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王正谱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正谱3月16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启动“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以来,各司各单位组织全体干部,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农篇”“脱贫攻坚篇”“乡村振兴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总的看,“大学习”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一是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通过大学习,大家深刻领会到,将扶贫工作机构重组为乡村振兴工作机构,在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农业农村部门管理,这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乡村振兴一体推进,才能上下一条心、全国一盘棋。二是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通过大学习,大家深刻领会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新的历史方位。必须自觉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党中央的精神,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三是工作定位进一步清晰。通过大学习,大家深刻领会到,国家乡村振兴局的主要职能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具体来讲,就是组织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开展相关考核工作;牵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协调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工作。四是精神状态进一步激发。通过大学习,大家深刻领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更加突出,丝毫不能松劲懈怠,必须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旺盛的斗志、更昂扬的姿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开好局起好步。“大学习”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司各单位要再接再厉,结合工作系统学、全面学、深入学、反复学,进一步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往深里走、往实处抓。根据“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下一步要启动大调研活动,请综合司会同各司各单位认真研究制定调研方案,细化调研问卷。局党组同志要分别带队,各司各单位都要派员参加,集中一段时间,赴有关省份进行重点调研,分析点上情况,指导面上工作。要组织各省乡村振兴(扶贫)部门同步开展调研。通过全国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到当前工作的瓶颈制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尽快打开局面。这次大调研活动,是乡村振兴局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调研,大家务必高度重视,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下面,我就调查研究工作,结合工作和实践经历,从认识和操作层面谈些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对调查研究,我们党一直作为传家宝,纵观党的发展史,实际就是重视调查研究、不断解决问题的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在我们职能调整的过渡期,和大家交流调查研究,我觉得恰逢其时,很有必要。对调查研究,我从中“尝到不少甜头”。无论是在农业部,还是到市一级,后来到两个省的组织部工作,我都把调查研究作为干好工作的“金钥匙”和“敲门砖”。在四川工作期间,我用1年4个月时间,跑遍了183个县;到2年5个月离开时,四川21个市州至少跑了2遍(多的去了9次,多数情况是白天到基层,晚上与领导班子成员逐一谈话),所有省属高校、国企、省直部门及在川全国重点高校基本全覆盖调研。对调查研究,我也经历了从不重视到重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受用到受用的过程。下面谈四个问题:一、如何认识调查研究的意义什么是调查研究?为什么要调查研究?大家都有些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从理论和实践看,调查研究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方法去探索未知,认识事物发展方向,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对客观事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过程。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这是因为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遵循的是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地进到更高一级的程度。在认识——理论——政策——执行这一逻辑链条中,认识是起点,而调查研究则是认识的重要途径。从我们的工作实际来看,了解情况、认识事物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下基层调研;二是开会座谈交流;三是在办公室看材料。在工作中,要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掌握情况。在这三个途径当中,调查研究获取的是直接经验,后两种方式是在间接掌握情况。所以,提高认识、加深认识,要更加注重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也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它的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有其自身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这就决定了调查研究本身也有规律性,不是深不可学、无法可循,但也不是人人都擅长。要积极探索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只要我们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就能调动起来,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源动力。现在形势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如果每天坐在办公室,不下基层调研、不接触实际、不与干部群众打交道,就会觉得工作是枯燥无味的,就会越干越没意思、越干越麻木,慢慢地就落后于形势、落后于时代。第二,从历史和现实看,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关系事业成败的大问题。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老一辈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他强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邓小平同志说:“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陈云同志说:“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张闻天同志在《出发归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任何伟大的天才,对于任何事物,即使是非常细小的事物,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以前,是决不能发表任何正确的意见的。那末像我们这类普通的人才,怎能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前大发议论呢?”