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实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实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实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模板【第一篇】教学设计题目:《等差数列》教学设计考生姓名:赵春丽设计科目:数学学号:41005211专业班级:数学四班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高二课题名称:等差数列一、课程说明(一)教材分析:此次一对一家教所使用教材为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辅导内容为第一章第二节等差数列。前一节的内容为数列,学生已初步了解到数列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首项,什么是通项等等。以及了解到什么是递增数列,什么是递减数列。通过第一节的学习的铺垫,可以让学生更自主的探究,学习等差数列。而我也是在这些基础上为她讲解第二节等差数列。(二)学生分析:此次所带学生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聪明但是不踏实,做题浮躁。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靠,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分析能力较弱,解题思路不清。每次她遇到会的题,就快快的草率做完,总会有因马虎而犯的错误。遇到稍不会的,总是很浮躁,不能冷静下来慢慢思考。就由略不会变成不会。但她也是个虚心听教的孩子,给她讲课,她也会很认真地听讲。(三)教学目标:1、通过教与学的配合,让她能够懂得什么是等差数列,以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通过对公式的推导,让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学会自己对公式的推导。并且能够灵活运用。3、在教学中让她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来明白推理的艺术,并且培养她学习,做题条理清晰,思路缜密的好习惯。4、让她在学习,做题中一步步抽丝剥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她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培养她对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耐心地解决问题。5、让她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独特的美,能够爱上数学这门课。并且认真对待,自主学习。(四)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掌握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以及其性质。并能独立的推导。2、能够灵活运用公式并且能把相应公式与题相结合。(五)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及其意义。2.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相应的题中。二、课前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一)教学器材对于一对一教教采用传统讲课。一张挂历。(二)教学方法通过对生活中的有规律数据的观察来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前一节所学,思考有什么规律。从生活中着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更积极地学习。让学生先独立的思考,不仅能让她对所学知识映像更为深刻,并且培养她的缜密思维。让她回答后,我再帮助她纠正,并且让她提出心中所虑。经过我给她讲完课后,让她回答自己先前的疑虑。并且让她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最后让她勤加练习。以一种“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学习知识—解答问题—得出结论—强加训练”的模式方法展开教学。(三)课时安排课时大致分为五部分:1、联系实际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2.以我教她学的模式讲授相关章节知识。3、让学生练习相关习题,从所学知识中找其相应解题方案。4.学生对知识总结概括,我再对其进行补充说明。5.布置作业,让她课后多做练习。三、课程设计(一)提出问题引入根据我们的挂历上,一个月的日期数。通过观察每一行日期和每一列日期它们有什么规律?思考1)2)3)1,3,5,7,9.。.。.。.2,4,6,8,10.。.。.。.6,6,6,6,6.。.。.。这些每一行有什么规律?(二)分析问题并讲解1、通过观察每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差为同一个常数。再结合前一节所学数列的定义总结出“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我们称这样的数列为等差数列。”并且得出“这个常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2、设首项为a1,公差为d。由思考题1)2)3)可观察出什么?由学生通过她的发现来推导总结出3、通过分析通项公式的特点,做下题(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来做。)例:已知在等差数列{an}中,,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学生做题再分析总结,用详细的语言讲解总结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an},{bn}1)()。若()则。则(反之不真)。3)若,也构成等差数列,公差为kd。5)参考资料,少熬夜!也构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md。26)数列{can差数列。7)为等差数列,,为等让学生根据所讲性质做练习题练习:1),{an}为等差数列,求an?2)已知等差数列{an},,求a2,a3,a4,a5,a6及an?4、由以上公式,性质,让学生总结。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并且掌握数列的递增,递减与公差d的关系。5.总结,串讲当日所学给出题目:让她求其和Sn,并思考如何快速计算?(三)布置作业1、总结当日所学。2.做练习册上章节习题。3、根据当日所学以及课上所讲求的思考题,找出快速运算方法,并引导预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四、设计理念以一种最简便,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来学习,一切以让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并能正确运用为理念。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和家教老师的积极性为理念来设计。五、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教程内容较难,是下一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铺垫。此节课学习通过联系实际,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从生活中探究学习数学。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她先独立思考总结,再由我给她正确讲解总结,然后再让她做相应练习题,课后再认真总结。这样可以加强她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她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这种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她从自主学习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她更深刻的了解知识内涵,巩固所学。