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 【推选】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范例5篇
【推选】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范例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推选】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范例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学习下载。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1活动目标1、幼儿能用正确的执笔姿势画出螃蟹的主要特征;2、幼儿初步掌握中锋、侧锋的运笔法,并尝试表现出浓、淡墨变化;3、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活动准备1、范画:螃蟹。2、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盘、笔洗、垫纸、吸水巾。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谜底:螃蟹二、展开1、出示范画,引发幼儿作画兴趣。(1)提问:“这是什么?”(2)引导幼儿观察“螃蟹”,说出螃蟹的主要特征;(3)教师用正确的词汇小结螃蟹特征。(4)提问:“这叫什么画?”引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2、教师示范螃蟹的画法(1)教师演示身体的画法——淡墨侧锋画身体;提问:“老师是如何用笔的?”引导幼儿观察侧锋的运笔法。(2)教师演示螃蟹“螯”的画法——浓墨中锋画螯;--画螯时和画身体用笔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中锋的运笔法。--画身体的墨色和画螯的墨色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对比后,感受浓、淡墨的变化美。(3)请幼儿画出螃蟹的腿和眼睛,教师重点点评执笔。(4)教师小结螃蟹的基本画法。(5)启发幼儿说出可以添画的景物。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1)教师注意指导幼儿执笔及运笔方式;(2)启发幼儿添画相关事物;(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衣物的清洁,养成良好作画习惯。4、幼儿相互欣赏作品(1)请画好的幼儿将画贴在板面上,相互欣赏;(2)请个别幼儿说说小螃蟹(作品中)在做什么?教师点评;(3)教师粘贴“快乐的小螃蟹”字样,构成一幅完整的展览板,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2科学意图: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和观测,了解观测风向的仪器风向标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风向标观测风向的方法。材料准备:吸管、卡纸、顶端为珠子的大头针、+塑料珠子、带橡皮擦的铅笔。制作方法:(1)将吸管两头分别剪开一条缝隙。(2)用卡纸分别剪一个小三角形和一个大三角梯形做风向标的箭头(小三角)和箭尾(大三角梯形),并把它们插在吸管两头。(3)将大头针插入吸管中间,并穿过一颗珠子,插在铅笔的橡皮擦上。(4)把铅笔固定在一个位置,标明东、西、南、北,风向标即制作完成。实验操作:把风向标放在户外高处,根据箭头指的方向来判断风向。指导建议:●引导幼儿注意观察风向与风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的关系,了解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提醒幼儿,吸管和上下塑料珠之间不要挨得太紧,以吸管能自由转动为宜。拓展与替代:◆可用小旗、布条、纸条等来制作简易风向标。◆有风的时候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如树枝)的摆动,以此来判断风向。科学小知识:风是有方向的,风吹来的方向即为风向。风向标是一个不对称形状的物体,重心点固定于垂直轴上。当风吹过,对空气流动产生较大阻力的一端(箭尾)便会顺风转动,使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科学反思:喜欢受人赞赏、想象和动手制作,是幼儿共有的特点,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制作及使用工具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赏识每个幼儿,赏识是促使幼儿放飞理想的催化剂。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3活动由来: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我们想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让幼儿感受在集体中与老师、阿姨、朋友一起生活、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感。活动目标:1、创造性的认知发展目标:学习儿歌,初步体会儿歌朗诵的语感,培养其对儿歌的兴趣。2、创造性的情感发展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上幼儿园的快乐情感。3、创造性的人格发展目标:在幼儿园幼儿通过悦纳自己,悦纳他人,礼貌待人,提高适应性。4、身体与动作发展目标:能用身体模仿事物,提高身体的语言能力。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布偶小兔和兔妈妈、小兔头饰若干2、知识经验准备:观察幼儿对木偶的兴趣浓厚与否。3、空间与环境准备:在教室里布置一个用积木搭成的幼儿园大门活动过程:1、引题:(1)出示木偶小兔和兔妈妈提问:“这是谁?”(引导幼儿向小兔和兔妈妈问好)(2)老师边表演边讲述:早上,兔妈妈要上班去了,它问小兔:“妈妈要上班,小兔上哪儿?”