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自然科学教案样例【导读】这篇文档“自然科学教案样例”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自然科学《水》教案【第一篇】活动设计思路:《纲要》中提出,关于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接触体验、表达感受和交流过程中知道探索的乐趣。水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了,它无处不在甚至不可或缺,小朋友对水更是喜爱,又恰好遇上这炎炎夏日,于是用孩子最熟悉又喜欢的“水”设计了这个活动。利用感官教学、直观教学、实践体验、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孩子系统地认识了水。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水、了解水,知道水的重要性。2、让幼儿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和求知欲。活动准备:多媒体、海绵若干、水桶、透明器皿、冰块、桌子、金属(小钥匙)、小花洒、木块活动难点:孩子们对雨水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对此教师除了有简明的叙述讲解以外,还会利用道具进行简单的演示,形象地解释雨水形成的循环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轻松愉快地入场坐好。(音乐)2、(播放雷电声→雨声)利用多媒体等道具营造夏天雷电雨时的氛围,通过声音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受。3、教师提问: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会想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打雷闪电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二)基础部分1、教师提问:你听过的雨声是怎样的呢?(霹雳啪啦、滴答滴答……)你们知道,雨水是怎么来的吗?想知道吗?2、水的形成——观察图片(雨水形成循环图)教师用语:请小朋友们一起安静地、认真地观察这幅图,答案就在里面。教师提问: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教师给小朋友自主观察与思考的时间,鼓励小朋友动脑筋、积极发言)。教师解说:雨水是这样形成的—太阳热烈的照射,地上的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飘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气变成了很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我们看见的云朵,当云朵里的小水滴越积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从天空中掉落下来,这就是我们看见的雨啦!你们看,就像这样……(1)解说:把海绵当做云朵,当云朵里的水分不多时,还很轻(让幼儿感受海绵的重量)太阳照射下的空气中充满水分;(2)给海绵注入水分,解说:当云朵中的水分聚集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太重,于是从天上落下来,这就是雨了。小朋友,明白了吗?(3)请个别小朋友体验。3、水的形态——冰(1)教师用语:小朋友,水除了有液体、气体的形态,还有其它形态,是什么呢?(摇动装有冰块的盒子,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与思考,引导幼儿说出“冰”)(2)请小朋友摸一摸冰块,说出感觉。(冷冷的)(3)教师用语:水一经冷冻,就变成“冰”的状态了。(4)提出问题:冰又怎么变成水的呢?(准备水的三态,让孩子观察与思考)4、水的作用教师引导:水这么奇妙,它有什么用呢?(喝、清洁、游戏等等)与幼儿谈话,适当利用语言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水可以……;可以用水……。让幼儿自主思考,作出经验谈,知道水的用处很多,我们都需要水。教师提问:小朋友,如果没有了水会怎样呢?引导幼儿说出没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非常重要。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不浪费水,可以怎么做呢?(水龙头关紧、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或者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等)(三)结束部分1、水的游戏操作游戏准备:准备三个透明水罐、水、海绵、乒乓球三个游戏玩法:把小朋友平均分成三组,在规定的时间内(音乐控制)让每组幼儿轮流以接力的方式,用海绵吸水灌进透明水罐里,看哪组收集的水最多,乒乓球浮起最高为胜。(教师示范一次)2、小结与提问水的用处可真多,水除了可以喝,可以用来清洁,还可以玩游戏呢!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小朋友,请看清楚——演示:把金属钥匙和木头放进装有水的透明罐中,三种物体形成对比(浮、沉)。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探索:为什么乒乓球和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钥匙却沉下去了呢?还有什么是能浮在水上的呢?请小朋友回家后,自己去寻找一个完整的答案,回来告诉老师。《人琴俱亡》教案模板【第二篇】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一、课堂学习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3、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二、课外拓展:结合材料探究魏晋风度材料一:《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郎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材料二:《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明确:《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16篇,结合其余18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1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二、课后学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乙)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1、给下列字注音猷()笃()恸()舆()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王子猷、子敬俱病笃()()子敬素好琴()何以都不闻消息()()此乃英雄也()3、用现代汉语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要力求译准。