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说明文教案样例【导读】这篇文档“说明文教案样例”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说明文复习教案【第一篇】说明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2、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常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说明文阅读的一般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时间:2011-1-4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说明文。好,先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出示教学目标: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2、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常用方法三、回顾说明文的文体知识1、说明文一种客观说明事物的文体,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是一种客观说明事物的文体,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可以分成哪两种呢?用学过的课文举个例子)2、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第二单元都是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说明的都是一个具体的事物;第三单元都是事理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生物入侵者》等说明的是一个事理)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举个例子3、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多用于事物说明文,比如《中国石拱桥》先介绍最早出现的旅人桥再介绍赵州桥,再介绍卢沟桥,最后介绍桥的当代发展;什么样的说明文要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的时候《故宫博物院》;一般来说,事理说明文要用逻辑顺序)4、常见的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引资料等。5、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明、周密6、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四、题型及对策过渡语:说了这么多问题知识,大家在做说明文阅读理解的时候还是感到茫然,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些说明文阅读理解的题型和对策,咱们今天先来看其中的三种题型:1、考查说明对象:(一般它会问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这样的题答案在哪儿呢?谁知道?)答题技法:首先,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题目不是说明对象的,看首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例:《大自然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以及它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这是一种题型,还有一种题型就是考察说明方法的作用,这种题一般会怎么问?划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或者是,这段文字除了运用什么什么的说明方法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题盖怎么回答呢?大家心里一定要有数,二次月考之前咱们也复习过,今天咱们再来熟悉一下。)①、举例子:通过举„„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④、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⑤、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2、语言准确性:第三类题型就是考察语言的准确性。这类题一般会这么问:类型1、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加点字词能否删去,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类型2: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五、巩固练习(好了这节课就先复习三种题型及解答的方法下面我们来作两篇阅读理解,看看谁掌握的好。)《饺子》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2分)2.文中还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2分)3.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3分)4.第③段中加点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2分)5.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2分)(二)手机确定你的位置6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7.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3分)8.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9.选文第⑥一⑧段介绍了哪几种手机定位技术?(3分)10选文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至少”为什么不能去掉?(3分)讲题(一)答案:1.饺子时间顺序2.混沌、粉角、扁食、煮饽饽(饼饵、角子)3列数字饺子流传时间长,地域广,且在唐代就有饺子和混沌两个品种。4.不可以。“至少”一词说明饺子最晚在唐代就有了,去掉显得太绝对,表达不准确(不严密)。5.意寓团圆个;意寓新旧交替(辞旧迎新)。(二)6.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如何用手机来定位)7.逻辑顺序8.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无线定位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举例子1分,结合句子内容2分)9.计算时间差定位、根据信号场强定位、测量入射角度定位。(各1分,不答“计算”“根据”“测量”等类似词语扣1分)说明文阅读教案【第二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阅读指导和练习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判断说明方法2、能正确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3、指导总结解题思路课型:练习课二、教学过程:由说明文单元教学和佛山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型导入新课。(一)填空: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5种:、、。不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引用、下定义、摹状貌、画图表等。(二)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注意画出作为判断依据的词语)2、西藏年平均日照在1500—3250小时。()3、其中很多都是名贵珍稀种类,如冬虫夏草、贝母、雪灵芝、天麻等。()4、刘翔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红色魔鞋”,是目前为止其赞助公司生产的最轻的一双钉鞋,比巨星迈克尔〃约翰逊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冠时所穿的116克的金缕鞋还要轻。()()5、李时珍的学术见解是高超的,他的分类方法符合现代的科学原则。《本草纲目》于1596年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一个多世纪。()()6、荆楚民歌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反映农业生产的,在荆州各县市,农民种田必唱山歌,自古以来,相沿成习,如薅草歌、打麦歌、车水歌、载秧歌、扯草歌等等。有反映爱情生活的,如石首市广泛流传着这么一首《婚姻自由歌》“如今婚姻自当家,不用你媒婆子两头夸。姐看郎好姐就嫁,郎看姐好就娶她。相好的情人成了家,妇女们不再受欺压。”还有把生产劳动与男女爱情结合起来的,如江陵传统的民歌《火烧把》“郎在高山薅粟苗,姐在家中把火烧,磨子推,箩筛摇,冷水调,猪油包,锅里焰,灶里烧,脚踏门槛手叉腰,口里喊,手又招,喊我的情哥回来吃火烧,看我的火烧泡不泡。”也有劳动之余打趣逗乐的,如公安民歌《栽秧歌》“泡种下秧一百一,手拿黄秧七十七,谷儿怀胎还要水,姐儿怀胎还要郎。”(内江卷)()()(三)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7、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中,70%一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8、余震依发生时间顺序,在次数和强度上都逐渐减弱。科学家称,主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余震数量大约是第一天的一半,而到第10天,余震数量则是第一天的1/10。()()9、鸟巢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10、内层和外层都安装有充气的枕头,梦幻般的蓝色来自外面那个气枕的第一层薄膜,因为弯曲的表面反射阳光,使整个建筑的表面看起来像是阳光下晶莹的水滴。()黄冈试卷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节选),完成后面题目。(4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11.文段中举出“古老的藤萝”的例子有何作用?(2分)窦光宇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12.第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四)总结:表述说明方法作用的模式1、2、3、4、5、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卷其余的四题练习2008.11.32说明文公开课教案【第三篇】胶州市语文公开课课题:中考阅读题专项训练课型:复习课学段:九年级学科:语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批阅试卷2、找准错因能力目标:1、探究题型2、积累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中考阅读题的信心和能力[重点与难点]1、重点:1、找准错因2、探究题型2、难点:积累技巧[教学内容分析]中考总复习需要经历3轮:第一轮复习跑课本,抓基础知识;第二轮复习进行专项训练:语言的实际运用、名著阅读、古文的课内外阅读、现代文课外阅读和作文阅读,其中现代文课外阅读和作文阅读既是复习重点又是复习难点。[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刚刚接触第二轮专项训练,特别是现代文课外阅读在中考中的失分率很高,因此加强考生的阅读语感的培养和答题技能的训练,以及增强考生答阅读题的信心尤为重要。[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教学合作讨论探究式教学[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考阅读题分两道大题,共计35分,根据青岛市2005年、2006年两套中考试题的出题规律,结合青岛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信息,中考第一道阅读题是说明文阅读,第二道阅读题是散文阅读。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青岛市2005年、2006年两套中考试题的说明文阅读,共同探讨中考说明文阅读的技巧。二、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方向:1、批阅试卷2、找准错因3、探究题型4、积累技巧三、学生讨论回答说明文考查的要点,教师顺势送给学生第1张知识卡片(多媒体课件展示):说明文阅读能力考查要点: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2、准确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3、分析、识别文章的说明方法,并弄清其在文中的作用。4、了解和识别各种说明顺序。5、理清说明文的结构:6、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关键语句。7、具体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正确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准确地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进行评析。四、分析2006年青岛市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绿色塑料》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3分)(多媒体课件展示题干)说明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绿色塑料的特点及种类。(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批阅自己的答案,并寻找错因、探究题型、总结技巧,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交流讨论所思所获,然后全班共同交流,资源共享。教师引导点拨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本道题的答题小窍门:说明文内容的概括一般包括(说明对象)和(它的特征)。教师顺势送给学
本文标题:说明文教案样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87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