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历史教案整理3篇
七年级历史教案整理3篇【学习指引】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七年级历史教案整理3篇”学习资料,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七年级历史教案1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输入的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英国强占香港岛;关天培、陈化成等英勇抗英;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指导学生解答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2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感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积累有关鸦片战争的基本历史,从而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逐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指导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一种罪恶的掠夺手段,表明资本主义侵略的贪婪性和侵略性。2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3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清政府的动摇不定、妥协求和,暴露了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本质。4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重点难点一、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二、难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教学过程介绍本册书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屈辱史及起止时间一、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并思考英国明知鸦片有害,为什么还要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输入中国有什么危害?世纪前期,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①扩大国外市场;②推销工业品;③掠夺原料2.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鸦片不断输入,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由于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管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3.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25日意义:①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②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③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思考、讨论和交流: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为什么能取得胜利?①人民群众的支持;②皇帝的支持;③林则徐的正确领导,等等方面。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过程以及涌现的抗战英雄,并思考如果没有林则徐,是不是会没有后来的这场鸦片战争?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国策,发动战争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2.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官民:关天培,陈化成以及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思考、讨论和交流:鸦片战争中,中国被只有几十艘兵船、几千士兵的英国侵略军打败,你认为原因有哪些?提示:中国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鸦片战争前的清政府实行的还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统治者愚昧无知,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加之武器落后,以冷兵器为主,战守乏策等原因,以致战败。总而言之,“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腐朽的封建王朝不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手。(三)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8月2.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割地,赔款,开埠和协定关税,并讨论《南京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3.附件时间及内容:1843年,签订《南京条约》附件,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指出战前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思考、讨论和交流:鸦片战争以后,除了主要矛盾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社会矛盾?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二、课堂小结回顾鸦片战争的过程,点明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三、课堂检测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和发动国;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①通过《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变成简表,培养学生制作历史简表与寓史于图的基本技能。②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一定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比较能力。③通过听、看、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大量图片和数字刺激学生的直观感受,思考并回答问题,积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和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的理解。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制作表格的方法,并逐步感知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进一步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重点难点一、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罪行二、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内容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第一课,讨论回答问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新课(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发动国及目的2.火烧圆明园的影响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思考:1.作为法国人的雨果对本国军队的暴行进行深刻揭露和愤怒声讨,这是为什么?可从热爱和平,珍惜人类文明成果来答。2.试比较学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与之前的《南京条约》(二)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介绍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英法美先后完成工业革命,渴望市场,而俄国本国封建色彩浓厚,追求的领土的扩张。此时中国正是内忧外患,所以,俄国趁火打劫。学生阅读8—9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看看沙俄是怎样一步步蚕食中国的领土。主要通过学生看图来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谴责沙俄野蛮割土占地。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俄国的侵略野心,趁火打劫;清政府的腐败2.手段:军事威胁、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讨论:1.与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有什么变化?提示: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找出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主要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再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及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进行民族自救。学生阅读第9---10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1851---1864年、洪秀全、天京)背景: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英雄事迹:青浦战役:1860年,大败华尓的洋枪队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击毙华尓。历史意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巩固小结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何时?主凶是哪国?帮凶是哪国?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共割占多少领土?第3课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外国势力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清设立新疆行省;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黄海之战与邓世昌英勇抗敌;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中日《马关条约》;中日民族危机的加剧。①通过评价左宗棠,培养学生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②通过对收复新疆和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①感知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血战黄海的史实,积累对近代民族英雄的认识,理解中国近代爱国主义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为重要内涵,学会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优秀品质以完善人格的方法。②感知新疆危机、甲午战争、瓜分狂潮等史实,积累对19世纪晚期时代特征的认识,理解当时民族危机的加剧,学会从宏观高度把握时代特征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新疆危机、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是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由此进一步认识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外部根源。②制度落后、国力衰弱和投降路线是中国近代对外战争失败的内部根源。由此进一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提高综合国力的信念。③认识近代日本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并且十分野蛮残忍,增强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警惕性。④通过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清朝设立新疆行省的史实,认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⑤学习左宗棠、邓世昌等近代民族英雄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难点一、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大战、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二、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马关条约》的危害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内容并导入新课新疆历来是中国的领土,组织学生回忆历代政府是怎样管理和开发新疆的。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左宗棠收复新疆1.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设立行省。2.收复新疆胜利的原因:①收复战争的正义性;②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③左宗棠反侵略态度坚决,而且很有谋略。3.收复新疆的意义:平定了阿古伯侵略割据势力,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新疆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统一。(二)黄海大战1.甲午中日战争起止时间:1894年至1895年。2.黄海大战与邓世昌殉国年辽东半岛和威海卫的沦陷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思考,讨论并交流:1.日本为什幺要挑起中日战争?提示:日本对外扩张的国策;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扩展海外市场;朝鲜农民起义提供时机;清政府腐败落后;日本武士道军国主义传统等等。2.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提示:国力贫弱;制度落后;投降路线。教训:提高综合国力,坚决反对外来侵略等。(三)中日《马关条约》1.时间、内容,双方代表人物。内容可从割地、赔款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教案整理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35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