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建筑工程技术实习报告范文3篇
关于建筑工程技术实习报告范文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关于建筑工程技术实习报告范文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建筑工程技术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和要求生产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1.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对—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施工过程有较深刻的了解;(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如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3)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4)通过工作和劳动,了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土石方、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安装、装饰等)中的生产技术技能;(5)了解目前我国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的实际水平,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远大志向;(6)与工人和基层生产人员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2.实习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应在工地实习指导人员的帮助下,具体参加有关的技术工作和生产工作,在工作中参照本指导书的要求,全面地完成生产实习工作。实习期间要求做到:(1)认真按时完成实习指导人员和指导教师布置的实习和调研工作;(2)每天写好实习日记,记录施工情况、心得体会、革新建议等;(3)对组织的专业参观、专业报告都要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4)实习结束前写好实习报告,对政治思想和业务收获进行全面总结;(5)对实习指导人和指导教师布置的“专题作业”要及时完成并写出报告;(6)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本工地或本地区自选专题进行社会调查,写出报告。(1)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以从事下述工作或学习下述内容:1)柱、梁、板、楼梯的模板构造;模板(定型组合小钢模)的配板方法(绘制配板图);模板支撑方式及模板设计等有关内容;2)结构配筋情况(分析其是否合理);钢筋的配料、制备方法;钢筋绑扎方式、安装、验收及隐蔽工程记录;钢筋代换;钢筋的下料长度等;3)钢筋验收、质量管理;4)钢筋机械及加工工艺,车间平面布置;5)钢筋焊接及其它连接工艺、冷拉、冷拔工艺及质量控制验收标准;6)先张法、后张法施工工艺及预应力筋的配置、张拉制度及质量控制;7)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要求、配合比施工控制;8)混凝土的制备及机械设备、掺合料、附加剂的应用;9)混凝土运输(水平与垂直运输)机械、运输组织方式及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10)混凝土浇筑顺序;混凝土捣实机械及捣实方式;11)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拆模时间和拆模方式;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验收;12)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及处理方法;13)伸缩缝、沉降缝的构造;14)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15)模板的定位方法;轴线和标高的控制等;16)各种结构模板构造、支模方法、模板配置;17)模板安装及质量控制、模板拆除、维修及周转;18)隔离剂的种类与应用;19)工程的流水段划分和流水施工方法;20)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方案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21)劳动力的调配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等;22)其他有关的内容(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情况确定)。(2)多层砖混结构可以从事下述工作或学习下述内容:1)了解砌筑操作规程及砌筑规则;2)皮数杆的作用及其控制;3)砖、砌块、砂浆、砌体的强度等级及相互关系,砌体施工验收规范;4)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区别及制备;5)每层墙身轴线的引测,平面弹线和标高控制;6)所用砖、灰浆材料特性,材料运输机械和运输方式;7)脚手架的构造和搭设方法,安全网的设置;8)砖基础、砖墙等的砌筑方法,纵、横墙的联接方式,过梁的施工等;9)砌砖质量检查与验收;10)墙体可砌高度,砌体分层分段流水施工组织,砌筑阶段现场平面布置;11)装饰工程种类、工艺、质量标准,各种饰面材料的应用;12)楼板的配板,楼板吊运方式和铺设顺序及方法;13)现浇楼面的配筋,钢筋绑扎方法和混凝土浇筑方法等;14)材料、劳动量的计算方法,劳动力调配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等;15)多层砖混结构的施工方案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16)其他有关内容。(3)单层工业厂房可以从事下述工作或学习下述内容:1)结构型式与结构特点;2)建筑物的定位与轴线的测定方法;3)柱子现场预制方法(包括预制位置布置、模板构造、配筋特点、预理件固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和捣实方法、叠浇时的隔离措施、质量要求等);4)屋架现场预制方法(包括预制位置布置、模板构造、配筋特点、预理件固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和捣实方法、预应力留孔和张拉方式、叠浇时隔离措施、质量要求等);5)吊车梁、屋面板、天窗架等的运输方法和现场布置;6)现场吊装构件布置图与起重机开行路线的设计和绘制;7)结构构件的吊装过程及质量要求;8)单层工业厂房的吊装施工方案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9)材料供应组织与劳动力调配等;10)其他有关内容。