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区域共享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区域共享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由于课程开发是一项综合工程,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开发的意愿等都会制约课程开发的质量。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xx年9月,我国教育部提出将综合活动课程作为学校必修课程,随后xx市进行了小学低年级阶段试点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以下简称“小主综”课程)的试点。在课程试点研究过程中,学校能够从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点出发设计与开发出高质量的“小主综”课程是课程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课程”一词在英语中意为“跑道”,常见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强调有系统、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派纳则提出“在跑道上跑”的概念,认为课程是提供一种知觉、情感和思考的生活经验,是自我生命经验的建构,强调对教育情境、历程的体验和感知。因而,学校建设“小主综”课程的品质,将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质量和学生的发展。xx区在两年来的“小主综”课程区域实施研究中,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开发了系列化课程,为“小主综”的全面实施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总结提炼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小主综”课程的持续优化是学校推进实施的有效保证。一、区域统筹规划,整体有序推进1.制订合理计划,有序推进项目研究为使“区域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课程学习资源包建设与应用”项目能顺利进行,项目组会同试点学校负责人,根据xx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借鉴“‘共建·共享·共赢’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的经验,制订了科学合理的计划。根据项目计划,围绕目标梳理、主题设计、资源配置、实施培训等主题,项目组开展了二十多次主题研讨活动。目前,项目组已完成了“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三大模块主题21个,包括主题设计、活动设计、课件、资源配置清单等资源。其中,16个主题完成了学生活动资源包的配置,12个主题还配置了学生学本,并对所有资源实现区校本课程的网络共享。2.统筹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内容框架由于是区域共同开发的课程,各校教师个体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在内容选择和目标指向上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校的特点开发课程,缺少整体性、系统化的思考。基于此,项目组在对“小主综”课程内容和目标的梳理下,根据教师个体开发的课程进行统筹安排,形成了“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三大模块课程群。例如,根据“小主综”课程实践性、体验性、综合性的特点,其中“我与自己”模块课程相对内容选择少、开发难度大,因而在整体上这一模块的课程开发相对较少,于是,我们就通过自主和定向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开发相应的课程,最终使“小主综”课程形成主题模块相对均衡、内容结构相对合理、目标指向相对科学的区域校本课程群。3.提供资源保障,提升课程开发质量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项目活动,试点学校为教师在课务安排、资源配置、经费支持上都予以大力支持,确保了课程开发教师能顺利完成任务。由于课程开发是一项综合工程,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开发的意愿等都会制约课程开发的质量。为此,在区教育学院领导下,我们组建了由两类课程中心组成员及有校本课程开发经验的教师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心组。根据中心组成员的特长,各位教师承担了课程开发、实施研究等任务,高质量地完成了项目组既定的任务。二、目标诠释为先,资源支持为重高质量的“小主综”课程是教学实践的保证,一个好的课程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丰富的资源,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的有效落实。1.细化课程目标,让教师有章可循xx市小学低年级阶段试点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强调遵循儿童立场,凸显实践经历,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丰富真实体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幼小过渡。在关注未来长远发展的要求上,其总目标为“保护和激发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习惯,培育积极的学习愿望,引导儿童初步形成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同时分设了“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三大模块九大条目标。但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总目标相对高位,如何在开发和实施课程中落实好具体的目标,才是一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协同试点学校对“小主综”课程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与提炼,以期能让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有章可循,让课程开发与实施者能更为清晰、明确地把握课程目标。我们在阅读与分析了课程的九大目标后,对目标的指向进行了细化,提炼成清晰明确、可切实落实的子目标,并在与课程专家和学科教师充分讨论、修改与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了三大模块九大目标的27个小点的目标体系。在对目标的细化解读以及阐释后,我们还形成了“小主综”课程的目标结构与编码,方便教师在课程开发与设计过程中更好地对应。2.