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生态文明论文通用5篇
关于生态文明论文通用5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关于生态文明论文通用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生态文明论文【第一篇】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和发展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两山”理念是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化扩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时指出,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两山”理念的内涵在“两山”理念中,“绿水青山”喻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质生态系统;“金山银山”则喻指经济发展及其基础上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角度来理解,绿水青山至少有三层内涵:绿水青山具有经济和生态价值,可以用金山银山衡量;绿水青山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是金山银山不能取代的,一旦破坏,花费金山银山也换不回来;绿水青山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绿水青山所提供的生态产品等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巩固金山银山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角度理解,金山银山也至少有三层内涵:狭义上是指绿水青山基础上的物质财富和物质条件;广义上是指一切社会生活条件的物质基础(包含绿水青山);随着时间推移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金山银山对绿水青山的依赖会更加凸显。“两座山”间的辩证关系“两座山”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非对立,而是共存的,拥有金山银山的同时也可以拥有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对金山银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前提,金山银山必须建立在绿水青山的坚实基础之上,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创造提供条件和可能,即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其次,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条件,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守护金山银山,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第三,改善绿水青山才能发展金山银山,即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金山银山会反作用于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绿水青山的实际意义会大大削弱,守着绿水青山过穷苦日子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投入,绿水青山往往也无法形成,如植树造林绿化沙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有了金山银山的经济和生态投入,可以反哺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也凸显了绿水青山的根本地位,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依托,决定了金山银山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绿水青山不仅作用于人类生存发展中对金山银山的物质追求,还作用于人类实现物质追求后的精神追求,如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等。对“两座山”的关系认知,在实践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从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发展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着手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一阶段,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从整体和长远来看,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第二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发展方式,二者之间表现为共存共生相互兼顾。第三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人与自然社会相得益彰和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二者之间表现为协同推进融通一体。从整体来看,这一阶段突破了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对立的僵化思维,使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两个核心因素有机统一协同推进。“两山”理念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体现了二者的统一兼顾共存共生,“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体现了绿水青山的优先地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二者之间转化的机制和成效。践行“两山”理念,就是要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保护中发展经济,推进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这三个阶段的升级过程体现出“两山”理念的内在逻辑。首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的关键在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过程和成效。如果转化得好,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果转化得不好,则可能只有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或者既丢了绿水青山,又没有金山银山,或者虽有了金山银山,但因丢了绿水青山,长远来看金山银山也守不住。其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过程需要系统安排,统筹考虑思路理论制度政策技术等方面。第三,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成效取决于二者之间的互动程度和促进方式。要取得高成效,在转化中就要善于选择,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两山”理念对推进绿色发展的历史作用“两山”理念为各类市场主体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推动了各类市场主体从经济利益优先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绿色责任并重,再到环境保护绿色责任成为内生变量的发展,促成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机制。概括来说,“两山”理念为众多市场主体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破解了资源短缺生态保护和追求经济效益的“两难”悖论;催化形成了绿色发展探索的内生动力,激发了各类组织绿色发展探索的活跃因子;推动了一系列专门指导绿色发展的政策出台,从而形成了绿色发展的基本架构。“两山”理念推动我国绿色发展产生了系统化持续化丰富化的巨大转变,具体可以概括为八大转变,即从短期绿色到长期绿色从事后绿色到全程绿色从点绿色到面绿色从浅层绿色到深层绿色从被动绿色到主动绿色从简单绿色到复杂绿色从低要求绿色到高标准绿色从独立绿色到联合绿色。这八大转变主要体现为时间空间和发展三个维度。可见,“两山”理念的提出和深入实践,标志着我国迈进了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可以预见,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全社会一以贯之地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未来中国一定会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格局。生态文明论文【第二篇】题目:生态生存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思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研究中,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并把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前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现实前提,但决不可忽视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的重要性。理念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理念实际就是一定世界观的观念。理念来源于实践,但理念作为实践的目的、意图或理想,却能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的实践方式。究竟何种世界观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理念;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人”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是生态生存理念。只有树立生态生存理念,转变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一、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生态学(ecology)的“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或我们的环境,生态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在我国古代,生态还有美好、和谐、健康之意。如《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息妫)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生态实际是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和谐相处、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生存状态。人是生物中的高级动物,生态生存就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人的存在状态仅仅理解为社会存在。这是值得商榷的。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存在状态可以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视角来区分。根据共时性可以区分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种状态。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01这能否说马克思并不承认人的自然存在与精神存在?这无疑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所谓一切社会关系,概括起来,无非包括两种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物质关系是精神关系的基础,而物质关系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在这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指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社会生活过程,这是指称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精神生活,即人的精神存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认为,人类不仅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状态的精神世界,还存在一个精神活动产物的客观精神世界。他说:“一开始就声明我是一个实在论者,有点象一个朴素的实在论者,我提出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形态世界,而且这两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在我将要更充分地说明的意义上我相信存在一个第三世界”[2].波普尔虽然是从共时性视角对客观知识世界的区分,但这种客观知识世界实际也是人的存在的世界状态。可见,这种从共时性的视角来区分,并非马克思独到之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实质,是历史性的理解。马克思在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以后,对人的存在状态第一次进行历史性的规定。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生存必然要经历三种状态:一是最初由原始社会“自然发生的”生态生存状态;二是人受人与物的支配非生态生存状态;三是扬弃了人对人、物对人的支配的生态存在状态。包括资本主义在内以前的阶级社会,无论是人对人的依赖或人对物的依赖,都是一种被异化的非生态存在状态。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人从自然的统治、人对人的统治、物对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和谐相处,人类才进入了一种真正的生态生存状态。可见,马克思对人类的生态生存状态规定具有更广的意义,它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物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他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存在不能仅仅就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的根本存在状态是一种生态生存状态。为了人的社会需要,而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物与他人(包括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为代价,那就必然出现非生态生存状态。如果说,自然发生的原始社会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肯定,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只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之否定。因此,生态生存既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起点,也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理想目标。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解体以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批判与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成果。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要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要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充满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人分离的自然。第二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自然分离的精神。第三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要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1]341-342黑格尔把人变成绝对精神,这是唯心的。在黑格尔体系解体以后,青年黑格尔派各执一个片面,要么从自我意识出发,如鲍威尔、施蒂纳;要么从实体出发,如施特劳斯,这也是错误的。“费尔巴哈消解了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使之变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1]342.费尔巴哈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相对神化的宗教人而言的,把人从天上降到了地上,人变成一个有血有肉可以感觉、经验的自然人。但是,人的存在不只是自然人,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关系。这就是说,现实的人既不是脱离自然的“理性人”,也不是脱离理性精神的所谓“自然人”.现实的人,是以自然人的生存状态为基础的存在与思维、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的和谐统一。既然自然人是现实的人的基础
本文标题:关于生态文明论文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11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