(4)高层结构1)结构型式及结构布置;2)深基坑的支护方案及降水措施;3)剪力墙的模板体系(大模、滑模、爬模等);4)垂直运输机械布置及楼面水平运输的安排;5)外墙脚手架的型式及布置;6)混凝土供应及浇捣方式;7)现场总平面布置(生产、生活设施、材料堆放及道路布置)。3.小专题小专题是加深实习内容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有条件时尽量去完成。如实在无条件亦可以不进行。小专题内容可以是各种工程的新技术总结,亦可以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专题总结,以及新机具、新材料、新结构的使用和研制小结等,由实习指导人员或由学生本人确定。其参考内容如下:(1)土方机械化施工的机械配套及经济分析;(2)深基础施工方案的选择,基坑支护结构的布置及选用;(3)降低地下水位方法的研究及施工中实际问题的处理;(4)土方填筑对土质的要求及压实方法的选择;(5)大直径钢筋的焊接问题;(6)冷拉钢筋的性能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新品种钢筋的性能与加工方法;(7)钢组合模板的规格与组合,计算原则和方法;(8)大模板的构造和计算,施工中具体问题的处理;(9)爬模、台模等新型模板的构造及使用;(10)混凝土搅拌机的组成与布置,掺合料应用效果的总结;(11)泵送混凝土的布管,浇筑、配合比的分析研究;(1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方法及温度应力问题的处理;(13)张拉机具和锚夹具的分析、张拉方式对应力均匀的影响;(14)无粘结预应力施工的研究;(15)构件吊装应力计算方法;(16)结构物吊装方案和吊装阶段建筑物稳定性的研究;(17)特种工程(大跨度屋盖、升板等)吊装工艺的总结;(18)滑模的构造,组成与计算方法;(19)散装水泥运输、储存和使用方法总结;(20)起重安装机械的利用和如何提高其使用效率;(21)本工地施工组织设计与实际施工进度的比较,从中找出改进的措施;(22)新型装饰材料及其施工工艺的总结;(23)网络图使用效果的总结与分析;(24)有关工程管理问题的总结与分析;(25)特种结构施工工艺的总结与分析;(26)高层外墙脚手架的选用。小专题还可以是结构、建筑、材料、施工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建筑工程技术实习报告2通过两天半的认识性实习,我初步的了解了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进一步提高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实习目的: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提高我们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扩大所学理论。2、通过观察,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建筑优劣,提高自身观察能力与鉴赏能力,为将来打下基础。3、通过实习熟悉房屋构造,材料特性及应用。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在那里看了一个多小时就坐车离开了。11点左右我们的车就到达了青山立交桥下由区二建承包的工地,那工程已经把楼层建到24层了,据总工长介绍那几栋楼房都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进到楼房里面,我了解到了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由承重构件(基础,墙体,柱,梁,楼板,屋架等)组成的体系.也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承重墙什么是非承重墙。承重墙:是指直接承受梁,楼板,屋顶等传下来的荷载的墙。非承重墙:是指不承受外来荷载的墙。在非承重墙中,仅承受自身重量并将其传给基础的墙,称为承自重墙;仅起到分隔空间作用自身重量由楼板或梁来承担的墙,称为隔墙.在框架结构中,墙体不承受外来荷载,其中,填充柱之间的墙,称为填充墙。悬挂在建筑物外部以装饰作用为主的轻质墙板组成的墙,称为幕墙。还使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剪力墙和剪力墙的结构效能。建筑物中的竖向承重构件主要由墙体承担时,这种墙体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地震作用。剪力墙是建筑物的分隔墙和围护墙,因此墙体的布置必须同时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和结构布置的要求。剪力墙结构体系,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空间作用,比框架结构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因此,可建造较高的建筑物。剪力墙结构的楼盖结构一般采用平板,可以不设梁,所以空间利用比较好,可节约层高。下午2点30分我们到达了东葛路古城路口中医药研究院职工住宅楼工地,也是由区二建承包的工地。里面的结构和前一次观看的差不多一样。12月21日,上午9点30分到达了永和桥南与五一路交汇处,由区五建公司承包的“邕江明珠”工地。区五建是广西建筑的龙头老大也是特级企业,纪律严明,规模庞大,里面贴的注意事项和标签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那里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钢筋的型号和哪种加工钢筋机器加工哪种钢筋。可能是那里工程紧张我们而没有上去观看。下午2点30分我们到达了双拥路青山路路口,那工程也是由区五建公司承包的“南湖名都广场”工地。那里的林经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进到里面观看,建筑的结构和昨天观看的结构都差不多。在里面观看了1个多小时就下来了,接着就上车返回学校。12月22日,上午9点钟我们上车前往了在武鸣的工地。在工地那里我看到了钢筋的绑扎过程,老师也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腰筋什么是腹筋什么是箍筋等等。钢筋连接,是在钢筋与钢筋接头处使用的,用以延长钢筋的一个部件。下面就实习与理论知识结合及得到的收获做一些总结一、结构形式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几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二、施工缝、变形缝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三、梁:按梁的常见支承方式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两端固定梁、连续梁。梁按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分为主梁、次梁、连梁、圈梁、过梁等。通过这一次的
本文标题:关于建筑工程技术实习报告范文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05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