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现象。2、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3、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教学重点: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教学过程:一、引入:小朋友们,在讲新课之前,老师想让你们回答一个问题:星期天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带你到什么地方去呢?(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可能会说出各种各样的地方,如:游乐园、广场、超市等等。)哪个小朋友能说一说,我们迁安市都有哪些超市呢?(东安、东购、家乐等等),今天,咱们市又有一家超市开业了,咱们去看一看吧,(出示超市开业的情景图)。二、教学新课。1、大家看,来的人可真不少,这家超市给你什么印象?能给大家谈一谈吗?(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超市的布置很有规律,显的很美。引导学生寻找其他的有规律的布置。(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一个小笑脸或小星星给予鼓励。)2、小朋友们,刚才布置超市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临时有事,可他的工作还没做完,我们帮帮他,好吗?(学生肯定会很乐意帮忙)(出示挂灯笼的图)。教师提出大头蛙的问题,请一名学生帮忙完成。引导学生说出该怎样挂,为什么这样挂。三、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第一题,说明题意。学生观察图片的规律,然后动手完成贴图片的活动。2、出示练习第二题,说明题意。学生观察图片上颜色的规律,然后动手完成涂颜色。3、添加一个课本中没有的题目。如:动物园召开运动会,看!小动物们排着队伍来了,(出示制作的情景图)。咦!怎么参考资料,少熬夜!这么不整齐?快看一看怎么回事?哦!原来是有的小动物还没来呢?看看还缺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排列的队伍来判断缺谁,并将小动物的图片贴到正确的位置。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四、拓展、延伸。教材中的练习题都是以图片的形式出现的。我想,应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活动:小朋友们,今天下午我们有一个表演,我们要先组织一下队伍。哪个小朋友能帮帮老师?教师先排一部分: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然后选一名同学帮忙排队,看一看他是否按规律排列。小结: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我们发现了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能给我们美的感觉。在这里,我想到本单元的教学是让学生去发现有规律的排列,从而发现有规律的美。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好多的'事物是没有规律的,但他们也是美的,如:彩虹的颜色很美,但它的排列没有课本中这样的规律。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这样的问题:(出示彩虹图)你认为它美吗?看一看学生的想法。如果他们认为彩虹美,我们可以说明并不是只有有规律的事物才是美的,有的事物没有规律,但他们也是美的;如果有的同学认为彩虹不美,我们可以这样对学生说: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你能用运用科学知识将彩虹改变成你喜欢的颜色,那就好好学习吧!以次来激励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五、布置实践作业。回家观察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下节课一起交流。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力目标: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教具准备:喜洋洋的贴图,课件。教学过程:一、从贴脸游戏,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瞧:(课件出示喜洋洋图片)2、出示喜洋洋图片1。问:你们觉得这两个喜洋洋有什么不同?3、学生讲,老师贴。参考资料,少熬夜!4、学生观察,两者间有什么关系?5、引入课题,喜洋洋为了感谢大家帮它找回了鼻子和嘴巴,现在给我们当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游玩,在生活中去学习上下位置关系。板书:上下。二、理解上下,培养空间观念。(重点)出示主题图,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站,南京长江大桥,图中有什么交通工具呢?学生观察。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出示汽车和火车,你能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引导,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详细体会上下位置关系出示火车和轮船,你能再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引导,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小结: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关系是绝对的。2、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难点)出示汽车、火车、轮船,你能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引导,一会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又说火车在下面。对吗?同桌讨论。生回答。小结:对于三个物体来说,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例如:火车对汽车来说,火车在汽车的下面。火车对轮船来说,火车在轮船的上面。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1)摆一摆现在,喜洋洋带我们来到第二站教室。将你的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上面,然后将你的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再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支铅笔放在文具盒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生操作,师巡视。(3)写一写。四、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1、游戏,喜洋洋做,学生跟着做。游戏儿歌:上上下下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向上爬,(双手握拳相互绕圈从下往上至头顶)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向下滑。(双手握拳相互绕圈从上往下至脚面)太阳出来了,(双手在头两侧伸直打开,手心向前)花儿也对我咪咪笑。(手腕靠拢在下巴处做花朵状微笑点头)上,下,(双手伸直上举,再弯曲至耳朵旁)上,下,(重复上面动作)休息一下。(双手在脸侧做睡觉状)参考资料,少熬夜!2、第三站,动物器材室。3、第四站,喜洋洋的房间。4、第五站,回到教室。联系生活,叫学生观察所处的教室,有哪些物体存在着上下位置关系。五、小结。今天,喜洋洋带我们游玩了这么多地方,你收获了什么?观察所处的教室,比如,讲台和黑板,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间存在哪些位置关系?这是我们后面几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三篇】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学生家庭及学生智力存在差异,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不够理想。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要做到:一、积极落实素质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小医生等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二、以课堂教学为核心:1、备课。要认真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2、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为学好数学迈出坚实的一步。参考资料,少熬夜!(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要做到: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样就能改变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短处。(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要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使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这样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可能。3、批改作业。要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进行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要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可给满分,要养成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要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4、注理对后进生的辅导。对后进生,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度卷中,要增加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要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法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以期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教具准备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十一是()十1个十有()个一2.一百有()十十一百有()个一参考资料,少熬夜!个十是()5个十是()二、新授1.揭示课题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板书:元、角、分)2.教学例1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2)它是什么模样的?3.教学例2(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3)出示10个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三、巩固练习。四、布置作业1.填空。(1)1张5角饯可以换()张1角钱。(2)1张1元钱可以换()张5角钱。(3)1张1元钱可以换()张1角钱。2.填空。70分=()角3元=()角8角=()分10角=()元
本文标题: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10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