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ICS13.060C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10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ofhygienicevaluationforpublicplaces××××-××-××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010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学评价……………………………………………………….…………15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学评价…………………………………………………………………….36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47评价质量控制……………………………………………………………………….……………….5IGB/T×××××-2010前言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评价和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与GB9663—2010公共场所卫生要求、GB9664—2010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GB9665—2010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T18024—2010公共场所检验方法相配套的评价技术规范。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若有,请补充)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请补充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IIGB/T×××××-2010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和已营业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学评价,其他场所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GB9663公共场所卫生要求GB9664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GB966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T1802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18346各类检查机构的通用要求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healthassessmentforpublicplaces包括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和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学评价。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学评价是对新建、改建和扩建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在设计至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的评价,具体可分为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学预评价和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学评价是对营业中的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进行的评价。3.2建设项目constructionproject新建、改建和扩建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4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学评价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在公共场所建设项目的设计和竣工验收阶段分别进行。4.1评价目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要求,从卫生学角度论证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在选址、布局、建筑装修材料、集中空调通风设施、室内空气、禁止吸烟、二次供水设施、饮水、洗浴水、泳池水、净化消毒和预防控制病媒生物设施、客流控制和分流等方面规划设计的可1GB/T×××××-2010行性,识别可能存在的影响公众健康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测疾病传播的健康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为建设项目验收和审批提供技术依据。4.2评价依据4.2.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卫生要求》;《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4.2.2按照公共场所的类型,设计、建设单位或公共场所提供以下全部或部分技术资料:建设项目立项的审批文件;建设项目概况或可行性研究资料;公共场所及其选址、布局、建筑装修材料、集中空调通风设施、室内空气质量、禁止吸烟、二次供水设施、饮用水、洗浴水、泳池水、净化消毒和预防控制病媒生物、客流控制和分流设施等方面设计资料及设计说明;国内外文献资料;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4.3评价内容4.3.1基本情况分析对所提供的技术资料按照《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和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基本情况分析,主要技术资料包括:建设项目选址、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状况、周边主要建筑及其相对位置和距离;建设项目建筑面积、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建设项目用途、营业特征、服务人数;集中空调通风设施、禁止吸烟的规划设计情况二次供水设施、饮水、洗浴水、泳池水的规划设计情况;预防控制病媒生物设施的规划设计情况;相关卫生设施设计种类、用途、位置和参数;卫生设备、消毒设备、空气净化和净水设备的选型和参数。2GB/T×××××-20104.3.2现场卫生学调查在公共场所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在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场调查包括: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及危害因素、可能对公共场所造成影响的环境污染源及其相对位置和距离、常年主导风向,建设项目的饮用水水源,二次供水、消毒、净化、预防控制病媒生物设施、集中空调通风设施、禁止吸烟、客流控制和分流等主要卫生设施;竣工验收阶段:建设项目布局、卫生设施、卫生防护设施和用品配置、种类、用途、参数、有效性和卫生安全性,卫生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度和人员状况。4.3.3卫生检测在竣工验收阶段,按照GB9663《公共场所卫生要求》的指标对室内环境、集中空调通风设施、饮水、洗浴水、泳池水、用品用具等进行相应的现场检测,采样检测按GB/T1802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中相应方法进行。卫生检测分为现场卫生检测、采样后送实验室检测两种类型。4.4评价方法根据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特点,预防性卫生学评价一般采用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应根据项目的不同评价要素与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必要时也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4.4.1风险评估法根据公共场所公众健康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和生物特性、浓度/强度、暴露/传播方式及接触人数、时间、频率,结合毒理学、流行病学、卫生防护等有关资料,按健康风险评估的准则,对建设项目发生公众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按危害程度提出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4.4.2类比法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的公共场所建设项目进行卫生学调查与检测,结合拟评价项目的有关技术资料,综合统计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健康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人群健康影响和应采取的卫生技术措施。4.4.3检查表分析法依据国家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健康危害。必要时可诸项赋于分值进行量化分析。4.4.4现场调查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方法,了解拟评价项目周边环境、场所营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公众健康危害因素及影响程度、卫生管理、卫生设施配置等情况。4.4.5检测检验法3GB/T×××××-2010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拟评价项目公众健康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以及卫生设施、净化消毒装置的效果进行评定。4.5报告编制根据基本情况分析和现场卫生学调查、卫生检测结果,对公共场所建设项目设计和竣工验收的不同阶段编制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学评价报告。主要包括:总则、项目背景、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工程项目分析、健康危害因素识别和分析、项目设计与主要卫生设施(效果)分析、卫生管理(效果)评估、评价结论和建议等部分,评价报告应清晰显示评价机构、评价人员、评价时间等信息。5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学评价根据需要和要求,在公共场所营业过程中开展经常性卫生学评价。5.1评价目的对照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卫生检测,发现和分析存在的卫生问题。5.2评价依据5.2.1见4.2.1。5.2.2公共场所卫生档案及相关资料。5.3评价内容5.3.1现场卫生学调查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和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调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饮用水、二次供水、消毒、净化、预防控制病媒生物、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卫生设施和卫生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公共用品的配置和使用情况,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5.3.2卫生检测见4.3.3。5.4评价方法根据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特点,经常性卫生学评价方法一般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类比法等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5.5报告编制经常性卫生学评价评价报告应包括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结论等方面,评价报告应清晰显示评价机构、评价人员、评价时间等信息。6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和经常性卫生学评价按照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进行。4GB/T×××××-20107评价质量控制评价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评价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评价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任何环节导致不满意的因素。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应符合GB/T18346各类检查机构的通用要求。7.1质量控制基本要求评价机构应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通过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控制和保障评价质量,保障评价的独立性和公开性。应编写包括评价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和技术记录等多层次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7.2评价机构的基本要求评价机构应有法人资格或法人授权资格,具备相应的评价工作条件,组织机构和内部职责、隶属关系明确,分别任命评价技术负责人和评价质量负责人。7.3评价人员的基本要求评价机构应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和多学科、多层次团队,评价人员具备评价需要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建立培训制度和体系,具备根据评价结果对建设项目和运营中的公共场所的符合性做出专业判断和出具相应评价报告的能力。7.4准备过程质量控制在合同洽谈评审、资料审核、不同规模和类型垡的产业政策收集等过程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7.5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在工程分析、评价单元确定、现场卫生学调查、评价方法选择、现场检测项目选择、检测点设置、现场采样与测定、记录、检验报告编制、评价报告编制等环节实施质量控制。7.6评价报告质量控制在评价报告技术审核、审批和申诉等环节实施质量控制。5
本文标题:卫生学评价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0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