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第11课 核舟记(练习)(原卷+答案解释)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训练第11课核舟记基础篇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C.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石青..糁之C.居右者椎髻..仰面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3.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具体摘述了“船头”和“船尾”人物各异的情态,目的是说明核舟工艺的精巧。B.苏、黄是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佛印是和尚,不受约束,所以神情、气质各不相同。C.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D.“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泄的《核舟记》。前者叙述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4.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5.读课文《核舟记》,“船头坐三人……其色丹。”对这三段文字之间的关系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总分总关系B.先总后分关系C.先分后总关系D.并列关系6.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助词,无实在意义;C.结构助词,的。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分别填入横线内。①能以径寸之木②石青糁之③左臂挂念珠倚之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7.文学常识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代编辑的短篇小说集《》。《核舟记》的作者是,朝人,字子敬。(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为主而兼有、成分。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罔不因.势象形因:(2)罔不因势象.形象:(3)尝贻.余核舟一贻: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5)如有所语.语: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6)嘻,技亦灵怪矣哉!提升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核舟记(节选)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3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乙)核工记(节选)宋起凤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②,执桴③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④;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⑤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⑥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噓火盖供客茗饮。舣舟⑦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馀兴乃尔⑧。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注]①雉(zhì):城墙上的垛子。②司更卒:更夫。③桴:鼓槌。④应门:应声开门。⑤度:揣测。⑥卷帙(zhì):书卷,这里指佛经。⑦舣(yǐ)舟:停船靠岸。⑧乃尔:如此这般。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尝贻.余核舟一②诎.右臂支船③负.卷帙踉跄行④有客凭.几假寐1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②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13.(甲)(乙)两篇短文都描述了一件微雕作品,请概括它们共同具有的妙处。414.拓展阅读记桃核念珠高士奇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而课经①者,荷杖②者,入定③于龛中者,荫树趺坐④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⑤曲拳、和南⑥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⑦、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⑧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⑨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絺褐⑩而神情风致各萧散B11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选自张潮《虞初新志》)【注释】①课经:读经。②荷杖:背着杖。③入定:即入于禅定。④趺坐:盘膝交叠双腿,用足背(趺)放在股腿上。⑤袒跣:袒胸赤足。⑥和南:佛教语。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⑦奁:盒子。⑧狻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⑨梵相:罗汉的样子。⑩絺褐:麻布短衣。B11萧散:形容举止、神情、风格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①荫树趺坐而说法者说:②经卷毕具具:③不甚了了了了:④可谓艺之至矣至:(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②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4)为了表现雕刻者技艺高超,本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5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训练第11课核舟记(答案与解释)基础篇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C.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答案】D【解析】【分析】A.做,文中指雕刻/判断动词,是;B.句末语气词/说;C.奇妙/零数、余数;D.均为“好像”。故答案为: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石青..糁之C.居右者椎髻..仰面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答案】D【解析】【分析】A.“峨冠”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B.“石青”名词做状语,用石青;C.“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D意为:,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无词类活用。故答案为:D.3.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具体摘述了“船头”和“船尾”人物各异的情态,目的是说明核舟工艺的精巧。B.苏、黄是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佛印是和尚,不受这些约束,所以神情、气质各不相同。C.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D.“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泄的《核舟记》。前者叙述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项“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有误,《核舟记》的主要内容是对“核舟”这一工艺品的介绍。故答案为:D.64.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答案】A【解析】【分析】正确的划分应为“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5.读课文《核舟记》,“船头坐三人……其色丹。”对这三段文字之间的关系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总分总关系B.先总后分关系C.先分后总关系D.并列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三段分别介绍了“船头、船尾、船背”,属于并列关系。故选D。6.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助词,无实在意义;C.结构助词,的。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分别填入横线内。①能以径寸之木②石青糁之③左臂挂念珠倚之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答案】C;A;A;B【解析】【分析】(1)句意:能以直径一寸的木头。以:结构助词,“的”。(2)句意:用石青石青涂它。之:代词,代指人、物、事。(3)句意:左胳膊挂着念珠靠在他身上。之:代词,代指人、物、事。(4)句意:原来是挑选又窄又长的桃核雕刻的。之:助词,无实在意义。7.文学常识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代编辑的短篇小说集《》。《核舟记》的作者是,朝人,字子敬。(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为主而兼有、成分。【答案】(1)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洢;明(2)记叙;议论;抒情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罔不因.势象形因:2)罔不因势象.形象:(3)尝贻.余核舟一贻: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5)如有所语.语:【答案】(1)顺着、就着(2)模拟(3)赠(4)零数、余数(5)说话7【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①句意为: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②句意为: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③句意为: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④句意为: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⑤句意为:好像在说些什么。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6)嘻,技亦灵怪矣哉!【答案】(1)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东坡乘船游览赤壁。(3)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刻着)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4)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5)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6)嘻,这技艺也真神奇啊!提升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核舟记(节选)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8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乙)核工记(节选)宋起凤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②,执桴③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④;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
本文标题:第11课 核舟记(练习)(原卷+答案解释)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76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