小兔说:“妈妈去上班,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妈妈把小兔送到幼儿园,小兔向妈妈挥挥手说:“妈妈再见。”妈妈说:“小兔再见。”小兔就高高兴兴来到班上,看见老师说:“老师早!”小兔有礼貌,老师真喜欢它。2、理解和熟悉儿歌的词句。提问:小兔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小兔到幼儿园来干什么?今天谁像小兔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引导幼儿说给小兔听“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3、欣赏儿歌。(1)你们很喜欢小兔对吧,那看看小兔是怎样上幼儿园的。教师出示小兔木偶边表演边朗诵。(2)再次演示时。鼓励幼儿跟着朗诵。4、请幼儿做小兔,进行情境表演。(1)幼儿扮演小兔,和老师一起念儿歌。(2)请个别幼儿念一念,演一演。5、跟小兔和兔妈妈道别。小兔说:“今天我和妈妈到小班来做客,很高兴认识这么多的小朋友,现在我们要回家了,下次再来和你们玩游戏吧,再见!”(引导幼儿跟小兔和兔妈妈说再见)活动延伸1、开展歌曲活动《我上幼儿园》,进一步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2、家庭中渗透。请爸爸妈妈在家里和幼儿一起玩“上幼儿园”的游戏。3、生活中渗透。幼儿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4设计背景使他们对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赏,从而激发表现美、创作美的兴趣。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设计了这一环节,为后面的创作活动作了成功的铺垫。活动目标就是教育和训练幼儿“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础,感受是表现的前提,幼儿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对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感知。重点、难点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及爱整洁的习惯。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劳动本身就是美。活动准备工具类:剪刀、铅笔、水彩笔、胶水、固体胶、胶带、别针。材料类:白纸、彩纸、亮纸、旧挂历纸、旧报纸、硬纸板、皱纹纸、旧纱巾、丝巾、围巾;各种颜色的线等。活动过程这是所提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请看下面的几段对话:师:你认为蝴蝶漂亮吗?幼:漂亮师:哪儿漂亮?幼:我认为翅膀是最漂亮的我认为是蝴蝶身上的花纹......师: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谁?幼:我想扮成花儿师:那你准备怎样做?幼:......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你想干什么?幼:我想跳舞我想散步……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耐心地倾听,并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意愿。《纲要》中要求“教师的态度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可亲、可爱、可信任、可依赖便是心理环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给孩子舒适、欢心和自由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展开想象,放飞思维。《花儿与蝴蝶》中,师生融洽,气氛和谐,教师精心营造的“美”的氛围,让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快乐学习,学习的快乐。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5设计意图:垃圾分类在我们这个时代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们的步行街,也有了垃圾分类筒。如果幼儿也能学习并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在实际生活当中,去进行操作和运用。因此,我们从小班幼儿抓起,逐步学会并掌握垃圾分类的本领。但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认识能力有限,因此让他们从最基本的纸垃圾和塑料垃圾分起,而后逐步提高,养成把垃圾分类放置的习惯。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作客的过程中将垃圾按纸制品和塑料制品分别放置。2、让幼儿感受洁美家庭的良好氛围,培养幼儿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幼儿已有纸与塑料的初步概念创设猫妈妈家的情境,垃圾筒,食品,等。活动流程:1、情境导入、明确要求;2、操作练习、检查评价;3、巩固练习、集体纠正;4、及时教育、体验乐趣。活动过程一、以猫妈妈请小朋友去做客的情境导入二、引导幼儿在作客的过程中将垃圾按纸制品和塑料制品分别放置。1、认识猫妈妈家的垃圾筒.2、猫妈妈招待小朋友,老师提出放垃圾的要求。幼儿品尝食物,第一次尝试收拾垃圾。鼓励幼儿大胆讲讲自己的食品是何包装。三、巩固练习分类放垃圾的技能。1、创设以帮猫妈妈收拾院子的情境,让幼儿进行第二次垃圾分类。2、幼儿分类,老师指导。3、检查对错。四、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1、教师引导幼儿掌握垃圾分类的技能。师:猫妈妈家的垃圾这样一分,就把一些还可以利用的垃圾分出来了,真方便,我们小朋友家里也可以和猫妈妈家一样,把垃圾分一分。2、幼儿舞蹈庆祝劳动成果。结束。
本文标题:【推选】幼儿园幼儿教学方案设计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285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