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幼儿园种植园发现蚯蚓教育随笔集聚3篇
幼儿园种植园发现蚯蚓教育随笔集聚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幼儿园种植园发现蚯蚓教育随笔集聚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幼儿园种植园发现蚯蚓教育随笔1每到下雨天雨停的时候,有一种软体动物会从地底下神秘地出来,这边一只,那里一条,在学校的操场上,在泥泞的小路上,在道路两旁的灌木丛里,你都可以看到一条条长长的虫子在地上慢慢地蠕动。有不少人觉得它很恶心,看见它会产生一种不明的恐惧感,它就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蚯蚓。本周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就有“认识蚯蚓”,大人见了都会害怕,那孩子见了会怎么样哪?活动能顺利开展吗?带着一点点疑问,开始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给家长们发了短信,建议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去挖蚯蚓,到周一,不少孩子带来了他们挖到的蚯蚓,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把它装在小罐头里,里面装上了一些泥,孩子们围观者这些不同的小罐头(闪亮儿童网),开心地指点着里面的蚯蚓,我竟然没有发现表示害怕的孩子。组织活动时,参与挖蚯蚓的孩子特别能说,在与家长共同的合作中,他们对蚯蚓的特点及一些生活习性都已了解,他们的介绍让没有参加挖蚯蚓活动的孩子羡慕不已,为了便于孩子们的观察,我将一些蚯蚓倒了出来,每张桌子上都有几条,看着它们的蠕动,孩子们激动地欢叫着:“它爬到外面了!”知道了它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我们将带来的蚯蚓放到种植园地,让它给种植的萝卜松土,这也是令孩子们激动的时刻,看着放出的蚯蚓钻进了泥土,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和它们说再见,愿它们在自己的家里过的舒服一点。活动结束了,但第二天,又有几个孩子带来了蚯蚓,原来他们双休日忘了挖,活动后,让家长一起补挖的,我们又将这些小生命放到了园地里。和蚯蚓近距离接触,没有恐惧,没有恶心,孩子们只是将它当作了普通的小动物,这也让我们大人感悟:其实孩子本来是没有恐惧的,那些令他们害怕的东西都是大人有意或无意中传递过去的恐惧的信息,然后他们自己反复的强化,最后就造成了对那个东西的终身恐惧。愿少给孩子一些恐惧,多给他们一些快乐!幼儿园种植园发现蚯蚓教育随笔2一次自由活动时,涛涛提议“找蚯蚓”,于是孩子们找来了小铲子、木棒、塑料小盆、筷子等工具,他们在草地上找到了蚯蚓,并把它们装在塑料小盆里带回了教室。回到教室,孩子们兴奋地挤在一起围着塑料小盆看蚯蚓,“蚯蚓像面条、绳子、棒子、笔、油条、薯条、波浪线、管子……”,孩子们的议论吸引了我的注意。“嘘!”只见天天神秘地暗示大家:“小声点,小的蚯蚓已经睡着了。”凡凡像发现了秘密似的指着小盆里的蚯蚓说:“一条是蚯蚓爸爸,一条是蚯蚓妈妈。”妮妮听了笑着问:“蚯蚓会生孩子?”浩浩解释道:“这是蚯蚓弟弟,那是蚯蚓哥哥。”婷婷说:“我找到的是一条黑色的小蚯蚓,找到它时它正歪歪扭扭地挪动,我是叫俊俊把它拿到小盆里的。”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各自的发现,显得很激动。看孩子们很兴奋,我就同意他们把找来的蚯蚓放在饲养角内,并和他们一起在塑料小盆里放了一些泥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盆里的泥土慢慢变干了,蚯蚓好像死了。怿钦从家里带来一个瓶子,他小心翼翼地将蚯蚓移到了瓶子里,蚯蚓似乎立刻活了过来。可是等孩子们户外活动回来,怿钦发现蚯蚓又不动了,蚯蚓怎么啦?天天说:“蚯蚓不喜欢水、害怕水,碰到水它就死了。”凡凡说:“我们教室里空气不好,没有新鲜空气蚯蚓也会死的。”恢恢说:“蚯蚓一直吃不到食物,它是饿死的。”恒恒说:“蚯蚓离开泥土就死了。”雯雯说:“我看泥土干了,所以蚯蚓死了。”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我建议孩子们继续饲养蚯蚓,而我则在饲养角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材料:干泥土、湿泥土;水、水和醋的混合液;湿的沙、手电筒等。我想让孩子们通过实验了解蚯蚓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情况,探索蚯蚓的生活习性。