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疫情期间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3篇
关于疫情期间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关于疫情期间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疫情期间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1科学发展观是对以胡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构建和谐疾控中心的目标要求,进而促进了新形势下疾控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深刻学习理解和全面、完整、准确的把握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这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的学习,尤其是干部的学习,以利建立科学工作理念,形成广泛工作共识,确定正确工作方法。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须特别倡导学以致用的学风,真正落实于实践、贯彻于实践、指导于实践。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途径。作为一名疾病控制工作者,更加知道卫生工作是一项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问题的社会基础性工作。总书记报告强调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有健康才有小康。这使对人民健康的理解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的高度。同时弘扬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好我们的疾病控制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疾病预防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我们要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疾病控制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谋划好今后的疾病控制工作和人民身体健康结合起来;着力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疾病控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所讲的都是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中最重要的问题,比如说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其中,“提高重大疾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这一条很有现实意义。我们要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疾病控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重大疾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就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职工,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今年我中心从年初就开始布置了章贡区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综合培训班,利用夜校和星期日时间系统安排大家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为了使疾病监测工作做得更好,对各医疗机构性病、艾滋病、结核病、传染病等网络管理直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才能使他们更新专业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素质的提高。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一个为群众服务的窗口单位,它的服务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群众的投资热情。我们要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热情服务的宗旨,实行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公开,做到廉洁办事,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疾病控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疾病控制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全体职工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如何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疾病控制工作者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岗位责任、行业自律制度,形成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监管体系。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总之,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疾病控制工作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的落实。疫情期间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2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是对人类的一场考验,是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考验,同时这也是对政府领导作风、精神面貌、管理机制等各方面的综合考验。几个月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和专业人员沉着应对、共同努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举国上下的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不断巩固发展,常态化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社会大局整体稳定。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防控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各地各部门要时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有效遏制疫情蔓延。管理措施越科学,精准防控越到位,阻断疫情就越有力有效。回顾抗击疫情的各个阶段,我们不难发现,党中央反复强调各项工作必须要坚持科学防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支撑。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纲领性的引导。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科学防治、科学防控,依靠科学战胜疫情,这为我国的抗疫工作指明了思路和方向,是抗疫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重要动力。历史上,人类每一次战胜大灾大疫,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科学思维,始终是应对疫情的有力武器。这里的科学,就是指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发现事物规律,实事求是,得出结论。有效遏制住疫病流行,需要讲究方法,提倡科学和实证的精神。疫病产生的病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治疗方法?数千年来,人们都是用当时最科学的方法来探讨解释,从不墨守成规。汉代时,不同于当时不少医生应对出现的新疫病“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的情况,同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开始提出要辨证施治,按症候分为六大类型,以八纲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这为诊疗疫病提出了纲领性的原则,也找出了规律。此后,西晋葛洪认为疫病的传染病因是“毒疠之气”,隋朝巢元方认为是“乖疠之气”。金朝刘完素认为“火热致病”,将温热从伤寒中剥离了出来,而张元素不同意他的做法,认为治疫全用寒冷药物有时会造成病人体内无阳盛阴,要根据脏腑寒热虚实来辩证施治。同时期的李杲,认为疫病是“内伤脾胃”。元朝的朱震亨推崇刘完素,但提出可以通过“滋阴降火”来治疗。明末的吴有性,认为传染病的病因是“戾气”,传染的途径一是空气传染,二是接触传染;叶天士认为温病是感受了温邪,先犯肺,再“逆传心包”,认为温病传染有四个阶段,要辩证论治。清初的刘奎,提出病有温疫、寒疫和杂疫三种,治疗时要严加区分;吴瑭指出疫病有水火之分,要用三焦辨证来施治;王士雄认为温病有新感和伏气之分,主张以凉润、清解为主要治疗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治疗疫病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科学,认识不断深化,新的科学知识不断为人们接受。疫病产生后,及时隔离、环境消毒和切断传染源等科学手段,是战胜疫病的有效途径。这方面,一代代中国人在不断摸索中加深认识。《国语·楚语》谈到,疫病面前要及早隔离:“国之疾眚也,为之关籥藩篱而远备闲之,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无日矣。”关于病人居住的场所,《仪礼》说要“内外皆扫,彻亵衣”,环境要进行消毒。疫病传染的初期,这些简单而又直观的做法,对防止扩散有着重要作用。秦汉时期,就已经对感染疫病的病人有了一套检查和隔离措施。云梦秦简《封诊式》中,就谈到对麻风病的诊断有报告、鉴定、隔离的完整制度,并建立起了传染病的隔离场所。病人的家属也要隔离,因为他们很有可能也感染上了疫病,并传染给其他人。《晋书》谈到,“旧制,朝臣家有时疫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北宋初年,在各路都设病囚院。神宗熙宁八年春天,吴地大疫,死人无数,苏轼在杭州建立了很多病坊,“以处疾病之人”,实际是临时隔离处。每天,都派招募来的僧人进行具体管理,僧人按时准备病人的药物和饮食,“无令失时”。病坊的作用,就是切断疫病的传染路径,既治疗了病人,也保护了未得病的人们。这样的隔离措施,是古代遵循疾病流行规律的经验总结,在当时来说是最为科学的,是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的结果。新冠肺炎疫情刚出现时,对新冠病毒缺少深入认识,疫情防控手段没能发挥出全面的效果。但随着科学认识的进步,专业人士逐渐掌握了病毒的习性。从成功研发检测试剂盒、快速分离出病毒毒株,到不断优化临床救治方案,一系列科学方法的实施,离不开我国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攻关。科研人员在把握病毒的传播机理和规律上,不断作出努力,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他们科学论证了病毒来源,查明了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同时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以便政府及时研究和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这种尊重科学的精神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科学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科学家重实证品格的体现。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全国各地积极运用科学的力量和手段,较好地遵守了“科学防控”这个大原则。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发扬科学、理性精神,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这是最为关键的。抗击疫情期间,各地各部门之所以用最小的代价,遏制住了病毒的传播,就是因为坚持了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对症下药,精准防控。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北京、新疆等地区的复发疫情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秩序得以健康有序,复工复产总体进程未受影响,更离不开全面、迅速、精确的科学防控举措,科学防治贯穿着疫情防控的每个阶段。回顾几千年来的抗疫历史,中国人民有着用科学思维认识疫病的传统,坚持用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优良特质。这一特质,一直沿袭下来,在今天再次被发扬光大。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不断书写新历史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用科学辩证的精神,在砥砺前行中不断创造新的奇迹!疫情期间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31坚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健康而有质量地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疾病预防
本文标题:关于疫情期间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54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