江泽民同志说:“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胡锦涛同志说:“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切实提高工作水平。”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在2011年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就做好调查研究作出系统科学的论述,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又号召“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总书记还率先垂范,作出重大决策必调研,实施重大战略必调研,推进重大工作必调研,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确保中国这艘巨轮始终把准方向、破浪前行。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上下重视、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比如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经济特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大战略;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比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农村大锅饭”。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看,面对的形势任务越是艰巨繁重、使命责任越是光荣伟大、风险挑战越是严峻复杂,越是需要重视调查研究。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移到巩固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多数工作是新内容、新领域,也需要新方法,这就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哪摸“石头”?要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去摸,在各地具体探索中去摸,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去摸。第三,从功能和作用看,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做好任何工作,都要首先认清所处的“时”、“势”和“事”。认清“时”,就是要有时代感,与时俱进把握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深入分析新情况新挑战新要求,“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旧时代”。认清“势”,就是要有方位感,分析形势、研判走势、把握大势,既要看到存在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又要审视面临的复杂矛盾和突出问题,把握好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认清“事”,就是要有职责感,聚焦于我们两大方面主责主业,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调查研究,牢固树立一切工作都要依靠调查研究的理念,真正把调查研究贯穿工作全过程。首先,做决策要靠调查研究找依据。实践决定认识,正确的策略只能从实践经验中产生,只能来源于调查研究。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决策快、决策准,很重要的就在于熟悉情况、经验丰富,平时用大量的时间去搞调查研究;相反,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拍板、决策很慢,往往也是因为没有深入具体地调查研究,情况不明、心里没底。为什么有的工作到基层就走形式、搞应付?这表象在基层,根子还在我们。一个重要原因是出台的政策和举措“不接地气”,没有充分研究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其次,破难题要靠调查研究找答案。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毛泽东同志讲:“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到基层调查研究,“调”就是调取样本、调阅材料、调访群众;“查”就是查实情、查问题、查数据、查来龙去脉;“研”就是研机析理、研寻经验、研析规律;“究”就是究其根源、究其实质、究其对策,以达到破解难题的目的。再次,抓工作要靠调查研究促落实。正确的决策要靠调查研究,正确的执行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既有当面问计,又有现场办公;既要了解情况,更要解决问题;既是联系群众,也是推动工作。我们的工作,既要抓政策,也要抓执行;既要看过程,也要看结果。有的认为主要任务是制定政策,落实是基层的事情;有的认为打打电话、收收报表、看看报告,就可了解基层,不需要调查。这些思想和认识都是要不得的,说明眼睛里没有看到问题,脑子没有去琢磨事。比如防止返贫监测,我们提了不少要求,具体怎么落实?各地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探索?我们怎么指导落实?不去调查研究,我们也是“瞎子”,最后推动落实只能是“瞎子牵瞎子”。规划财务司的同志在这方面调研很深入,也很有成效。大家要向他们学习,抓落实就要下深水、抓活鱼。二、如何把握调查研究的特点认识事物主要是认识特点,区别事物主要是区别特点。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部门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我们搞好调查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李瑞环同志说,要学哲学,更要善于用哲学,反复出现的东西要从规律性里去找答案。乡村振兴部门的调查研究工作,具体说至少有六个特点:(一)政治性。所谓政治性,就是不能偏离正确政治方向。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每项工作都有政治。正确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认真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践行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都要求我们加强调查研究。从政治上来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的调查研究工作,就要把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根本要求贯穿调查研究工作全过程,确保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时代性。什么是时代?时代就是不断前进的实践。调查研究要使主观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相符合,就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解决时代问题。把握时代脉搏,就是要坚持社会历史过程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注重立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情况新趋势;回应时代关切,就是要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深入研究对我们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解决时代问题,就是要观大势、谋全局,注意研究我们工作与中心工作、大局工作有密切关联和影响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当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英明决策。我们作为落实者、执行者,就要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入调查研究,把准战略考量,摸清现实需求,紧扣重点任务,答好时代课题,为新时代、新战略贡献更多力量。(三)政策性。我们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职能部门,重要任务就是调查研究、拟制政策、服务决策。调研成果的转化运
本文标题:王正谱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71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