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考资料,少熬夜!卖报歌教案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卖报歌教案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卖报歌》音乐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3、搜集关于“一二八”的资料,了解人们当时的苦难生活。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展示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导入新课。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生齐唱国歌。2、教师导:你们指导《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聂耳)3、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聂耳资料。4、师:聂耳除了写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义勇军进行曲》之外,还写了许多动听的歌曲。聂耳创作这些歌曲时,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民族危亡的时代。下面,请大家展示你们搜集到的关于“一二八”的图片和资料。5、教师播放《卖报歌》:《卖报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从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入手,展示聂耳的资料以及图片,大概地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为下文突破难点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参考资料,少熬夜!(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检查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4、大家一起朗读课文。5、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聂耳同情小毛头的遭遇,为了帮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卖报歌》。)(以学生自读为主,掌握生字新词,反馈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说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一二八”日本轰炸上海,上海的人们过着苦难的生活,小毛头一家就是他们的缩影。聂耳同情她,又是怎么帮助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四、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听写,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2、听写下列词语:诞生、喇叭、商贩、聂耳、宽裕、轰炸、流浪、瑟瑟发抖3、指名唱《卖报歌》。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二、理解课文,体会情感。1、教师导: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上飘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把寒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比作针扎感受,说明天气极端的寒冷。)3、师: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现在我们一般躲在家里,等天气好了再出来。可是在当时人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人们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来挣钱,否则就得冻死、饿死。)4、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循着这稚嫩的因寒冷而发颤的声音望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摇动着手中的报纸叫卖着,但很少有人买。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姑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椭圆形的小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5、讨论小姑娘问什么在这么冷的天气卖报?(家被炸平了,全家人只得到处流浪。父亲又有病,全家人生活没有着落,小毛头才不得不出来卖报。)6、指导学生分角色地朗读第2至9自然段。7、师:天气这么寒冷,小毛头为了生活仍然要出来卖报。聂耳了解了小毛头的遭遇,非常同情,那么他是怎么帮助小毛头的?8、指名反馈。(1)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但自己并不宽裕。(2)给小毛头写首歌,让她边卖报边唱,可以多卖些,多挣些钱。(3)一字一句教小毛头唱。9、师:就这样,《卖报歌》就这样诞生了。《卖报歌》很快流传开了。不但卖报的孩子爱唱,全国的儿童都爱唱这首歌。10、学生说说《卖报歌》诞生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在读中了解人们的苦难生活,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三、总结全文。1、师:同学们,从小毛头的苦难生活中,你有什么体会?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3、教师小结:是的,我们得感激大音乐家聂耳,正因为他对小毛头的同情和爱护,才有这首优美悦耳的歌。这首歌也让我们体会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26、《卖报歌》的诞生聂耳、同情、小毛头创作歌曲帮助卖报歌教案【第二篇】《卖报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卖报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歌曲《卖报歌》的典型节奏和歌曲的内容。(2)了解聂耳的生平及作品。2、情感能力目标(1)学生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及力度变化,理解其音乐形象。(3)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发挥学生的想象参考资料,少熬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学重点: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其音乐形象。教材分析歌曲《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三十年代创作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2/4拍,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卖报歌》曲调明快、流畅,并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及对光明的渴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要把你们的表情写在脸上,把你们的歌声放在心里(播放“国歌”)。教师: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听了之后你的心情怎样?学生:……教师:这首歌曲的曲名是?学生:《义勇军进行曲》。