只见涛涛、天天、叶子、敏怡来到饲养角,涛涛用鼻子闻了闻放水和醋的混合液的容器,说:“好香呀。”可是,他发现蚯蚓不停地晃动着身体,拼命地往外爬,似乎想要逃出去。雯雯看着在混合液中挣扎的蚯蚓说:“蚯蚓想爬出来,大概它不喜欢住在里边。”叶子和敏怡想拿手电筒对着蚯蚓照,可是蚯蚓躲在泥土里,叶子飞快地用筷子把蚯蚓从泥土里挑出来,并夹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照它,围在旁边的几个孩子着急地挤在一起观看。小蚯蚓竟然一点反应也没有,过了好长时间,蚯蚓似乎感受到了光,慢慢开始挪动身体往泥土中钻去。叶子心疼地说:“蚯蚓大概不喜欢我们用手电筒照它,所以它又钻进了泥土中。”大家都瞪大了眼睛,期待着了解更多关于蚯蚓的事情。几天以后,几个孩子神情沉重地跑来告诉我:“老师,蚯蚓好像真的死了。”“它好像不可能再康复,它身上有的地方干掉了,它有可能真的要死了。”“对呀,蚯蚓肯定不愿意待在小小的容器里,它肯定喜欢待在泥土里的。”“泥土里有它需要的食物和营养。”“蚯蚓还能为草地松土。”“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回应着孩子们的讨论。文文歪着脑袋说:“放它回去吧,它也需要朋友呀!”“对呀,对呀,我们不能把它关在这里。”立刻有孩子呼应。尽管蚯蚓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不长,可是孩子们与蚯蚓的感情是那么真挚。尽管大家有些舍不得,但都明白蚯蚓只有回到泥土里才算是真正有了自己的家。大家决定把蚯蚓放回到泥土中。幼儿园种植园发现蚯蚓教育随笔3A:教师的话,这是一个孩子们自发的集体性游戏活动。刚开始,他们虽然说是在找蚯蚓,但目的性并不强,只是随意地用一些树枝、石块在拨弄着山坡的表面。而老师的提示则促使孩子们进一步明确了动作的目的,他们也许认识到蚯蚓是在土层的深处而不是表面,这种认识可能导致他们使用工具的变化。B:我同意,但我认为教师的提示只是明确了动作的目的,而使用工具的一系列变化是孩子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体验和尝试的结果。当听到老师明确地说蚯蚓是在地下时,俊俊小朋友用树枝使劲地挖,但他马上发现树枝并不能很有效地挖土,于是找了小铲子、小钉耙,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变化,说明孩子对任务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c:是的,我觉得孩子的好多学习和体验就是在这种关系中完成的。在挖土的过程中,因为土质比较硬,俊俊不断地变换着身体的姿势和手在工具上的位置,以增加挖出的土的量;同时也放慢耙土的速度,以增强动作的有效性。这些变化使动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越来越强。孩子对力的作用点与刨土量以及动作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不断进行尝试性建构和模糊思考。也许孩子的许多经验就是在这种尝试性的建构和模糊的思考过程中积累和提升的。D:这个案例中,老师刚开始就给了孩子一点提示,唤起了孩子们进一步尝试的动机和积极性,老师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作为一个孩子们自发的游戏活动,而且孩子们也并未碰到非要老师帮忙的困难,那么老师的介入对孩子的活动是否会有干扰?E:我倒觉得,老师应该在孩子活动目的性不明确或活动无意义时,适时地介入帮助。因为孩子的有些自发游戏是偶然性的、变化性的,目标是很模糊的,教师适时的策略性帮助可能会让孩子自己明晰其活动目标。反思这是一个自发的游戏性动作活动,但孩子们起始的活动目标受到对蚯蚓原有认识的局限,而老师适时提示使目标更为清晰。在目标清晰后,孩子们调整了动作的策略,即时改变了所使用的工具,这就使动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更加具体,这也表明他们对工具的使用与效率有了初步的认识。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断尝试,会建构、体会和思考许多关系,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正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孩子某些日常的自发的活动可以为我们展现出他们的许多兴趣点和关注点,而这些兴趣点往往是我们生发课程的立足点,也是我们在寻常时刻把握教育契机的关键。
本文标题:幼儿园种植园发现蚯蚓教育随笔集聚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40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