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精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精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第一篇】(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爱玩吗?平时都玩些什么呢?(2)玩耍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是怎么看这个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关玩的有趣的故事,(板书:玩出了名堂)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会提:名堂是什么意思?谁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教师:你们真会思考!提的问题很有水平!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下一步的读文打好基础。(二)词句教学第三自然段师:列文虎克怎么会玩起镜片的?用“因为……所以……”句型来回答。生:因为他待着没事,所以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齐读第三自然段师:这一段有三个多音字,谁能找出来?(看、待、薄)能分别组词吗?随即出示练习题:(扩词)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教后反思:本文表达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对话语言朴实但内涵丰富。学习这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学会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孩子们对课文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给孩子充分读的时间,引导孩子们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并且整节课轻松但效率极高。课前准备【第二篇】1、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第三篇】学习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3.词语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4、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2、他玩的是什么?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四、作业:生字组词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二课时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从三个方面:(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7、拓展练习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二、小练笔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板书设计: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附参考资料:列文虎克:(1632—1723)荷兰生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早年,学会了磨制玻璃透镜的技术,制成简单的显微镜。1675年发现了原生动物,1683年又发现了细菌,对动植物的显微构造也有所观察。显微镜的发展:人类很早以前就有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要求,但是苦于没有理想的工具和手段。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十分微小的原生动物和红血球,甚至用显微镜研究动物的受精作用。列文虎克掌握了很高的磨制镜片的技艺,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可以放大270倍的显微镜。以后几百年来,人们一直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观和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但是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光波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半波长左右,这样人类的探索受到了限制。进人20世纪,光电子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3年德国人制成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后,几十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显微镜问世,比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就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仪器。玩出了名堂的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4.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搜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3.词语卡片。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懂课文大意,弄清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2.学生交流。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5.理解“名堂”。教师同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谁玩出了名堂?他玩的是什么?他玩出什么名堂?这是一个比较干净利落的揭题设计。揭题过程既为学生的阅读扫清了一个障碍──理解了“名堂”一词的意思,又让学生紧扣文眼“玩”,有目的地走进文本。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初读感知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2.学生自主读书。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3)小老师教生字,开火车熟悉生字。(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1.多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2.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3.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发现该用什么语气朗读这一自然段。(赞赏的语气)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1.练习写生字。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3.当堂展评。五、课后作业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本文标题: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81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