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共3篇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共3篇【导读】这篇文档“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共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范文1设计思想:这则童话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的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学生大多对这则故事比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内容时却仅能停留在“讽刺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尝试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好导读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1、分析主要人物特点。2、归纳课文思想内容。二、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大家爱读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呢?因为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1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1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介绍作者: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了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3整体感知:先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接龙复述课文:(出示投影片)1、皇帝有何嗜好?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7、最后结果如何?(评析: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这些题,可以把全文内容提起来,并为下文分析人物特点、人物受骗原因做准备。)4重点分析与训练:(一)根据课文5-21段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请看投影屏幕:1、课题是皇帝的新装,这件新装有何特点?这样的衣服你认为会不会存在?既然大家一读就知道新装是假的,为什么两个骗子还有那么大的胆子去骗皇帝?2、皇帝一心想穿上这件新衣,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亲自去看布料?当他亲自去了,面对空织机时有何心理活动?3、当他觉得老百姓的话似乎是真的时,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教师明确: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4、请你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点。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评析:这四道题在难度上是有梯度的。第一题的第一、二问,学生都能答出,第三问和第二题就需要动动脑筋回答,而第三题只有个别好学生才能答出,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又富挑战性。)学生发言,教师明确:一个愚蠢的皇帝。他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骗局前受骗就说明了他的愚蠢,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每天只知道换衣服,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关心国家大事,人们说起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一个虚伪的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一个可悲的皇帝。两个骗子用这么简单的骗局就能骗了他,而且他还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还要用衣服去检验,非常可悲。这些正是皇帝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特点,才使这样简单的骗局成功,才导致了他可悲的下场。(二)分析、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通过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出主题思想。1、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骗了许多人,其中第一个上当受骗的人是老大臣。请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个去看布料,是根据老大臣的什么特点?——理智,诚实。2、“理智”的意思是什么?——有辨别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3、老大臣是诚实的吗?他说假话了没有?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没看见,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回去却说了假话,他是理智的吗?那么是什么使他丧失了理智,或者说他怕什么?——怕别人说他是不称职的、愚蠢的。(评析:这几道题的难度也有着一定的梯度。)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在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了假话。5、再看第二个被派去的官员,面对同样的、世俗的压力,且有了前一个老大臣的“佐证”,他的选择会是什么?——说假话。6、再看皇帝呢?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教师明确:皇帝也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可以说:在同样世俗的压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说出了假话。总结:皇帝、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的压力下,因为自私、虚荣才上当受骗,继而又去骗别人的。(板书)7、但最后还是有人说出了真话,是谁?——一个孩子。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明确: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种没有私心杂念也可以叫做无私。(板书)梳理、归纳:在这个并不高明的骗术前,说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着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评析:通过以上导读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归纳出思想内容。)5小结:这节课我们先分析了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接着又通过分析各人物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了本文的思想内容。6布置作业:以《〈皇帝的新装〉后传》为题,写1篇新童话,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课文进行合理的夸张和想像,语言要保持原文朴实无华的风格。7板书设计: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老大臣官员自私被骗皇帝老百姓小孩无私揭骗教学分析:接龙复述课文的设计既检验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为下面分析课文做了准备,同时又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一举数得,提高了教学效率。而给课文加副标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分析人物被骗原因来归纳主题思想,避免了生硬地灌输,学生易接受、领悟。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范文2教学重点一童话的想象和夸张二童话的朗读教学难点1.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2.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二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皇帝的新装》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三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3.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4.选定角色,起立朗读。同学朗读完毕,要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四概括故事情节。(略,参见教材分析)五作阅读提要,具体要求: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3.语言要简洁。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第二课时一读读、讲讲、议议,把握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分析、说明)1.故事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2.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3.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介绍“新装”特性的那段话?4.皇帝、官吏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布料“美极了”?5.从皇帝、官吏、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6.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7.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8.根据以上的分析,同学们从这篇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让他们各抒己见。)三口头训练:将课文改为骗子作第一人称复述。(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班会时间,表演《皇帝的新装》课本剧。)四归纳童话的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手段朗读法、导读法。课堂采用导读提示、学生自读、议议讲讲、读读练练的形式;采用朗读提示,学生自读,培养有节奏、有表情朗读、讲、议的能力。教案点评:一这是1篇有趣的童话,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讲新课前要布置课外预习。要求了解大意,并查字典弄清不能读准的字音和不会解释的词语。二领会本文揭露问题的深刻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启发学生深入理解。三皇帝会光着身子游行,看起来是夸张的,其实是合理的,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讲清楚这正是童话组织情节结构的特色。四或分角色朗读,口头复述故事,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或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加强对课文的感受。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范文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整个事件的脉络。2、情感目标:深刻领悟全文的主旨,体会本文的寓意。教学重、难点分析体会人物形象,体会寓意。教学方法1、自主性学习。2、合作性学习。3、研究性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我国古代一些昏庸帝王的,流传至今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导入《皇帝的新装》。二、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跳读全文一遍,给本文加一个副标题“──记一位××的皇帝”。2、简要复述整个童话故事,理清事件的脉络。(根据提示)三、局部分析,细致品味1、看似简单的骗局为什么能得逞呢?(从施骗者、受骗者、行骗道具──新衣三个角度考虑。)2、能否想一个更好的手段来行骗呢?为什么?3、分析人物形象。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给文章结局进行续写或给文章补写一个具体情节。(培养想象力、联想力)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2、让学生讨论:应该批判谁?应该学习谁?3、本文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自由发言)4、教师归纳、总结: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范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共3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搜索更多其他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范文。
本文标题: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共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77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