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导读】这篇文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依依惜别。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相关的人物、地点的资料,读熟诗句。教学过程:一、导入背诵古诗大比拼1、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2、师说诗题,学生背诗。3、师说诗句,学生说诗题和作者。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它堪称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初读诗题。二、新授1、读懂诗题。A、出示生词卡片“孟浩然”“广陵”,谁来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B、题目共有10个字,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重读哪个词,读出自己的感受。C、介绍写作背景,带着自己各自的的感受再读诗题。(教师板书:读懂诗题)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款待了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公元730年,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之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再读读课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读明诗句。A、读通诗句。出示朗读的阶梯等次表,请学生自己对照要求自由朗读古诗,认为自己读到第三阶梯的水平了,就可停下。指名朗读,请学生相互评价。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现在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读古诗,好吗?老师读前四个字,你们接读后三个字,听明白了吗?——读好,现在换过来,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接读后三个字,听明白了吗?——读真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读整首的诗,老师只读诗题和作者,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四三节奏读整首诗,听明白了吗?——读B、理解诗意。诗读得这么好,诗句的意思能读懂吗?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书上的注释,借助注释,我们就可以读懂古诗。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结合书上的注释,把自己读懂的句子说给其他同学听;不懂的句子互相讨论。C、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教师板书:读明诗意)3、品悟诗情。A、出示课文插图,请结合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相机用ppt出示课件:(说话练习)B、引读:那离别的惆怅啊,全都凝结在那了李白那目驻神驰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无尽的不舍啊,全都凝聚在了那渐行渐远的孤帆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深厚的情谊,那样真挚的情感啊,全都托付给了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板书:品悟诗情)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教师板书:品悟诗情)同学们,离情别愁是每个人固有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离别。所以,古今中外,写离别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老师从中选出了几篇,我们一起来看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是的,孩子们,一样是送别,却因送别的时间、送别的人等各种各样的因素,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怀。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懂诗题——读明诗句——品悟诗情”这样的方法读懂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们也可以尝试着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去品读王勃的、高适的或者是其他诗人的离情别愁。四、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读诗题——读诗句——悟诗情”,预习《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第二篇】一、话别情,解诗题1.导入送别:今天我们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⑴上课前,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答案就在诗题里。师这是篆书“送”字,原来是指两个人打着伞送新娘出嫁,渐渐演变成送别的意思。字的左半边,读“chu”,是走走停停的意思。⑵这一路走,一路停啊,你想起了哪一次送别?你有什么样的感受?⑶把这个“送”字放进诗题中,把你的感受也放进诗题中,齐读诗题。2.诗的题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⑴诗题中的“之”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谢谢你的提醒。⑵诗的题目中有两个表示地点的词,分别是——黄鹤楼和广陵。黄鹤楼在哪?广陵就是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师你把题与诗联系起来了,从诗中发现了这个秘密。好!3.仔细看看这个“陵”字,这就是我们——铜陵的“陵”字。⑴那我们可要写好这个字,写这个“陵”需要注意什么?生“陵”字左小右大,右中间的撇点要小一点,最后写“折文”。⑵伸出手,咱们一起写。⑶打开作业单,把“陵”字写三遍。⑷习字展示:谁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你们觉得他写得怎么样?还有谁想展示?谁来评一评?你平时是怎么练字的?师说得好!只要我们坚持一看二写三比较,每位同学都能写出一笔好字。二、读古诗,初体会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打开课本,放出声音自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试着读出诗的节奏。学生自由练读2.朗读指导:⑴谁能字正腔圆地读一读,读准字音。⑵谁能有板有眼地读一读,读出节奏。师听出节奏了吗?⑶谁能把诗的节奏读得再夸张些?师画节奏线。节奏出来了,诗的味道就有了。⑷就像这样读,一起来试一试。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后三个字我来读。诗的题目一起读。调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3.诗的韵味有了,情感也出来了。说说看,你感觉到了什么?