教师:同学们已无数次聆听过这首歌,但它却依然那么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么伟大的作品是谁作曲的?学生:聂耳。二、新授歌曲:教师:聂耳不仅创作了这首举世闻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还为小朋友写了一首歌曲,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曾唱过,你们知道是什么歌曲吗?(放歌曲范唱动画片)学生:……教师:介绍《卖报歌》的由来,聂耳在上海工作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叫小毛头的报童,……教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描写旧社会报童生活的《卖报歌》。让我们分析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是由四乐句组成的,出项了两处不一样的节奏型,这种节奏叫做前八后十六,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吧!练习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学生:做游戏,练习节奏。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分段学唱这首歌曲。第一段:先跟琴轻声唱歌谱。你觉得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表现了怎样的心情?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学生讨论后,再演唱几遍,熟练以后加柯达伊手势。第二段:先跟琴唱,解决难点部分,最后两句表现了小报童怎样的心情?那该怎样来唱呢?(学生回答,示范)第三段:老师范唱,请学生找出最激动的乐句,思考该怎样唱?1.完整演唱全曲。2.歌曲里的小报童是边唱边卖报的,如果你是小报童的话你会怎样做?(歌表演)3.领唱、齐唱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把你的表情放在脸上,唱出小报童的欢乐,唱出小报童内心的痛苦。三、德育渗透教师:在旧社会,小朋友为了维持生活,为了活命,不怕困难和痛苦去街头卖报,而我们生长在今天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这使我想到了四川灾区的小朋友,灾难使他们没有了学校,失去了家,让我们共同为他们参考资料,少熬夜!祈福,愿他们早日重建家园,过上幸福的生活。师生共同演唱《让世界充满爱》。卖报歌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方法与过程1、边读边想,体会小女孩生活的窘迫与艰难。2、抓重点诗句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了解写歌的过程。3、学会在阅读中了解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新生活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有关“一·二八”事件的资料,了解聂耳的有关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自学导纲1、激情导入:师引:你听过《卖报歌》吗?你会唱《卖报歌》吗?(选生试唱)评价鼓励后你知道这首歌是谁创作的?他为什么要做这首歌?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卖报小姑娘的歌》板书课题。2、出示导纲。3、自学导纲。二、简要提示1、1933年秋天,聂耳在上海霞飞路几次遇到一个卖报的小姑娘,小姑娘把报名喊得十分顺口悦耳,在聂耳听来就好像是一首动听的歌。回来聂耳了解到小姑娘家境贫寒,全家靠她挣点钱维持生计。聂耳很同情她,决定创作《卖报歌》来帮助她。2、“一·二八”指“一·二八事变”,即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犯上海的事件。3、关于聂耳,请阅读课本181页《课文链接》。三、认知与探究(一)知识与技能性问题。1、查阅相关工具书完成下列任务。(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shēntuǒ申报椭圆zāozuó遭遇琢磨zhǎjié眨着睫毛pèié配上安娥参考资料,少熬夜!(2)理解词语,尝试运用。遭遇迫不及待清脆2、走进词吧,丰富词汇。(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寒冷清脆(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寒冷匆忙悲惨匆忙悲惨悲惨(二)探究性问题。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仔细体会这样的句子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2、“好,那么现在同我到街上去!马上去!”这句话中连用了两个感叹号,你觉得与下文中的那个词语表达作用相辅相成?3、从小姑娘和聂耳对对话中你能体会到小姑娘的什么特性和聂耳的什么态度?四、梳理与反馈1、熟读课文,试着把《卖报歌》的创作过程简要复述给身边的同学。2、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请你把它分成四个部分。五、合作互动1、小组或班内学生间互动:要求学生把《导学提纲》完成情况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并把解决不准或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集一下。教师示例后巡视。(1)我不太明白《申报》和《时报》的意思?(2)我不明白“一。二八”的意思?(3)我不知道“迫不及待”的意思?(4)我不知道“琢磨”的意思?(5)文中的“小毛头”是怎样一个孩子吗?请勾画出相关的句子。(6)小女孩的家境又是怎样的呢?勾画出相关的句子。(7)勾画出能表现聂耳积极为小女孩写歌的句子。(8)文中那些句子表现出了聂耳愿意接受别人意见的虚心态度。2、师生互动: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诱导性动。3、教师精讲:以下是预设的问题。(1)从第2段对小女孩外貌的细腻描写中,我体会到她的可爱,又觉得她十分可怜。(请生读读。)(2)这一段主要写小姑娘外貌,最后两句又有什么用呢?小姑娘在电车站拥挤的人群里,既然卖报的人少,生意应很好,为什么却说人们一个个从她身边匆忙走过,是不是有些矛盾?再体会“挥着”、“迎着”、“叫喊”等动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小姑娘多么想卖掉一张报纸啊。)(3)从第3~9段关于小姑娘和聂耳的对话中,我知道了小姑娘这么冷的天还出来卖报的原因,她的遭遇真让人同参考资料,少熬夜!情。这也是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全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4)从课文最后一部分我还知道了《卖报歌》是聂耳和安娥合作创作的,到现在还广为流传。(抓“街头巷尾”、“常常听到”等词理解。)(5)你能在课文中找出这首歌到现在还是全国儿童爱唱的歌的原因吗?a“他想写一支曲子反映报童的悲惨生活。”(理解“遭遇”、“迫不及待”等词。)b“一首具有儿童特点的《卖报歌》。”c“你认为哪里不顺口,还有哪些话要说,我可以改。”(理解“琢磨”、“爽快”等词)将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悟出写好作文的秘诀。(此环节教师根据实际引导,尽量手让学生交流,教师再适时点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六、导学归纳1、学生归纳:选学生复述故事梗概。2、师生共同归纳。(1)小姑娘家境遭遇不幸靠卖报维持全家生计感动了聂耳。(2)聂耳处于对聪明伶俐的小姑娘的同情和安娥联手为她创作歌曲。七、拓展运用1、找出文中的反问句,然后改写成陈述句。2、练唱《卖报歌》,进一步体会聂耳的思想
本文标题:卖报歌教案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49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