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赠汪伦教案样例【导读】这篇文档“赠汪伦教案样例”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赠汪伦教案1《赠汪伦》教学设计执教:云甸镇中心小学周红英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赠汪伦》。3、理解古诗的大意,掌握“将欲、闻、千尺、不及”的意思,了解“踏歌”的大意和夸张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和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教读课题。赠:送。复习《赠刘景文》,简介汪伦,题目的意思是诗歌送给汪伦。2、简介李白。二、学习新课(一)初读古诗1、简介李白和汪伦的关系,引出诗歌,教师范读一遍。2、拼读生字,指导看课文插图,初步了解诗歌大意:事情发生的地点是桃花潭,人物有汪伦和李白,找出他们所站的位置。3、学生试读诗歌一遍,再次拼读生字。4、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生字。5、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教读。(二)研读古诗1、指导按朗读节奏读诗歌。(要求学生画出停顿节奏)2、理解诗歌第一、二行。(1)学生说说题目意思,出示注释:送。(2)李白是什么时候送这首诗给汪伦的?(李白要离开汪伦家的时候。)(3)在这首诗中,哪句说到李白要走了?(李白乘舟将欲行。)用你的理解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已经走了吗?(指图)哪个字是代表“走”的意思?哪个地方表示“就要走”?出示:就要)(4)面对好友李白的离去,汪伦舍得吗?(舍不得)那他舍不得的表现是什么?或者说离别之时做了些什么?(指图)但汪伦在这儿是踏地作节拍。读第二行,他还做了什么?(师讲解:踏歌)(5)汪伦踏地而歌送李白,李白事先知道吗?师吟诵: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之前不知道,因为是他忽然听到的歌声,说明他之前不知道汪伦会来。)好一个“忽然听到”,“闻”,听的意思。以前我们学过的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是同样的用法。(出示:听)(6)这就怪了。好朋友要走了,怎么去送人家不事先约好呢?汪伦也真是的!(7)离别总是叫人伤感的,既然伤心,干脆选择悄悄地去,李白很为朋友着想呢。大家再想一想,李白站在船头,即将离去;汪伦站在岸上,踏歌相送,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感动的送别图!此时此刻,李白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如果你是李白,你会说(随机抽点)(8)(演汪伦):我一定盛情款待!好山、好水、好歌、好酒,任君挑来任君选!我送一首诗给你: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9)是呀,面对着对自己情深义重的汪伦,李白泪水涟涟,他低头正好看见清幽的桃花潭水,心想:潭水深(千尺,出示注释),可再怎么深,也比不上汪伦——于是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歌诵情谊的名句送给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比不上)(10)今天,我们的学习充满着激情,李白和汪伦这两个名字,这段深深的友情,已嵌入了我们的脑海。我想采访一下大家,今天的学习让你懂得了什么?(出示:情深似海)(三)回顾全诗1、听范读。2、跟读,回顾全诗内容。(四)看视频,入情入景体会汪伦和李白的深情。三、学写生字。四、总结:祝愿小朋友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交到许许多多的知心朋友,像李白和汪伦一样情深似海,心里永远是温暖的。赠汪伦教案2《赠汪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赠、汪、伦、舟、欲、踏、潭”7个生字,会写“汪、乘、舟”3个生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诗氛围的营造,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悟到友情的可贵,并乐于与人交朋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1、(出示李白像)请你仔细观察他的衣着神情,猜猜看他是谁?2、你知道李白的哪些事情呢?(指名说,并补充李白简介: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流传下来的诗作有一千多篇。)3、我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呢?(《静夜思》)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二、故事引路,激发兴趣1、过渡:李白是个才华横溢的人,有个叫汪伦的人很想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开始李白一生只喜欢游山玩水、喝酒作诗,怎么邀请他才回来呢?2、老师要把这个《李白“受骗”桃花潭》的故事送给最认真地同学。三、初读古诗,理解诗意1、请看老师板书课题。这个“汪”字是今天我们要写的生字,请大家拿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三点水的第二点要压横中线,右边的“王”字稍稍向左靠。请大家在自己的书本上描一个写两个。2、谁能给“汪”字找找朋友?(相机出示词卡“泪汪汪、汪洋大海”,生齐读)3、想读一读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吗?请翻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借助古诗下面的拼音把诗读通、读顺。4、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读得怎么样。(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一人一句读)5、(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哪个是李白,哪个是汪伦?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A、这句诗是什么意思?B、请注意这几个字的意思:行:离开;舟:小船;闻:听到C、指导书写“乘舟”两字。D、这句诗写的是李白将要离开,汪伦唱踏歌送他的事情。6、李白有没有想到汪伦会来送他?你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A、引导发现“忽”,突出惊喜,想象李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离开的。B、汪伦在人来人往的路边这样唱着、舞着,表达着他对李白的深厚友谊。7、别具一格的邀请,与众不同的送别,这一切深深打动了李白,所以他忍不住感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A、请在这句诗中找出一个表示数量的词语。这里的千尺并不是真正的指一千尺,而是一种虚指,是一种夸张的写法。B、即使桃花潭的潭水有千尺深,可是它比得上汪伦送我的情意吗?哪个词语告诉你是比不上的?C、你能选择一个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诗联一起吗?D、多么深厚的感情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诗吧!四、诵读感悟,体会感情1、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回想着这几天好友的盛情款待,你忍不住吟道——2、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看着好友以如此特别的方式为你送行,你忍不住吟道——3、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不知这种与好友一起喝酒作诗的快乐日子何时才有,你忍不住吟道——4、如果你就是李白,你站在船头,闭着眼默默体会好友的深情,你忍不住吟道——五、拓展知识,布置作业1、古时候这种写离别之情的送别诗有很多,我们来看一首唐朝诗人高适的《别董大》。