丰富课程资源,让教师有料可用鉴于目前“小主综”课程实施者大部分是兼职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提供丰富实用的课程资源,能极大地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为此,在课程开发中我们要求开发者除了提供必要的主题活动方案课程资料外,还需配备好本主题相应的活动设计及相应的学习单、评价表、课件等文本资源。根据《xx市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指导意见》中“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的实施要求,为使开发者和使用者方便使用,形成统一要求,我们对主题设计、活动设计等文本研制了区域课程基本模型。鉴于“小主综”课程实践性、体验性、综合性的特点,多样的活动材料的准备是本课程资源准备的一大特点。为此,我们在整体课程设计时,要求教师对每次活动所需的材料进行设计和梳理,并形成系统化的学生学习材料包,提供给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时使用。三、区校全员参与,内外多方合作课程开发是一项综合工程,这里的全员参与不是指全部成员参与,而是指不同层面的成员都要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来。不同层面人员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从而完成整个区域课程群的建设任务。1.全员参与,确保课程量与质的提升xx市教委教研室在课程实施研究中担任文件制定、方向把握、提炼总结各区经验并推广的职能。学校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要单位,负责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整体规划、人员安排、资源配置及各部门工作的统筹协调任务。教师则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要人员,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质量,担任着课程的开发、实施、研究等任务。而区教研室则担任课程的服务与指导职能,对上位的文件精神进行解读,使上位的课程要求能够化成具体的可执行的内容,指导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整体架构、目标总体设计上满足“小主综”课程的总要求,在考虑学情、校情的基础上能体现学校特色,使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能根据学校课程总体规划和目标要求设计符合学情的活动主题。另外,教师对于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向学校和教研员进行反馈,使学校能够及时调整整体的课程要求。学校和教研员对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反馈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炼,反馈给xx市教委教研室,使市教委教研室对课程的推进能掌握更多信息,进而及时总结和提炼,指导各区开展课程研究。从图1可以看出,上位的课程要求,通过学校的整体规划把上位的目标分解到一个个不同的小主题,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通过参与不同小主题的学习,最终达成育人目标。2.多方合作,保障学习资源配置基于“小主综”课程活动特点,学生活动材料的配置是本课程实施的有效保证。不同的主题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单靠实施教师去配备,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因此,在课程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教师要先将每次活动材料的清单设计清楚,再递交学校联系相关单位进行资源的批量配置。课程的文本资料,由学校统一打包下发给实施教师,并统一上传至xx区校本课程网予以共享。四、线上平台搭建,资源共享共建1.平台支撑,实现课程网络共享xx区从xx年起便开通了xx区校本课程网,这是一个汇集xx区优质校本课程的专属网站,供各校教师发布、选用课程。“小主综”课程的共建借助校本课程网平台实现区域共享,网上资源有每个主题的活动方案及相应的活动设计、相关的活动资源。2.教师培训,内化课程育人功能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小主综”课程在xx市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予以实践与推广,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对于习惯于常规学科教学的教师来说,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于是,加强对教师课程的培训就成为了本项目实施的一些基本任务。一是对课程开发教师进行培训,在课程目标的理解、主题内容的选择、活动设计的安排、活动资源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化培训,从而开发有一定质量的校本课程。二是对课程实施教师开展培训,这部分培训主要从课程理解和课程实施两方面开展。在对课程的理解方面,由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使教师能够理解课程的总目标要求,从而改变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进入到实践性、体验性课程活动形态中。课程实施培训中有课程开发教师的实践性培训,即通过对主题方案目标设定、活动设计内容确定、资源配置情况及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并通过课堂展示、录像观摩等,使课程实施教师全方位地了解课程设计意图和实施方略,从而提高课程实施的效能。三是对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反馈及课堂教学的观察的培训。通过对课程资源使用反馈的观察,我们及时优化现有课程,提升课程品质。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则是以开发适合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的课程为依据,使“小主综”课程群形成“全纳型”的课程体系。通过近两年的项目实践研究,我区在“小主综”课程开发和实施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各模块课程数量相对均衡问题,反映了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范式;开发的课程面对的是普通学生,对一些“资优发展”和“特殊发展”学生如何配置相应的课程,从而真正实现课程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等。
本文标题: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区域共享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294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