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熟悉圆形、方形、三角形和其他各种图形。2、通过观察能找出隐藏在自然中的图形模式。趣味练习活动概要观察自然里都有哪些图形,看照片,利用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画一幅画。准备活动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eyesmalleye活动纸自然拼图(这里隐藏了什么图形?)活动内容导入1、观看动画片自然拼图,找出教室里隐藏的图形和花纹。我们教室里都有哪些隐藏的图形呢?找出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图形。教室里还有哪些隐藏的花纹呢?看看我们教室的窗帘,它是什么样子的?再来找找其他花纹。展开2、观看视频自然拼图,说一说实验的目标,备品以及实验顺序。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观察我们周边的自然,找一找自然固定的模式。看一看实验顺序。1)观察自然照片2)标记出你找到的图形。3)用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画画。活动:看照片找出自然中隐藏的图形和花纹。3、看自然的照片,用彩笔标记出隐藏的图形和花纹。这是什么照片?仔细地观察照片。看照片,想一想照片中隐藏的图形,用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画一画。结束4、实验结束后,Bigeyesmalleye活动纸,自然拼图(相似的图形)写出实验结果。活动评价参考资料,少熬夜!观察自然就可以发现隐藏在动植物之间的图形模式,以上活动可以让幼儿关心图形的变化,培养孩子们的眼力。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预设目标: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音乐。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活动过程:一、游戏:捉迷藏。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3、师小结。二、隐身妙招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2、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盔甲:乌龟硬刺:刺猬快跑:鹿自切:壁虎臭气:黄鼠狼装死:狐狸参考资料,少熬夜!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四、表演防身术。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活动材料: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幼儿记录卡(一)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布料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预测实验结果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参考资料,少熬夜!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1、为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幼儿记录卡(二)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液体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实验结果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注意事项: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知识背景材料: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第二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风的存在,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2、鼓励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二、活动准备:教师:记录表,空旷的`场地、选择有风的日子进行探索活动,区角延伸活动。活动前的安全教育。幼儿:绘画用具。三、活动重点:感知风的存在,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活动难点:参考资料,少熬夜!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四、活动过程:1、情景提问,导入活动、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做个实验吧。2、带幼儿到户外,实验是找风!你们想做这个实验吗?探索活动,猜想假设1、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证明你知道有风?哪些事物可以证明风来了?(请幼儿猜想假设)2、风来了,身边的事物会怎么样?生:风来了,地上的纸头回飘起来;我会感到冷;树木会摇来摇去…1、实验验证,提升经验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在记录表上记录是否成功。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种假设,怎么才能证明呢?不如我们出去找机会来验证吧?活动前先介绍记录表。(在听到一栏,将因风发出声音的事物画出来)有的幼儿站在原地不动,体验风带来的感受。有的环顾四周,寻找风的足迹。2、幼儿相互分享交流成功的经验。我们一起来说说你的验证结果吧。3、生:风吹过的时候,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不信你试试!我看到国旗飘的很厉害;还有旗子会有哗啦啦的声音…延伸活动,补充记录我们把验证的结果画到记录表里吧。1、我们将记录表里记录的事物一起讨论一下。看看你的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2、如果你现在发现别人有的你没有可以补在实验表里。3、老师在墙上设置了一个主题栏,我们可以将以后的新发现不断地补充道里面去。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了解云和风的关系,产生探究的兴趣。2、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活动准备云、风的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雨是这样形成的。1、教师故作神秘的说:我听到笑话、小草、大江、小河、池塘、小鱼的叹息声,他们都说太热了,要被晒干了。请大家帮他们想想办法。2、有个朋友是一定要来帮忙的,他就是云,你们知道他能帮上什么忙吗?3、原来会变。他把自己变成了什么?云能自己变吗?是谁帮助了他?怎么帮他?许多云聚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4、无数小小的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云。当谢谢水滴参考资料,少熬夜!越聚越大,直到负荷太重、漂浮不动就会嘀嗒一声掉下来。那就是雨。二、游戏:云彩和风儿1、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扮演风或扮演云彩。2、扮演风的幼儿站在周围一圈,用力吹起。当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时,发出哗啦啦的雨声。活动反思活动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简单的,通过图片、欣赏课件、游戏表演,一环紧扣一环,过渡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至始至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极个别幼儿虽然做似端正,却没有主动发言,他们应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第四篇】课题生成: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活动目标: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活动准备: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活动过程: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幼儿l:因为螃蟹凶。幼儿2:它有大钳子。幼儿3:要夹人。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幼儿观察螃蟹:幼儿1,只看不动手。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3、幼儿坐在地毯上。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幼儿3,有三只脚。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专家点评: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反
本文标题: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89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