2、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课文后面的默写古诗。赠汪伦教案3我上课的内容是《赠汪伦》。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主要描绘了诗人告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应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针对上述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教学方法及教学准备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而学生课前又搜集了李白与汪伦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过程就利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境、诵诗文”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料自学互助的。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都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那么,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出示课件一)(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抢答比赛中复习以前背诵过的古诗,尤其是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二、交流资料1、简介李白:刚才我们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呢?(由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2、导入课题:李白一生当中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今天咱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3、交流资料: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那么,谁能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呢?(让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4、师讲故事:李白与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小故事。(设计意图)通过资源共享,相互交流资料,从而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情,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学习古诗1、回忆学法: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古诗的呢?(板: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境、诵诗文)2、今天咱们就继续用这个学法来学习这首古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录音边想想脑子里会出现什么画面?(交流)3、自由朗读古诗,在读的过程当中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懂的就作个记号。(自由读,指名读)4、就学生所提的问题四人小组结合资料与注释自学。(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5、检查自学情况:⑴解释“踏歌”并表演。⑵大家都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不但把他送出家门,送出村口,送上船,而且还用这样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⑶除了从踏歌相送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深情外,还从哪些诗句当中可以看出他们那浓浓深情?(三、四句)⑷重点指导朗读三、四句(个人读──范读──齐读)⑸其实,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里的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到底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如何表述,或有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由传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营造了一个师生之间的民主氛围,从而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⑹这时由师小结:哦!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来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更深)⑺是呀!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呀!那就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浓浓的深情吧!(朗读全诗)⑻重点的词语我们都已经解决掉了,那么,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找好伙伴讨论)⑼指名汇报说诗意。⑽待学生对古诗的大意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就让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对这首诗的感受,例如朗读、描图、说诗意、表演等等。(小组练习)(采用朗读与说诗意的形式时可让学生要求老师配音乐或配动画,如果是采用画画的形式时就让他们站出来展示图画并解说)(设计意图)这样引导学生有个性化的朗读,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会使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通过让学生以小组表演、描画等形式,体会古诗意境,就既解决了对古诗大意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四、指导背诵刚才你们这样指指、说说、描描、画画、演演,已无形当中把诗歌都背出来了,谁能背的就请站起来背背!五、学唱诗歌诗歌,它不仅是一首古诗,同时也是一首歌曲,请欣赏儿歌《赠汪伦》并学唱。六、扩展学习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提供三首,供大家课外自学:《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七、齐唱送别歌《友谊地久天长》结束八、布置作业九、板书设计25、赠汪伦水深──情更深总之,在课堂上,我就相信了学生,给他们创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所谓当局者迷,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赠汪伦教案样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75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