使她能灵活运用所学。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模板【第二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是对函数概念的深化。它把自变量取相反数时函数值间的关系定量地联系在一起,反映在图像上为: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这样,就从数、形两个角度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教材首先通过对具体函数的图像及函数值对应表归纳和抽象,概括出了函数奇偶性的准确定义。然后,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举出了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和非奇非偶函数的实例。最后,参考资料,少熬夜!为加强前后联系,从各个角度研究函数的性质,讲清了奇偶性和单调性的联系。这节课的重点是函数奇偶性的定义,难点是根据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函数,让学生经历奇函数、偶函数定义的讨论,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其抽象的概括能力。2、理解、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奇函数和偶函数图像的特征,并能初步应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3、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抽象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任务分析这节内容学生在初中虽没学过,但已经学习过具有奇偶性的具体的函数:正比例函数y=kx,反比例函数,(k≠0),二次函数y=ax,(a≠0),故可在此基础上,引入奇、偶函数的概念,以便于学生理解。在引入概念时始终结合具体函数的图像,以增加直观性,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阐述奇、偶函数的几何特征埋下了伏笔。对于概念可从代数特征与几何特征两个角度去分析,让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非空数集;对于在有定义的奇函数y=f(x),一定有f(0)=0;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有f(x)=0,x∈R.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矛盾概念———非奇非偶函数。关于单调性与奇偶性关系,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可以取得理想效果。教学设计一、问题情景1、观察如下两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2)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y轴对称。从函数值对应表可以看到,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同。对于函数f(x)=x,有f(-3)=9=f(3),f(-2)=4=f(2),f(-1)=1=f(1)。事实上,对于R内任意的一个x,都有f(-x)=(-x)2=x2=f(x)。此时,称函数y=x2为偶函数。2、观察函数f(x)=x和f(x)=的图像,并完成下面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然后说出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22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图像的这个特征,反映在解析式上就是: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f(x)也是一对相反数,即对任一x∈R都有f(-x)=-f(x)。此时,称函数y=f(x)为奇函数。二、建立模型由上面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1.奇、偶函数的定义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偶函数。2、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如果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2),那么参考资料,少熬夜!f(x)是偶函数吗?(f(x)不一定是偶函数)(2)奇、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奇、偶函数的图像分别关于原点、y轴对称)(3)奇、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三、解释应用[例题]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注:①规范解题格式;②对于(5)要注意定义域x∈(-1,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1+x),求f(x)的表达式。解:(1)任取x0,∴f(-x)=-x(1-x),而f(x)是奇函数,∴f(-x)=-f(x)。∴f(x)=x(1-x)。(2)当x=0时,f(-0)=-f(0),∴f(0)=-f(0),故f(0)=0.3、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判断f(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证明你的结论。解:先结合图像特征: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猜想f(x)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任取x1x20,则-x1∵f(x)在(-∞,0)上是减函数,∴f(-x1)f(-x2)。又f(x)是偶函数,∴f(x1)f(x2)。∴f(x)在(0,+∞)上是增函数。思考:奇函数或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关系?[练习]1、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在[a,b]上是增函数(ba0),问f(x)在[-b,-a]上的单调性如何。(x)=-x3|x|的大致图像可能是()3、函数f(x)=ax2+bx+c,(a,b,c∈R),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1)函数f(x)是偶函数。(2)函数f(x)是奇函数。4.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并且f(x)+g(x)=x(x+1),求f(x),g(x)的解析式。四、拓展延伸1、有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吗?若有,有多少个?2.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偶函数,试研究:(1)F(x)=f(x)·g(x)的奇偶性。(2)G(x)=|f(x)|+g(x)的奇偶性。3、已知a∈R,f(x)=a-,试确定a的值,使f(x)是奇函数。4、一个定义在R上的函数,是否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的形式?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的参考资料,少熬夜!(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
本文标题: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54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