(1)语时了不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便索舆来奔丧。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便径入坐灵床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曹植有一首《七步诗》,和(甲)文都是写的,请你把它工整地写在下面。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乙)文中的魏武就是曹操。文中的他是怎样的形象?自然科学教案【第三篇】自然科学教案活动名称:科学工作—天气记录教具构成:教育目的: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2、对探索气象变化的奥秘感兴趣。活动准备:1、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天气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的资料,丰富幼儿相关经验。2、纸、笔、展板。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喜欢的天气。三、数学工作内容—天气记录1、介绍教具,并取来放在工作毯上。2、谈话:《如何知道天气变化》师:明天会不会下雨?怎样才知道天气会不会变化呢?除了天气预报会告诉我们天气变化,还有谁会告诉我们?师:小动物知道天气在变化了,会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3、了解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之间的变化。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同时听老师讲故事。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知道要下雨啦。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小结:燕子姐姐低低飞,青蛙哥哥呱呱叫,小鱼游到水面来,蚂蚁弟弟搬家忙,大雨马上要来啦!4、讨论: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它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1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的认识。每组选一名幼儿在集体中介绍本组讨论的内容。5、用展板介绍动物预报天气的情况。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知道的能预报天气的动物及它们预报天气的方法。根据展板内容有条理地讲述小组讨论的结果。6、整理教具并归位。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名称:科学内容---画世界地图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教育目的:1、提高孩子对地球的兴趣,了解洲和洋。2、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活动准备:1、世界地图嵌板2、彩色铅笔、白色卡纸3、七大洲、四大洋的标签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生活的地球三、工作内容---画世界地图1、将世界地图拼图端放到孩子面前。2、介绍工作:画地图。3、借助地图嵌板框在白色卡纸上画两个圆。4、从世界地图里选择一块亚洲的生产工艺图,将其放在左边的圆圈里(亚洲拼图在圆圈里位置应与其在地图里的位置对应),并画出轮廓。5、请孩子用同样的方法画其他的洲。6、请孩子在自制的地图上,贴上对应的标签。7、用彩色铅笔给洲涂颜色,与拼图上洲的颜色相同。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名称:科学内容:世界地图拼图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活动目标:1、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2、提高孩子对地球的兴趣。活动准备:1、世界地图嵌板。2、彩色地球仪。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二、在线上活动:。三、数学工作内容—世界地图拼图1、出示彩色地球仪和世界地图。2、教师拿起彩色地球仪说:“这个代表地球,当我们拥有了这个小小的地球模型,我们就可以更容易地看清楚地球的样子。然后把地球仪放在一边。3、指着世界地图嵌板说:有时看平面的地球图会更方便一些。这是地球的平面图,分成两部分,左边是代表地球的西半球,右边是代表东半球。4、从拼图上拿出亚洲部分,将其放在地球仪上的亚洲的位置比较。5、这是平面的亚洲,它与地球仪上的亚洲是一样的。6、将亚洲布放回地图中。7、提问:请在拼图里找出南美洲,并与地球以上的南美洲配对。8、请孩子一次从拼图里拿出其他大洲图片,与地球仪上的大洲进行配对。9、在地球仪上,南极洲是一个整体,但在拼图中,南极洲被分为两个部分。那么南极洲到底是一个大陆还是两个大陆呢?10、让我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大洲?大洲是一块还是两块?11、大洲是有一块土地组成的,那么南极洲是一块还是两块呢?12、南极洲是一块。13、那为什么在拼图上南极洲是两块呢?14、师:当人们将地球仪划分两个半球做成平面图时,为了顾全各个大洲的完整,因此从海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上划分,但到了地球的底部南极洲的时候,不得不把南极洲分成了两部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南极洲,真正的南极洲是一块完整的陆地。所以最好通过地球仪来观察南极洲。除了南极洲在拼图上页被分成了两部分,那么你们说亚洲是一块还是两块大陆呢?同理解释其他洲。15、请个别幼儿来操作。16、将教具收起来放到教具柜中。活动名称:科学内容:认识星座教具构成:星座卡片活动目标:1、学习认识各种星座的形状和名称。2、培养幼儿对星空的兴趣。活动准备:1、圆形黑色垫布一块,白色图钉,托盘一个。2、课前了解关于星座的传说及故事。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二、在线上活动:谈话属相。三、数学工作内容—认识星座1、介绍教具,将教具轻轻的搬到工作毯上。2、请一个孩子说出自己的生日,教师告诉他:“尧尧,你的星座是白羊座,是由很多星星组成一只羊的形状。3、把黑色垫布铺于工作毯中央,取白羊星座的图片放在垫布左边,将放有白色图钉的小盘放在垫布右边。4、请尧尧从小盘中取出图钉
本文标题:自然科学教案样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80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