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3年6四好农村路建设综述工作总结优秀事迹
12023年6四好农村路建设综述工作总结优秀事迹如今,人们越来越惊喜地发现,无论是春天去县新和村赏浪漫樱花,夏天赴县月亮湾觅一片清凉,还是秋天走进市乡寻找落羽杉的“醉美秋色”,冬天登县乡拍摄绝美的雾凇冰挂奇观,一条条既平坦宽敞又颜值颇高的道路,为旅途增添了无限的幸福感。一路通、百业兴。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可以说,纵横交错的通村通组路,激活了乡村生态旅游,引领了农业产业蜕变,也让农民过上了红火的好日子。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39万公里(其中水泥〔沥青〕路占比98%),全市建制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全域旅游节点通达道路基本拓宽到4.5米及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98%以上,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约85%以上,AAA级及以上景区通达双车道及以上标准公路。全市所有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初步形成了以县城(市区)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干支相连、覆盖乡村的农村客运网络。目前,我市创成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全国“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县、市相继创成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县创成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我市入选全国最美农(乡)村路2条,全省最美农村路22条,省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7条,建设美丽公路约500公里……高规格推动道路建设“要致富,先修路。”众所周知,农村公路,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动脉,承载着农民走向致富的希望。近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聚力加快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优化农村路网。为此,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同规格的领导组,上下联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县两级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农村公路扩面延伸(提质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农村公路路长制工程实施方案》《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农村运输通达工程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为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2018年,县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2019年,全市全面建立农村公路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完成乡村道路专管员招募培训上岗,建立健全了“县为主体,行业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工作机制,进一步3落实了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发展的责任。市县两级政府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及时督促调度,加强考核激励。在高规格推动下,一个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不断从设想,到规划,到开工,到加速建设,农村路网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变化。“十三五”以来,我市累计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扩面延伸工程、提质改造工程共6496公里,其中,拓宽改造通乡镇二级路60公里、通村(或旅游景点、企业)三级路(双车道公路)300公里、加宽通村公路812公里、修通自然村水泥路5324公里,全市109个脱贫村内的273个自然村优先修通了水泥路,农村公路网技术等级大幅提升。同期,加固改造桥梁110座、实施生防工程2600公里,安全通行能力明显提升。美丽公路带来美丽经济一条浓缩南山水精华、曲折蜿蜒的“南川藏线”,如今成了假期里全国游客都钟爱的旅游目的地。该线路也被定位为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号工程”、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战略新高地的标高工程、全国自驾旅游度假区的样板工程,打造我市交旅融合发展“交通强国”试点的宣城品牌,获评省十条自驾精品线路、2019年“十一”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等称号。4“这不仅是高颜值的‘网红路’,更是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幸福路’。”“南川藏线”公路段的村民介绍,县乡目前共有170余家农家乐,带动茶叶、蜂蜜等农特产品销售,年旅游产值超过2亿元。“这条路,直接带动我们村产业、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坐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南川藏线”板桥公路段村民兴奋地说,原先这个藏在深山人不识的村庄,如今民宿数量已达54家、床位数达1000余张,依靠旅游年收入突破800万元,带动就业200多人。整个“南川藏线”全线平均每年为沿线群众增收53亿元。一条美丽公路带活一片特色产业,在我市并非“南川藏线”一条美丽公路。无数农村公路带动了全域旅游,激活了农村电商,促进了“三变改革”:区乡九保村、镇四和村、周王镇井边村、狸桥镇金凤村等曾经的贫困村,借助创建“四好农村路”机遇发展大棚种植、乡村旅游、休闲采摘等产业,如今实现了稳定脱贫;县通湖路为县跑马岗到南漪湖福寿岛的一条县道公路,全长17.8公里,全线将绿茶、小马灯等地方文化融入公路沿线风景。“来这条路自驾游,不仅是赏湖光山色,更是赏民俗品文化。”游客们有感而发;县乡盛产山核桃,曾经面临着守着“金果”卖不出去的窘境。自从全长31公里的“公路”打通后,山核桃沿着蜿蜒的公路卖向全5国,山核桃产业发展也越来越旺。筑一条路,暖一方人。近年来,我市从旅游、特色产业等发展需要出发,开展品质提升工程、路域环境整治工程,做大做实“农村公路+”文章,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将南红色文化、徽文化和山水人文充分植入到公路上,凸显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公路文化品位。县以“红色故里、宣纸之乡、人文名城、山水福地”为主题建设了近200公里美丽公路,将县红色革命文化、白色宣纸文化、绿色生态文化雕缀在公路上;市全面推动“竹乡画廊旅游100”风景道建设,打造了一批展现地方文化古迹、乡土风情的驿站小品,竹路融合,相得益彰;县“浙天路”、市“南唐古拉”实施提质升级改造,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和停车休闲服务设施,这两条路均已成为沪苏浙等地区游客自驾、骑行、徒步、探险的热门旅游公路。此外,我市还全面实施了通景区“最后一公里”工程,所有AAA级及以上景区道路全部满足旅游大巴便捷会车条件,完善了区域“慢游”体系。在公路交通条件极大改善的基础上,我市相继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摄影之乡、中国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创新机制“建好”更“管好”6三分建设、七分管养。“四好农村路”既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我市聚焦解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短板问题,按照国家、省里要求推动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要求每个乡镇(街道办)落实了1-2名农村公路管理专职岗位,加强乡村公路管理力量。县级财政每年按照不低于“县道每公里10000元、乡道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公里3000元”的标准,足额安排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经费。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和人员经费纳入财政全额拨款。每年按照农村公路里程比例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参照建设项目实行“七公开”、招投标、监理监督等制度,日常养护因地制宜灵活采取专业养护企业承包或沿线群众个人承包等方式,每个乡镇还招聘了名额不等的乡村道路专管员加强日常养护和路况巡查。每年根据气候特点,汛前、秋季开展边沟、路肩突击养护,节前、汛后开展路面病害集中处治,确保路况水平始终良好。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营,每年还为群众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脱贫户依靠就业岗位,实现了稳定脱贫。交通兴,万业兴。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因“四好农村路”建设而改善,紧随而来的是农村电商、物流业的大繁荣。目前,我市现有年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738家,年网络销售额超100万元的农村电商品牌59个。我市先后创成省级示范镇18个、示范村60个,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1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家,、、县三县市先后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畅通“四好农村路”,群众出行选择更加多样,乡村环境同步提升。我市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为,着力强化城乡客运公交均等化水平,让村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十三五”期间,县、、旌德相继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区完成7个乡镇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市、县编制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全市新增城乡公交线路62条,新增城乡公交车辆267辆,新增53个建制村通客车,城乡客运车辆公交化运营比率上升28.33个百分点,全市718个建制村、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9.7%。、县、、旌德分别于2011年、2015年、2018年、2019年先后完成了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于2021年创成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实现了全部乡镇通公交的目标,构建了辖区城市、城乡、镇村三级公交网络,基本实现了相互衔接、资源共享的城乡公交发展模式。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展望未来,我市将大力推进南交旅融合发展交通强国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到2025年完成交通强国试点阶段性建设,继续谱写新时代农业交通事业发展新8篇章。
本文标题:2023年6四好农村路建设综述工作总结优秀事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30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