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猴子种树教学评语【导读】这篇文档“猴子种树教学评语”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猴子种树教学设计1猴子种树教材分析:《猴子种树》是1篇含有深刻哲理的故事,猴子先种梨树,听信乌鸦的话改种杏树,又因喜鹊的进言改种桃树,最后又听信杜鹃的话,种了樱桃,结果什么树也没种成功。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农谚的意思,读懂猴子的行为是可笑的,愚蠢的,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对别人的话语言听计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猴、梨、将、谚、樱”,会写“拔、耐、杜、短、将、鸦、梨”七个字及“拔掉、耐心、乌鸦、梨树”等词语,认识寸字旁。(2)分角色朗读。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读、书写扩大识字量。(2)在朗读中认识猴子的错误。3、情感价值观。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教学重点、难点1.分角色朗读、表演。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契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师:这不,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梨树。[小猴课件][从学生爱吃的水果导入新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并自然引出本课内容。][板书课题]师:“猴”是个生字,谁能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它。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注意“拔”右边是由“友”和“`”组成;“杜、鸦、梨”是形声字。)3.检查读音情况。(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猴、梨、将、谚、樱。(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在认字过程中渗透汉字的知识、培养识字的能力。分析字形以会写字“拔”、“耐”、“将”、“鸦”为主。](3)扩充词汇,生为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4.师:现在谁能把课文读下来了?愿意读的起来。(生接龙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多读读。3.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有这个耐心吗?你能等得及吗?你不着急吗?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三个句子比较读,感悟出它们的意思相同,但表述不一样,从而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样。]三、巩固识字、写字。[课件展示]1.整体观察字形:形声字“杜、鸦、梨”的分析,与记忆。2.“寸”字旁——耐。第四笔是“横折钩”,应一笔写出。五、六两个竖笔,右边比左边稍长些。3.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拔、将、短、梨、鸦”等字的书写。四、作业。生字、字词,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朗读。(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读生字,检验生掌握知识情况。2.说自己记字的方法。(二)检查朗读。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一)同学们默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都有谁和小猴说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猴听了,有什么表现?[打出思考题课件]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体学习。[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训练眼、脑、手、口多种器官的配合,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1.第2、3自然段。(1)生按思考题回答问题。问:有不同意见吗?(2)学生自由读。(3)指名读,其他人谈听后感受。[培养学生认真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学习同学有感情地读书。](如生感受说得不到位,师指导朗读:“猴哥”要读得快些,读出着急的语气。“怎么、才能”应加重语气,读出强调的语气。“五年”的“五”要拖长声,“年”要重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对”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太”应拖长音读。)(4)分角色练读。(5)指名分角色朗读。(6)总结本段学习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心情,体会乌鸦的着急和不解,猴子的决心。]2.自主学习第4—7自然段。(1)按学法,学习4、5自然段。(2)按学法,学习6、7自然段。[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维、理解能力,感受阅读的快乐。]3.问:最后,小猴吃到水果了吗?(生说小猴种树的结果。)4.讨论。为什么小猴没有种成树?它应该怎么做才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通过讨论,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三、角色表演,加强理解。1.自愿结合小组,分配角色,准备表演。注意:语言表达要到位,表情、动作要适当。2.上台表演,同学评价。[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如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我表现的欲望,培养自信心。通过表演把所学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加深理解、积累,灵活运用。]四、放飞想象,拓展思维。师:小猴子接受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它又开始种树。乌鸦看见了飞过来劝它。如果你是小猴子,会怎么说?怎么做?[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锻炼,想象得到开拓,认识得到升华。]五、作业。回家给家长感情朗读,或表演。板书设计:猴子种树梨树乌鸦杏树喜鹊一事无成没有耐心桃树杜鹃听信人言樱桃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贪图眼前利益、一心想着省事的人,最终会一无所获。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要有自己的主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让学生以这个寓言故事来教育自己,使自己不犯类似猴子种树这样的错误。猴子种树教学设计2《猴子种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猴、梨、将、谚、樱”5个生字,会写“拔、耐、杜、短、将、鸦、梨”7个字。认识“寸字旁”。2.分角色朗读,表演。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教学重点、难点1.分角色朗读、表演。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契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师:这不,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梨树。