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推荐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北大荒的秋天》教案【推荐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北大荒的秋天》教案【推荐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对课文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有一个地方,人们把那儿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荒:长满了野草,没有人耕种。为什么取这么个名字?想象一下原来的北大荒可能是什么样的?2、过去的北大荒一片荒芜,人烟稀少。但是解放后,经过建设者们的开垦,荒地已变成了良田。现在的北大荒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的“北大仓”。(出示图片)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和“北大荒”有关的课文,(板书:北大荒的秋天)二。检查字词、初读课文。1、出示词语:几缕橘黄绛紫顿时漾起豆荚脸庞榛树转眼间2、北大荒的秋天究竟是怎样的呢?课文中用了一句话来概括的?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一找。3、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美景?(板书:原野、天空、小河)三。理解课文,感悟意境。(一)原野之美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2、这段话中哪个词能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板书:热闹非凡)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呢?你们听到声音了吗?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这几句话,能从课文中“听”参考资料,少熬夜!到声音吗?3、交流:你读到声音了吗?(1)大豆已经长出了豆荚,还发出声音,这说明——豆荚已经成熟了。难怪这里的人们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秋天,(大豆摇铃千里金。)(2)挺拔的高粱,它们乐呵呵地在演唱。大豆会欢笑,高粱会演唱,这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4、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1)看到那么美的榛树,人们的心情怎样?(2)(高兴、激动、兴奋)这种高兴快乐到了极点就说心也燃烧起来了。5.真不愧是“北大仓”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二)天空之美1、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天空美在哪?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2、天空的颜色不断发生着变化:(1)“一碧如洗”——天空一片碧蓝好像洗过一样。(2)“银灰、橘黄、血红”——流云的颜色这三个词的样子,前一个字代表一样东西,后一个字表示颜色。3、这么多的颜色,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五彩斑斓。这么美的流云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4、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那似锦的流云,出示图片。(三)小河之美1、静之美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2、动之美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3、小鱼、小河,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们在一起是那么和谐。五.拓展延伸1、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美。2、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去发现美。3、让我们的用自己双眼发现了美,用我们的自己双手创造美。板书设计:天空一碧如洗北大荒的秋天小河清澈见底景美参考资料,少熬夜!原野热闹非凡大豆摇铃千里金物丰《北大荒的秋天》教案【第二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4: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三:教法、学法:直观演示法、引读法、音乐陶冶等。四:教时: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天)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是在建国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经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2)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2、初读课文。(1)将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读读,注意它们的音和形。(2)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3、检查自学。(1)认读生字词。(2)指名分节读课文。4、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过渡: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9月,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内容。参考资料,少熬夜!(2)出示灯片:指导观察看图说说,课文那些语句写了图的内容?理解一碧如洗。(板书)(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1》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2》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3》(看灯片)这样美的景色,课文怎样用文字来描述的?指名读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比喻)把------比作了-------。(4)现在我们来欣赏这些优美的语句,小声跟配乐录音读,注意边读边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表达出来。5、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有时什么样儿呢?(小河)(1)听老师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2)第1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板书:清澈见底)理解澈。(3)印示灯片,指导看图后提问:为什么把他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用因为------所以------说话。(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指名读(5)男女生分读后齐读本自然段。6、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此时,那儿的原野不同于其他季节,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1)自由轻声读课文,动笔画出有那些景物,有几句话。(2)齐读第一句:什么地方热闹非凡?(板书)这句话具体吗?再读一读课文,找找哪几句是用来写原野热闹的?(3)学习第二、三句内容。《1》投影片覆盖出豆荚图片:课文文中是怎样描写豆荚的?指名读大豆真的会笑吗?齐读本句。《2》覆盖出高粱图片:黑红的高粱说明他们怎么样了?高粱会演唱吗?为什么这样写?指名读,齐读。《3》火红的榛树叶子出现在哪儿?红的怎样?读《4》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儿的人们把过去荒芜的草地开辟成了丰收的良田。北大荒人有更大的决心,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富强。(4)齐读本自然段。你们读了以后,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样?(板书:热闹非凡)作者怎样把他写具体?参考资料,少熬夜!(指名读)《1》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2》齐读概括句,男、女生分读具体描写的句子(交换读)。(5)小结:今天我们学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请在课后用你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秋天。7、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8、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词语。(2)分析字型,指导描红。荒:上中下结构,亡不能带点,与流比较区别。紫:上中下结构,与紧比较区别。(3)作业:按笔顺在习字车上描红。9、课外作业。片段练习:家乡的秋天真美呀!板书:天空一碧如洗北大荒的秋天小河清澈见底美原野热闹非凡反思:简介北大荒后,让学生带着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这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使学生边读边思考,从整体上感知文中的景,感受文中的情。学习2-4自然段时,以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为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从而体会北大荒秋天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之美。指导背诵时,一边背,一边在头脑里过电影。这样不仅背的快,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二、教学时间:两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指名读课文。2、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绛紫透明波纹燃烧山岭荡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几缕自由读。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指名读,齐读。2、读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3、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读。师生共同评议。4、回答问题。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四、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识记生字字形。3、指导书写。六、作业1、用钢笔描红。2、组词:参考资料,少熬夜!先()火()此()冷()文()洗()灰()紫()岭()纹()3、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词语;2、指名读课文;3、提问二、讲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指名读第二句。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五彩斑斓什么意思?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练习朗读和背诵。小结: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2、学习第三自然段。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填空:小河(),如同(),静静地躺在()。一全小鱼()游过去,()水面上顿时漾起了()、理解清澈。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指名朗读和背诵。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3、学习第四自然段。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指名回答。(原野热闹非凡)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那几句具体写热闹非凡?大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练习朗读,指名读。练习背诵。4、学习第5自然段。参考资料,少熬夜!指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练读第5自然段。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厚。5、齐读第6自然段。用赞美的语气读。三、齐读课文,总结全文。四、作业1、抄写词语。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照样子,写词语。4、背诵全文。《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荒、灰”等十个生字,借助偏旁区分形近字“岭”和“铃”并能组词。体会文中表示颜色的词“银灰、血红”等,了解构词特点,并能积累类似的词语。2、疏通课文,在读熟字词的基础上,读通课文,并初步感知课文从风景之美和物产丰富两个方面介绍北大荒的美丽。3、学习课文1-2小节,从北大荒的天空色彩的丰富与多变来感受其美丽,并给予下节课自学指导。4、指导书写“铃、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2、疏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1、品读文字,能从关键词中,读出北大荒天空的一碧如洗和五彩斑斓。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篇新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看“荒”这个字型,你能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吗?(荒芜,荒凉,什么都没有)那北大荒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荒凉的地方,美丽的地方)正确,这不是矛盾了吗?过去的北大荒确实是一个荒凉贫穷的地方,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辛勤
本文标题:《北大荒的秋天》教案【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48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