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幼儿园安全治安应急预案4篇
幼儿园安全治安应急预案4篇应急预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的一些事故,我们要做好应急预案提高防范意识,做好应急预案能够帮助缩小事故的损失,如何写好1篇应急预案呢?下面是三一刀客网友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安全治安应急预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些。幼儿园安全治安应急预案篇1雷击是突发性事件,本着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辅防,患于未然的原则,为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雷击造成的损失,我园特制订预防雷击应急预案。一、组织领导及职责(一)领导小组组长:陈艳君副组长:陈淑云组员:全体教师、保育员、后勤人员(二)领导小组职责1、全面负责幼儿园雷击应急工作,开展自救、互救疏散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应急意识抵御雷击灾害的能力。2、对本园雷击防灾应急预案进行演练3、一旦发生雷击,全面负责雷击应急工作指挥组员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雷救灾。二、防雷应急处置(一)幼儿园上空暴雨、闪电、雷鸣即将发生时1、应当切断幼儿园包括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一切电源2、班主任教室应当迅速通知着急在室外活动的所有幼儿迅速安全回到教室3、在没有家长接送的情况下,未经园长许可不准离园(二)雷击正在发生时1、应当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2、不得打电话和接听手机3、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水管)及门窗等容易被雷击中的地方。(三)发生雷击伤害事故后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通知受伤幼儿家长2、受雷击后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应立即让其躺下,扑灭其身上的火,并对其进行抢救。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及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停止呼吸及心跳,应迅速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在送往医院途中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急救。3、在遭受雷击灾害后,应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汇报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击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事故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幼儿园安全治安应急预案篇2一、指导思想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生命不保,谈何教育。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把学生教育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使然。为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创建一个安全有序、文明健康的平安校园,防止拥挤踩踏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特别制定本预案。二、拥挤踩踏事件多发地段和时间的预测1、全体幼儿集中操场时段。如:广播操、大型活动。2、放学后家长及幼儿涌向班级、校门口时。3、大型活动前后上下楼梯时段。三、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1、教师职责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1)各班教师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幼儿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要拥挤,不要跑跳,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幼儿要给予正面教育,引导其改正错误行为。2)上下楼梯时教师要对幼儿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3)学生在经过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3、应对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4、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凡组织大型活动都要经园长同意,落实负责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贯彻谁审批谁负责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四、成立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园组长:xx副组长:xxxxxx组员:xxxxx五、处理程序:1、一旦发生踩踏事件,值班教师或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再报局办公室和业务科室(一般事故三天上报;重大事故立即报,可先口头后书面)。2、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3、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4、救助受伤幼儿5、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或违反本规定的,经校行政会议及有关部门的认定,由学校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罚。因渎职、失职或者管理失控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由有关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备注:发生情况,须在1小时内报告园方。如没有及时汇报,所造成后果由当事人承担相关的责任及赔偿。附录儿童就诊救助八步骤1、观察现场利用非常短的.时间观察现场,了解:现场是否安全?有多少人受伤?大概发生了什么?2、观察评估三要素当你接近孩子的时候,立即观察需待评估的三要素(外观、呼吸和血液循环),并决定是否需要打急救电话。这个步骤应该在15~30秒内完成。3、看管其他的孩子立即对现场其他孩子进行妥善的安排。4、检查评估五要素检查需待评估的五要素(外观、呼吸、血液循环、身体活动及其他可能情况),并决定是否需打急救电话,以及需要何种紧急救助。5、实施儿童急症救助对受伤或患病儿童实施紧急救助。6、通知孩子家长尽快通知孩子的家长。7、与孩子沟通尽快与接受紧急救助的孩子以及当时在现场的孩子沟通,解释所发生的事情,同时安慰他们。幼儿园安全治安应急预案篇3一、指导思想为保障我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安全,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规范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行为,针对空气污染等突发事件采取科学合理有效对策,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二、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在重污染、雾霾天气应急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并切实加强对应急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各班主任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认真做好应对重污染、雾霾天气的各项准备工作。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我园成立雾霾天气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雾霾天气处置工作。三、成立雾霾天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四、预警预警分级1.四级预警(蓝色)2.三级预警(黄色)3.二级预警(橙色)4.一级预警(红色)五、应急措施1.四极响应措施当发布蓝色预警时,减少师生、幼儿户外活动,不做操。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室内活动。2.三级响应措施当发布黄色预警时,避免师生、幼儿户外活动,室内活动;加强幼儿晨检、日间健康巡检,以及对特异体质和特殊疾病幼儿的健康管理和随访工作。3.二级响应措施当发布橙色预警时,幼儿园在落实以上级别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停止学生、幼儿一切户外活动;4.一级响应措施当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时,根据红色预警发布的不同时段,做好应急响应工作。幼儿园停课,通过网络、信息、电话等途径与家长联系,提出合理化学习建议。六、加强联系针对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为避免或减少雾霾天气对师生健康、安全带来的危害,根据天气预报,要求各班老师利用电话、网络等通讯手段,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利用幼儿园宣传栏、校园网、电子屏等进行提醒,让全体师生提前防范,如:出入戴防尘口罩等。共同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一旦出现问题需及时上报园领导。同时提示家长外出时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骑车速度和路途车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七、具体要求各班级在第一时间进行安全教育,讲解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并按照预案要求,提出具体要求:1.雾霾天气一律停止幼儿户外活动,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室内活动。2.如果出行,要戴好口罩。3.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尽量呆在室内,防止患上呼吸道疾病。4.雾霾天气应少开窗、外出回来后应该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5.多喝水,多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防止水分的丢失。6.一旦发现孩子有身体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幼儿园安全治安应急预案篇4为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好幼儿园大型集体活动突发事故,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快速反映,依法规范,协同应对的原则。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及校园安宁,特制定本预案。一、领导小组组长:陈莉副组长:马丽成员:参加活动班级的班主任、教师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活动期间的日常事务,上传下达领导各项指示和工作要求。二、职责1.各班主任为本班活动期间第一安全责任人。活动期间班主任和配班教师不得离开本班幼儿,随时掌握本班幼儿情况,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做好本班幼儿的疏散和控制,并向有关领导报告。2.活动负责人要及时做好整个活动的调度和控制,稳定好全体师生的秩序,不得擅自脱离岗位,随时负责安全、疏导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及时进行疏散,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3.脱离事故现场后,各班主任、教师迅速组织好本班幼儿的秩序,整理好队伍、清点好人数,不允许幼儿擅自离开队伍。对没有到场的,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现场负责领导。4.负责活动前预警、活动后上报、事故动态分析、组织安排人员救援,活动中事故的救援与处理等工作。三、出现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1.班主任负责有序疏散人群。2.要用学到的安全知识进行自救。3.及时送到急救中心或打120。4.及时向领导报告事件情况以及向上级报告。5.最后要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6.校园事故发生时,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事故有关情况,及时向应急现场指挥部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和资料;负责与事故现场指挥人员和教育局、市政府及卫生、公安等部门保持联系。7.组织事故损失、人员伤亡情况调查;评价、了解、汇总应急工作出动的救护人数,抢救伤员等情况。8.发生事故,要组织人力及时抢救受困和受伤师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及时将事故上报主管领导。9.视情况报110、120请求援助。并拉好警戒线保护好事故现场。10.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四、相关事项1.坚持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制度。2.该预案如无特殊变化,将作为长期大型活动安全工作依据。3.本预案从颁发之日起实施。
本文标题:幼儿园安全治安应急预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97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