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乡关于加强基层综治建设枫桥经验调研报告
乡关于加强基层综治建设“枫桥经验”调研报告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石,把基层组织做强、把基础工作做实是确保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职能实现的重要保障。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着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能力,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党的XXX报告中明确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我乡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现状。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逾*人行政村*个,社区*个。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的同时,高度重视基层综治工作。近年来,以“和谐家庭”、“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评选等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重点工作,为我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主要做法(一)建强组织体系,党建在网格中枢神经作用。发挥党员发展在网格,延伸基层组织“中枢神经”。坚持党带群治,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充分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管理模式,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将全乡分为*个小网格,配备*名党员、志愿服务者为社区专职、兼职网格员,并以10-20户为联户,推选*名党员、“五老”人员等担任联户长参与社区基层服务工作。形成了“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片区党小组为骨干、基层党员为前端”的三级联动网格化组织体系,延伸了基层党组织的“中枢神经”。(二)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全乡共划分网格*个,组建服务团队*支,服务团队人数*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竞赛活动,创建“创新社会管理百家示范单户”*户。乡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办公*个,建立综治信息系统平台,全乡*个村安装了综治基层信息系统,开通了平台帐号,并对管理人员进行分期培训,方便了各类信息的上报。(三)基层系列平安创建。通过开展平安乡镇、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和谐家庭等4个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在各行各业的落实,大量的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如教育系统的“平安校园”创建,在蒋堂小学试点创新“走进平安”教育模式。(四)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形成合力、上下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深化创新“和事佬”等民间调解组织,探索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调解中心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日常性、基础性工作。(五)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人防上加强协管员、巡防员、调解员、联络员等为主体的群防体系建设,做到警民互动,专群结合,特别是加强巡防队伍正规化建设,按标准配备巡防队员单警装备,将巡逻重点由街面向全乡。各村社区共有各类巡防队伍1支,群防群治队伍1支,群防群治人数200人;技防上按照“科学规划、加密成网、形成规模”的要求,合理设定重要部位治安监控点,逐步消除监控死角,目前运行使用的视频监控探头共有30个;物防上结合“平安小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行综治警务室建设,在案件多发、人群聚集部位安装“户外警示牌”。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我乡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与中央、省、市、县综治委要求还有诸多不足,与人民群众的期盼需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综治干部配备不强。综治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苦差事,综治干部责任重、压力大、目前我乡备了2名综治干部,1名综治办负责人,但都身兼数职分身乏术,与当前所要承担的综治工作量极不相称;却要担负起大协调工作,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二是群众参与平安综治热情不高。人民群众是平安创建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度、支持率决定了创建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目前全乡“全民参与,共创平安”的理念尚未广泛形成。三是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受限于经费紧张这一实际困难,使得我乡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建设经费投入不足,达不到县平安考核要求。四、对策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新发展阶段,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不是基层党组织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力量的“大合唱”。如何汇聚起磅礴的多方力量,全面打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这既是加强新时代社会治理必须答好的“必答题”,也是我们必须做好的“重点题”。在开展基层社会治理中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使社区治理中的每个“细胞”都健康、每个“因子”都活跃,让“毛细血管”畅通活络,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我们就能合力画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同心圆,实现美好生活共同缔造。(一)创新发展,进一步深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重点抓好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基层各部门、各单位协作配合、便民利民的高效平台。按照省、市、县、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名称、设置、职责任务和工作保障。切实强化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民情信息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重点人群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规范较大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室和规模企业社会服务管理站建设,结合新农村社区建设整合综治资源,加强与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的衔接配合,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二)加大投入,进一步拓宽基层社会治安防控。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和打防管控等各项措施,建立健全由街面巡逻网、社区群防网、重点部位监控网、卡点堵截网、区域协作网组成的动态治安防控网络,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效能。扎实抓好集镇、主要街区、交通干线、繁华地段、公共复杂场所等重点要害部位和易发案部位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农村因地制宜地推广使用经济适用、防范效果好的物防和技防设施,提高农村社会治安防范水平。积极有序发展治安巡防队、治安信息员、治安楼栋长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深化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推广平安志愿者这一群防群治新形式,明确其职责任务和权利义务,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三)积极探索,进一步创新基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规程,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联合调处作用,抓好法院人民调解窗口建设,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社情民意调查机制,依照法律和政策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化群体性事件隐患“专案经营”工作,完善应急处置机制。重点引入第三方机制,建立行业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如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等。(四)强化宣传,进一步营造平安综治工作社会参与氛围。围绕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知晓率和参与率,广泛动员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积极组织群众,使平安综治工作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以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着力点,下功夫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现实问题,最大限度赢得群众对平安综治工作的参与和支持。以“所有媒体都为我所用”为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舆论工具,不断扩大平安综治宣传的覆盖面,做好一家一户的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平安综治宣传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树立“全民参与,共创平安”的理念与氛围。
本文标题:乡关于加强基层综治建设枫桥经验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34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