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情况报告
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情况报告在整治工作中,要凸显村民主体地位,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开展“美丽庭院”“美丽村庄””评比活动,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为了解xx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区统计局对5个镇的8个村进行了调研,并随机对95户村民和5位村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xx区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整治效果好,村民满意度高,但村民对污水排放、村垃圾清运等问题却表示不满意程度高,应引起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一、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农村居民满意度高(一)调查的农村居民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的100位农村居民中,从性别结构看:男性84人,女性16人。从身份结构看:村干部5人,村民95人。从年龄结构看:平均年龄为50.8岁,30岁以下的占2%,31-40岁的占11%,41-50岁占32%;51-60岁占37%;60岁以上的占18%。(二)农村居民对人居环境整治满意度高。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95位农村居民,70.5%的村民对环境整治的满意,29.5%的村民对环境整治基本满意。76.8%的村民对本村的治安环境感到满意,23.2%的村民基本满意本村的治安环境。(三)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开展环境整治以来,81.1%的村民感到生活垃圾治理变好;63%的村民能够使用卫生厕所;46.3%的村民健康意识、卫生习惯变好;23.2%的村民感到村里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变少,23.2%的村民认为村里开展绿地建设、庭院绿化活动成效显著。(四)村民对本村开展环境整治政策知晓率高。98.9%的村民知道村里开展了环境整治行动。村民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乡镇或村干部宣传的知晓了解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通过调查村民都知道本村设立村庄清洁日、“门前三包”等制度;88.4%的村民知道本村实施“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五)农村道路和综合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95位农村居民中,94.7%的家庭安装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75.8%的村民感受到本村电子商务配送站点便利;96.8%的村民使用卫生厕所。农村综合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村内主要道路为柏油路或水泥路,村庄基本没有较大面积黑臭水体,生活垃圾也开始集中治理。村里有图书馆、文化站、卫生室、体育健身锻炼场,村民也有了农民业余文化组织,调查的农村居民都深切地感到自己家乡的综合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村民主动参与本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增强。通过调查。98.9%的村民愿意主动参与本村人居环境整治,并且有91.6%的村民愿意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合理付费。53%的村民愿意为改善村里环境每年出资50-100元。二、村民认为当前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对95户村民的调查,村民对当前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居前三位的是:一是没有生活排污管道;二是生活污水乱倒乱排;三是生活垃圾没有分类、清运不及时。三、村民最希望环境整治中加强治理的方面通过调研,村民对环境整治工作最希望加强的方面主要集中在:排在首位的是建设统一的生活污水管网;其次是鼓励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第三位的是让村民参与人居环境相关工作。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建污水管道、村庄绿化、专人管理卫生、及时清运垃圾、安装路灯几个方面。四、当前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识仍需加强。通过调查尽管98.9%的村民愿意或主动参与本村人居环境整治,但在整治过程中仍然存在“政府急、百姓不急”“看得人多、干得人少”或“被动应付多、主动参与少”等现象,农民群众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不足,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提高。长期养成的生产、生活陋习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还未完全养成,加之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健全,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有效推进。(二)资金缺口影响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程。由于大多数村集体经济不活跃,收入较少,导致在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上的资金投入却捉襟见肘,上级拨款资金有限,大多数村只能维持垃圾清运的日常开支。在调查的5个村中,村全年集体经济收入最多35万元,最低1.1万元,平均收入为13.7万元;在近一年投入人居环境治理资金最多8万元,最少3万元,平均投入5万元,主要用于垃圾清理外运上。投入资金较少,导致像污水管网建设、垃圾处理站管理、卫生厕所的改建等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设施以及管理举措都难以有所突破,要持续维持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后续资金支持不可或缺。(三)基础条件不足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目前财政能力有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加上基础条件受限,村居民居住分散,管网铺设难度大、费用高,生活污水难以集中收集处理,造成污水处理无法全覆盖。通过调研的5个村情况看,生活垃圾全部实现了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却都没有集中处理。说明农村垃圾乱扔乱堆的现象已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地下水、土壤造成潜在威胁。由于分类垃圾箱还未普及,村民还未能形成垃圾分类意识,除了部分可自己作废品回收处理,其他垃圾混装,造成可回收物回收困难,不利于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五、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一)聚焦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科学规划,统筹治理。针对村民反映出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的突出问题,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聚焦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做到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加快补齐短板。一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因地制宜,加快村庄编制规划工作。二是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开展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建设村镇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位置,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断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基础,使得农村环境优、村容美。(二)建立健全机制,实现长效管护。为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长期有效开展,一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性保障资金,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探索收取卫生保洁费。二是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村民主体作用,采取村民参与、财政奖补、以工代赈等相结合的方式,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三是健全群众监督机制。设置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广泛监督。四是建立健全村庄道路、垃圾和污水处理、公共厕所、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庄保洁和村庄绿化等管护制度,坚持以用为本、建管并重,推动项目建设与工程管护机制同步设计、同步推进、同步落实,保证设施“建一个,成一个”。(三)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发挥村民主体地位。在整治工作中,要凸显村民主体地位,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开展“美丽庭院”“美丽村庄””评比活动,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积极探索整治提升成效与村集体经济分红挂钩等创新模式,引导农村居民主动清理庭院垃圾杂物,改变柴草乱堆乱积、农机具乱停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粪污随地排放等不良习惯,从而激励引导村民主动爱护和维护环境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本文标题: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情况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85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