[小猴课件][从学生爱吃的水果导入新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并自然引出本课内容。][板书课题]师:“猴”是个生字,谁能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它。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注意“拔”右边是由“友”和“`”组成;“杜、鸦、梨”是形声字。)3.检查读音情况。(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猴、梨、将、谚、樱。(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在认字过程中渗透汉字的知识、培养识字的能力。分析字形以会写字“拔”、“耐”、“将”、“鸦”为主。](3)扩充词汇,生为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4.师:现在谁能把课文读下来了?愿意读的起来。(生接龙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多读读。3.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有这个耐心吗?你能等得及吗?你不着急吗?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三个句子比较读,感悟出它们的意思相同,但表述不一样,从而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样。]三、巩固识字、写字。[课件展示]1.整体观察字形:形声字“杜、鸦、梨”的分析,与记忆。2.“寸”字旁——耐。第四笔是“横折钩”,应一笔写出。五、六两个竖笔,右边比左边稍长些。3.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拔、将、短、梨、鸦”等字的书写。四、作业。生字、字词,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朗读。(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读生字,检验生掌握知识情况。2.说自己记字的方法。(二)检查朗读。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一)同学们默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都有谁和小猴说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猴听了,有什么表现?[打出思考题课件]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体学习。[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训练眼、脑、手、口多种器官的配合,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1.第2、3自然段。(1)生按思考题回答问题。问:有不同意见吗?(2)学生自由读。(3)指名读,其他人谈听后感受。[培养学生认真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学习同学有感情地读书。](如生感受说得不到位,师指导朗读:“猴哥”要读得快些,读出着急的语气。“怎么、才能”应加重语气,读出强调的语气。“五年”的“五”要拖长声,“年”要重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对”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太”应拖长音读。)(4)分角色练读。(5)指名分角色朗读。(6)总结本段学习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心情,体会乌鸦的着急和不解,猴子的决心。]2.自主学习第4—7自然段。(1)按学法,学习4、5自然段。(2)按学法,学习6、7自然段。[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维、理解能力,感受阅读的快乐。]3.问:最后,小猴吃到水果了吗?(生说小猴种树的结果。)4.讨论。为什么小猴没有种成树?它应该怎么做才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通过讨论,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三、角色表演,加强理解。1.自愿结合小组,分配角色,准备表演。注意:语言表达要到位,表情、动作要适当。2.上台表演,同学评价。[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如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我表现的欲望,培养自信心。通过表演把所学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加深理解、积累,灵活运用。]四、放飞想象,拓展思维。师:小猴子接受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它又开始种树。乌鸦看见了飞过来劝它。如果你是小猴子,会怎么说?怎么做?[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锻炼,想象得到开拓,认识得到升华。]五、作业。回家给家长感情朗读,或表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猴、梨、将、谚、樱”,会写“拔、耐、杜、短、将、鸦、梨”七个字及“拔掉、耐心、乌鸦、梨树”等词语,认识寸字旁。(2)分角色朗读。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读、书写扩大识字量。(2)在朗读中认识猴子的错误。3、情感价值观。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内容分析:《猴子种树》是1篇含有深刻哲理的故事,猴子先种梨树,听信乌鸦的话改种杏树,又因喜鹊的进言改种桃树,最后又听信杜鹃的话,种了樱桃,结果一事无成。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农谚的意思,读懂猴子的行为是可笑的,愚蠢的,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对别人的话语言听计从。学生分析:学生普遍年龄小,大多7岁多,有的6岁。识字不多,阅读量不够大,知识面窄小,部分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久,需要老师用多种方法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的浓郁兴趣。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我在复习词语的时候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拍手按照节奏读词语。在新授的时候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设计了合理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理解课文,自主合作探究课文。针对小学生喜欢表现的特点,我设计了自编自演童话剧环节。老师板书的时候学生做什么呢?我还教育孩子养成跟着老师的板书书空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孩子的手、眼、心、脑都动起来,更有利于掌握文章的主线、汉字的笔顺、词语的识记。设计思路:第一课时:1、导入。2、学习生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指导书写。5、作业。第二课时:(录相课里上的是第二课时)1、导入(复习词语)。2、初读课文。3、讲授新课。4、
本文标题:猴子种树教学评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74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