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最新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摄影师教学设计(最新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摄影师教学设计(最新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摄影师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3、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4、续写这个故事。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幻灯出示高尔基的相片。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同学们在昨天一定已经准备了不少关于高尔基的资料,现在就互相交流一下吧。12、生汇报,师补充。3、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板书课题,认读“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2、读后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自学,合作识字1、依次出示要求会认的8个生字卡片。生认读,并说说你的识字方法。(其他同学也可作补充。)2、小组合作,将要求会写的14个生字按结构归类,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师引导学生发现:“基、备、卷”是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突、弄、杂”是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辆”中的“车”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要写成“提”。)3、开火车读幻灯片上的词语。重点指导“摆弄”、“胶卷”、“打量(liang)”的读音。4、给自然段标序号,提醒学生小男孩给高尔基写信的内容属于第一自然段。5、举手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其他同学可作补充。)四、再读课文,交流疑难默读课文,那些做记号的地方现在明白了吗?如不明白,说出来,大家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字词等方面的问题当堂解决,与第二课时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幻灯出示词语,生认读。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2、你能用上以上的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二、精读课文,质疑解疑(尽量让学生质疑、读文,再合作解疑,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则按以下步骤进行。)1、读1-5自然段。①小男孩是怎么进来的?(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聪明、大胆。)②幻灯出示纸条的内容。小男孩照相是为了自己吗?高尔基为什么让他进来?(引导学生体会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崇敬和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爱。)2、默读6-11自然段。小摄影师是怎样给高尔基照相的?(画出重点语句小组讨论,你读懂了什么?)①幻灯出示: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读后引导学生体会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与惊喜)②点击幻灯出示: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读后引导学生明白小摄影师做事认真和对这张相片的重视。并指导读出小男孩说话时内心的喜悦。)③继续点击出示: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读后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当时的惭愧和失望的心情。)参考资料,少熬夜!3、高尔基是怎样对待小男孩给他照相的?(画出重点语句小组讨论,你读懂了什么?)①幻灯出示: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读后引导学生明白小男孩摆弄了这么久高尔基没有厌烦,反映了他对孩子怀有极大的耐心。)②点击幻灯出示:高尔基赶紧站起来,……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读后引导学生体会“赶紧”表明高尔基对孩子的疼爱和关切之情;“大声喊道”反映了高尔基想帮助孩子的急切心情。)③继续点击,出示填空:请转告他,我。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让他进来。(填空后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对媒体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于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尔基关怀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三、角色演读,升华感情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分角色朗读,朗读时可带些动作表演。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出高尔基温和关切的语气以及小男孩由喜悦到惭愧失望的感情变化。3、选择演读得好的一组上台演读,并佩戴小红花。四、整理回顾,想象拓展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高尔基一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大胆地说一说吧。2、质疑:小男孩会回来吗?高尔基希望孩子回来吗?3、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板书设计6小摄影师吩咐、微笑高尔基赶紧、大声小男孩很忙、一定关心、爱护下一代小摄影师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参考资料,少熬夜!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初步展开讨论。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质疑。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二、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三、合作识字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回忆上节课归纳的问题。三、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来,则照以下步骤进行)1.读文想问题a、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c、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2.画句找答案a、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b、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d、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参考资料,少熬夜!高尔基说的话。3.读句知内容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四、角色演读,体会感情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六、拓展活动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板书设计小摄影师男孩扔纸团摆弄坐哭衬托(明写)关心爱护高尔基放他进微笑站喊对比(暗写)《小摄影师》教学设计【第三篇】学习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参考资料,少熬夜!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课前准备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学生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说说课前自读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由此导入新课。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在学习小组内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三、细读感悟1、读文想问题:⑴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⑵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⑶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2、画句找答案:⑴小男孩为什么来?用“____”画出有关句子。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____”画出有关句子。⑵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⑶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⑷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3、读句知内容: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小摄影师》教学设计【第四篇】参考资料,少熬夜!师:请大家自由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再互相讨论一下,该怎样读好些。(学生反复朗读后讨论)师:谁能把这一段读一读?(学生朗读)师:读得真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生:高尔基不愿意见记者,但他特别希望小男孩能再来,所以前一句要读得平淡一些,后一句要读得热情一些。师:确实是这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高尔基非常希望小男孩再来?生:前面有一句“是个小男孩吗?”还有这一句中的“一定”。师:对!那么高尔基为什么不愿意见记者,却又特别希望小男孩能再来呢?(学生讨论交流)生:记者来肯定是为了宣传高尔基,高尔基不感兴趣,所以不愿意见。小男孩来照像是为了给班
本文标题:小摄影师教学设计(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51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