产生毫伏级信号。4.样品管:外径5mm的玻璃管,测量过程中旋转,磁场作用均匀。10:32:04核磁共振波谱仪10:32:04样品的制备:试样浓度:5-10%;需要纯样品15-30mg;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需要纯样品1mg;标样浓度(四甲基硅烷TMS):1%;溶剂:1H谱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氘代溶剂:氯仿,丙酮、苯、二甲基亚砜的氘代物;10:32:04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不是通过扫场或扫频产生共振;恒定磁场,施加全频脉冲,产生共振,采集产生的感应电流信号,经过傅立叶变换获得一般核磁共振谱图。(类似于一台多道仪)10:32:04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磁场强度25kG超导磁体:铌钛或铌锡合金等超导材料制备的超导线圈;在低温4K,处于超导状态;磁场强度100kG开始时,大电流一次性励磁后,闭合线圈,产生稳定的磁场,长年保持不变;温度升高,“失超”;重新励磁。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200-400HMz;可高达600-700HMz;
本文标题:西南林大现代生化仪器分析课件07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第1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86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