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秋天》教案【热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秋天》教案【热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秋天》教案【热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秋天》教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2、认识三个偏旁,会认十个生字。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识三个平偏旁,会认十个生字。2、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你们想看看吗?让我们一起瞧瞧吧!2、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相机板书:秋天)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5、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自然段。导学:1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1)指名读第1自然段。参考资料,少熬夜!(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3)指名读第3自然段。三、识字1、出示带拼音的10个词语。学生开火车读。2、请字宝宝到黑板上。3、去掉拼音再读一遍。4、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加一加、小儿歌等方法)5、游戏摘苹果四、品读课文(一)品读第1自然段。师: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1、天气凉了。2、树叶黄了。师: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3、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4、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2)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3)想象情境,指导朗读。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5、齐读第1自然段。师: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二)品读第2自然段。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2、学习第2自然段。(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2)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3)拓展小知识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参考资料,少熬夜!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三)品读第3自然段。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1、指导读好感叹句。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3、齐读第3自然段。四、总结师:孩子们,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的变化吧!伴随着音乐让我们一起读一遍课文来结束这堂课吧。《秋天》教案【第二篇】活动设计背景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让幼儿认识水果蔬菜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农作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教育幼儿爱惜粮食。活动目标1.认识一些农作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验秋天丰收的快乐。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3.教育幼儿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教学重点、难点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农民伯伯田间劳作场景录像2.每位幼儿带1-2个水果或蔬菜活动过程一。提问激发幼儿谈话兴趣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那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二。引导发现1.观看录像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收割玉米。摘棉花等)农民伯伯是怎样劳动的,我们来学学好不好。(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小朋友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劳动的时候累不累呢?(累)那我们要怎样做呢?(爱惜粮食)2.小朋友秋天还有许多的水果和蔬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为参考资料,少熬夜!什么?三。交流讨论(给水果。蔬菜找家)1.幼儿向小伙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是什么?2.把带来的水果或蔬菜放到水果区或蔬菜区。3.幼儿自由交谈,学会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名称外形。味道。及用途,然后进行分类。幼儿园秋天的景象教案【第三篇】活动目的:1、知道菊花在秋天开放,感受菊花的美与香。2、比较菊花的外形特征。3、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对菊花的感受。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菊花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活动准备:1、菊花的图片、菊花实物及菊花茶、小杯子若干。2、准备幼儿分组活动的材料。活动过程:一、谈话引题。让幼儿说说秋天什么花开,引入菊花的课题。二、幼儿通过分组观察比较,感受菊花的美与香。1、提供各种菊花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菊花的颜色、花瓣形状等外形特征。2、提供菊花茶,让幼儿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感受菊花的香味。3、提供实物—菊花,让幼儿感受菊花的美。三、集中、交流、讨论:1、请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观察的感受,说说菊花美在哪里。2、请个别幼儿说说菊花的美,并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句子说出来。四、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图片小结。五、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制作菊花:1、插花:提供各种实物的菊花、花泥,让幼儿进行创意插花。2、画菊花:提供油画棒、白板纸、棉签和颜料,让幼儿自由画菊花。3、制作菊花:提供各种彩色纸、剪刀、固体胶、铅笔等,让幼儿学习制作菊花。4、菊花粘贴画:提供各色毛线、双面胶、剪刀,让幼儿用毛线粘贴成菊花。六、作品欣赏。把幼儿制作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参考资料,少熬夜!《秋天》教案【第四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2、积累好词好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二、教学重点: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秋天的图画》吗?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秋天的多彩的图画!你们谁能将它有感情地背诵出来?2、学生背诵。3、师:同学们背得可真好。我好像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看到了农民伯伯高兴的样子。我也想赞美它,你们想听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边听边想,在你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背诵〈秋天〉这篇课文)4、学生自由讲。(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同学们想不想再去看看这美丽的秋天呢?(翻开课本,读一读。)2、找出不认识的字。黄澄澄梧桐树当做催飘着藏运动场3、我们将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一起将课文读一读。(三)细细体会,美读欣赏。1、秋天的景色太美了!请同学们看看图,再读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2、学生同桌边读边讨论。3、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4、指导朗读。(并通过表演的形式理解“一片一片”“小鱼、蚂蚁、燕子的心情”`从而训练学生的朗读)(四)启发想像,练习表达。过渡:秋天到了,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一片一片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在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下面,把它当做伞……小朋友,黄叶还会落在哪里呢?(五)课后作业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爱画画的朋友可以为自己写的句子配上美丽的插图。(人教版第三册)
本文标题:《秋天》教案【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81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