预设难过伤心孤独……师这是你的感觉。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三、想画面,悟诗情1.如果说文字是诗的外衣,那么情感就是诗的灵魂。板书:情读这首诗,有人读出了哀伤,有人读出了向往,有人读出了失落,有人读出了思念。这些复杂的情感都藏在诗里,可是诗中有“情”字吗?那作者把他的“情”藏在哪儿了呢?2.出示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读——⑴品读:故人西辞黄鹤楼①李白在哪儿送别孟浩然?在书上圈出“黄鹤楼”。②为什么说“西辞”呢?谁能在把“黄鹤楼”和“扬州”放在地图上?师你说说,“西辞”是怎么回事呢?生黄鹤楼在西边,扬州在东边。“西辞”就是指孟浩然面向西边辞别了黄鹤楼。师同学们,孟浩然面向西边辞别黄鹤楼,那就是在辞别黄鹤楼下的谁呀?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师名楼美景依然在,故人已到分别时。指名读——③李白称孟浩然为故人,“故人”就是老朋友。他们究竟是怎样的老朋友呢?生师这才是李白心中的“故人”,是好友,是手足,是先生,更是知音知意知心人。情到深处不忍别,离愁更苦。一起读——⑵品读:烟花三月下扬州①这难舍难分的送别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三月?在书上圈出“烟花”。师“烟花”是什么意思?师你心目中的“烟花三月”是怎样的?师繁花似锦,草木葱茏,像烟,像雾,这“烟花三月”给你一种怎样的印象?②想去看“烟花三月”吗?师黄鹤楼下,长江两岸,春天勃然怒放。樱花开遍了山林,一簇簇,一丛丛,如烟似雾,云蒸霞蔚。油菜花秀满了田野,杜鹃花染红了山坡。江边,桃红柳绿;江上,雾霭迷蒙。这是花团锦簇的三月,这是诗情画意的春天。③烟花三月美如画,你能美美地读吗?生……师真美呀!生……师听着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烟花三月。黄鹤楼下花似海。老朋友,扬州更美!女生读——扬州城里柳如烟。孟夫子,一路顺风!男生读——两位诗人一路走一路说,走进满目青翠的春天里,走进一望无边的花海中。这是诗意的送,这是浪漫的别。一起读——3.听到涛声了,看到小船了,孟浩然真的要走了。故人一别,千山万水相隔,没有手机电话,就是写封信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收到。此时的李白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望着,望着。出示第二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⑴李白站在江边,看到了什么?在书上圈一圈。生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生⑵我发现:大诗人也有出错的地方。你想想,大唐盛世,长江两岸应该是游人如织,千帆竞渡才对,怎么可能就一艘孤帆呢?板书:孤帆师千帆过尽都不见,一心只为孟浩然。原来,这个“孤”字,并不全是眼前景,更是一份依依不舍的情啊。指名读——⑶孤帆远影碧空尽。板书:尽“尽”是什么意思?什么消失了?这些景物带着谁一起消失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李白的诗歌、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试着理解诗歌。师:生字、词卡片;声像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质疑导入1你听说过李白吗?他是个什么人?你学过他的什么诗?2你愿意再学一首李白的诗吗?出示课文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课文题目。3解释课文题目,生试着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师相机点拨。4看了课文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呢?黄鹤楼在哪儿?孟浩然是谁?怎么送的呢?谁送谁呢?二、初读课文,略知大意1师配着悠扬的古筝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2你也希望像老师一样读读这首诗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读?给大家提个醒。重点指导:孟、陵的读音。4抽读,全体同学当小老师评价,适时鼓励。5把生字娃娃放回文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把诗句读通顺。6小组比赛读。要整齐、声音洪亮,读出感情。生互评。7反复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大胆形成自己的理解。8小组边读边议古诗,试着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三、深入探究,精读感悟1小组交流刚才的学习情况,准备在全班交流。(老师此时巡回指导、收集整理学生在小组中提出来的问题,拟定接下来的导学重点。)2全班交流,了解诗意。(1)结合课文题目理解故人指谁。简介孟浩然其人,并阐明他和李白是忘年交,黄鹤楼点明了送行的地点,烟花三月点明了时间。(2)反复朗读前两句。结合书上的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在黄鹤楼(李白)送别老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三月里,朋友坐船顺流而下到扬州去。(3)把后两句作为想象意境、体会感情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孤帆、唯见展开合理的想象。(好朋友的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意境。(1)指导朗读,读出节奏。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生练习朗读,并加上动作。(3)表演读。(一人扮演李白,一人扮孟浩然,表演黄鹤楼送别的情景,另一名学生配音。)(4)闭上眼睛,低吟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景象。四、指导背诵,加深感悟1听录音范读,体会古诗的情绪节奏。2分小组读,分别选出一名同学在全班赛读,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3练习背诵。4拓展练习,学习课后古诗《黄鹤楼》。黄鹤楼风景优美,自古就被许多文人墨客所喜欢。他们常在这里观赏胜景,写诗交友,所以留下了不少诗文。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另外一首很美的诗。展示崔颢的《黄鹤楼》。5生读,简略理解诗意。试背。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但学会了一首古诗,还结交了几个生字朋友,愿意把它们记住吗?2分析形体,分类识记。本课生字左右结构的最多,找出来比一比。浩、唯、陵是左窄右宽的字;帆、故、鹤左右相当;影是左宽右窄的字。3把这些字美美地写在田字格里。4展示评价写得美的字。六、教师总结附:板书设计2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辞〖黄鹤楼孤帆尽〖长江流朋友情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第四篇】一、导入1、师:听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好饮酒。酒后绝妙的诗词随口成诵,人们盛赞他“斗酒诗百篇”,称他为“诗
本文标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78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