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新农合制度建设与发展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与发展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合作医疗处傅卫二〇〇八年十二月2主要内容制度提出和主要做法工作进展和实施效果问题与挑战工作重点和思路3一、制度提出和主要做法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即通过建立新农合基金,使农民看病就医时能得到费用补偿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制度定义5制度衔接同步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管理特点建立协调、管理经办和监督机构,农民参与监督补偿特点大额医疗费用补偿为主,兼顾门诊小病补偿统筹特点以县为单位统筹,增强了抗风险和监管能力参合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体现对农民意愿的尊重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一定补助筹资特点主要特点6医疗资源投入医疗服务提供医疗服务利用医疗服务效果缓解因病致贫+医疗费用支付能力健康改善新农合支付部分医疗费用医疗服务提供、利用过程与新农合的作用收入新农合的作用激励与约束7新农合工作开展与实施国家高度重视新农合制度的建立采取积极稳妥地实施策略不断探索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配套制度的协同建设和发展8国家高度重视新农合制度建立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批示(2003、2004)国务院建立部际联席会议(2003开始)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2005)国务院连续五年召开全国工作会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9基本原则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实施策略中央制定原则,地方具体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积极稳妥、科学发展采取积极稳妥的实施策略10新农合制度稳步推进试点阶段全面推进巩固提高2003—2006研究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为全面建立新农合制度提供经验。2007—20082007年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80%以上;2008年全面覆盖。2009—2012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高受益,持续发展。11部门配合不断完善政策加强制度建设政策性文件《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2003)《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04)《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2005)卫生、财政部《关于做好新农合工作的通知》(2006、2007、2008)卫生、财政、中医药三部门《关于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的指导意见》(2007年9月)12基金管理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中央财政资助中西部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助资金拨付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8月)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完善中央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拨付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6月)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的意见》(2004年10月)财政部《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中央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审核监督操作规程》(2004年12月)13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调整中央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拨付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1月)财政部、卫生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制度》(2008年1月)财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2008年2月)财政部《关于中央财政新农合补助资金审核工作的补充通知》(2008年3月)财政部《新农合补助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4月)14信息管理卫生部农卫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信息统计年报表(试行)》(2004年1月)卫生部农卫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信息报表(修订)》(2006年4月)卫生部《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调查制度》(2007年12月)卫生部办公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试行)》(2004年5月)卫生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2006年11月)15医药管理食品药品局等5部门《关于加强农村药品监督和管理工作的意见》(2004年3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管理的若干意见》(2005年11月)16加强配套制度的协同建设和发展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资助贫困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并对合作医疗补偿后个人医药费用仍难以承担的贫困农民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17建立医疗救助制度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2003年11月)财政部、民政部《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2004年1月)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2005年8月)18二、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效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努力工作,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合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19截至2008年9月30日全国有272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农合工作,已覆盖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农民8.1亿,参合率为91.5%。参合情况202003-2008年三季度全国新农合县数变化245127291451678333333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个)212003-2008年三季度全国新农合参合人数变化0.80.81.794.17.38.10123456789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人口数(亿人)22筹资情况新农合基金不断增加,2008年前三季度已到位710.02亿元,预计全年775.36亿元(累计1532.6亿元)40.1375.34213.59427.96775.36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4-2008年上半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总额筹资总额(亿元)23人均筹资水平逐步提高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全国41.551.958.895.1东部50.461.874.4113.6中部28.845.252.188.5西部28.343.551.386.3注:2008年为预测数(单位:元)24174233749382050272750223252150.0020.0040.0060.0080.00100.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个人缴纳其他2004-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农合筹资构成情况(%)25基金使用体现大病住院补偿为主,适当兼顾门诊小病2007年,全国新农合基金用于住院补偿支出281.13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81.1%;用于门诊补偿支出51.86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15.0%。2008年前三季度:住院补偿支出364.70亿元,占基金支出85.0%;门诊补偿49.86亿元,占基金支出11.6%;住院正常分娩补偿5.92亿元,占基金支出1.4%;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3.62亿元,占基金支出0.8%;体检支出1.64亿元,占基金支出0.4%。26新农合基金使用趋于合理70.882.073.081.00.020.040.060.080.010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当年基金使用率(%)27主要成效第一,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五年来,各地在组织管理、筹资机制、基金管理、医疗服务、补偿报销和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起符合实际、运行平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为逐步建立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8组织管理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领导协调、组织管理机制,形成了由政府领导,卫生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经办机构具体运作,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农民群众参与监管的工作机制。29中央级新农合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省级新农合领导协调小组市地级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国务院14个部门组成卫生部新农合经办机构新农合监督委员会卫生厅局相关部门农民代表卫生局技术指导组技术指导组定点医疗机构县级新农合领导小组卫生局30新农合管理体制的特点:卫生部门从宏观上整合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的管理,统一规划、协调和监督,具体业务经办由事业机构承担。从机制上保证了新农合制度的顺利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卫生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卫生部负责新农合综合管理31资金筹集建立了各地区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321010101020202040400204060801002003-20052006-20072008-2009农民缴纳地方财政中央财政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度逐步提高33基金管理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新农合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在财政部门社保基金财政专户中设立新农合基金专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只用于参合农民的补偿报销,不能提取任何管理费用。由财政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进行管理监督,由新农合经办机构具体负责日常业务管理和会计核算。34监督机制部际联席会议相关部委每年联合督导检查。卫生部定期分析全国运行情况,建立信息通报制度。财政部驻各省专员办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进行抽查和审核。国家审计署对合作医疗资金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各级人大、政协每年调研、检查工作。35监督机制纳入当地审计部门的年度计划,定期予以专项审计并公开审计结果。列入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内容,定期在县、乡、村公示。设立监督电话,聘请义务监督员,广泛接受农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完善了民主监督机制。36补偿报销制度形成了符合各地实际的统筹补偿方案,建立了参合农民在全县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并现场结报医疗费用的报销结算办法。37统筹补偿模式大病统筹结合门诊家庭账户住院统筹结合门诊统筹大病统筹38统筹补偿模式(%)逐步由大病补偿,向兼顾门诊补偿发展逐步由家庭账户向门诊统筹发展全国20062007东部20062007中部20062007西部20062007大病统筹+门诊家庭账户68.373.232.738.189.789.891.482.6住院统筹+门诊统筹16.117.134.341.41.32.87.312.8大病统筹15.69.833.020.59.07.41.44.639补偿程序农民持合作医疗证可到所在县内任何一个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一些县外就诊需要办理转诊手续。大部分县实行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结算时当场报付。所需资金由定点医疗机构先行垫付,然后定期与县级经办机构结算,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审核后由代理银行直接将资金转入医疗机构银行账户。40补偿程序农民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农民县级经办机构县级财政局代理银行县外定点医疗机构县级经办机构就医就医补偿补偿41第二,对参合农民的保障作用逐步显现2003-2008年上半年新农合累计受益11.5亿人次,累计补偿金额846.7亿元;据专家评估结果,农民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两周患病未就诊比例降低了10.7%,应住院而未住院率降低了15%。422004-2007年全国新农合受益人次数4.542.721.220.7600.511.522.533.544.55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亿人次)2008年前三季度新农合受益3.69亿人次432004-2008年上半年全国新农合住院补偿比(%)27.223.427.831.035.420.025.030.035.040.045.05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农民受益程度逐步提高442004-2007年全国新农合住院补偿比45.739.029.626.
本文标题:新农合制度建设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5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