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新浅析财务分析及财务指标分析
浅析财务分析及财务指标分析一、财务分析的基础1.财务分析的概念2.财务分析的目的3.财务分析的方法4.财务分析的基础——三大财务报表二、对各财务能力进行的财务指标分析1.偿债能力指标分析2.营运能力指标分析3.盈利能力指标分析4.发展能力指标分析三、对各财务报表进行的财务指标分析1.资产负债表指标分析2.利润表指标分析3.现金流量表指标分析四、财务综合分析——杜邦分析体系浅析财务分析及财务指标分析财务分析是关于资金的筹集、投资、营运和分配等活动的总称,是现代企业的四大基本管理职能之一。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有利于管理者及其相关人员客观的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找出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因素,划定责任界限,促进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提高。一.财务分析的基础1.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一种方法。2.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的一般目的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想再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目的是:对非贸易债权人:非贸易债权人是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签订借款合同或购买债券将资金转移给企业。债权人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就很关注债券人的现有资金记忆未来的先进流量,因此债权人对债务企业的分析集中于企业控制现金流量得能力和保持财务稳定的能力。对于短期信用而言,债权人主要关注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短期资产的流动性以及资金周转情况。对长期信用而言,债权人主要分析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评价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此外,债权人都很重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分析,资本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影响到了债权安全。对股权投资者:股权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以便据此评估企业价值或股票价值,进行有效地投资决策。由于其承担的风险更大,决定了他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更多,分析也更全面,包括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水平、财务风险、竞争能力、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对管理层:管理层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财务分析所提供的信息来监控企业的运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变化,以便尽早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3.财务分析的方法比率分析法,将企业同一时期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进行比较,而出一系列的财务比率,以此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将企业不同时期或是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存在的差异的分析方法。4.财务分析的基础——三大财务报表(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表明权益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该报表除了用于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二)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是时期的经营策划能改过的会计报表,对利润表的分析不仅能够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而且与资产负债表结合分析还能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以及长期偿债能力,同时利润表有关项目与现金流量表的净流量比较,还能了解企业的盈利与收现的真实性,判断企业当期实现利润的含金量。(三)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动态状况的报表,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以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的获现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二.对各财务能力进行的财务指标分析1.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表示企业每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了企业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因为该比率越高,不仅反映企业拥有较多的营运资金抵偿短期债务,而且表明企业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额较大,债权人的风险越小。但是,过高的流动比率并不均是好现象。从理论上讲,流动比率维持在2:1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由于行业性质不同,流动比率的实际标准也不同。所以,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应将其与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维持在1:1较为正常,它表明企业的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但以上评判标准并不是绝对的。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可以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式中年经营现金净流量指一定时期内,由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用该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更为谨慎。该指标较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多,能够保障企业按时偿还到期债务。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则表示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收益能力不强。(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它的大小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及安全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其分析指标主要有四项。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示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高低对企业的债权人和所有者具有不同的意义。债权人希望负债比率越低越好,此时,其债权的保障程度就越高。对所有者而言,最关心的是投入资本的收益率。只要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高于借款的利息率,举债越多,即负债比率越大,所有者的投资收益越大。一般情况下,企业负债经营规模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负债比重应掌握在一定的标准内。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也称资本负债率。其计算公式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该比率反映了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即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该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3、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有形净资产的比例关系,表示企业有形净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负债总额÷有形净资产)×100%有形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一般难以作为偿债的保证,从净资产中将其剔除,可以更合理地衡量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4、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又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上式中,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包括流动负债的利息费用,长期负债中进入损益的利息费用以及进入固定资产原价中的资本化利息。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难以保证用经营所得来及时足额地支付负债利息。因此,它是企业是否举债经营,衡量其偿债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若要合理地确定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需将该指标与其它企业,特别是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根据稳健原则,应以指标最低年份的数据作为参照物。但是,一般情况下,利息保障倍数不能低于1。2.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是指通过计算企业资金周转的有关指标分析其资产利用的效率,是对企业管理层管理水平和资产运用能力的分析。(一)应收款项周转率应收款项周转率也称应收款项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或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款项余额的比值,是反映应收款项周转速度的一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应收款项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让与折扣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应收款项年初数+应收款项年末数)÷2应收款项周转天数=360÷应收帐款周转率=(平均应收帐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包括“应收账款净额”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应收账款净额是指扣除坏账准备后的余额,应收票据如果已向银行办理了贴现手续,则不应包括在应收帐款余额内。应收帐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帐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周转率越高表明:(1)收帐迅速,账龄较短;(2)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3)可以减少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同时借助应收帐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购买单位的信用程度,以及企业原订的信用条件是否适当。但是,在评价一个企业应收款项周转率是否合理时,应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较而定。(二)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也称存货周转次数,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和销货能力的一项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存货营运效率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周转速度快慢,不仅反映出企业采购、出错、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工作状况的好坏,而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存货占用水平低,存货积压的风险就越小,企业的变现能力以及资金使用效率就越好。但是存货周转率分析中,应注意剔除存货计价方法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三)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可以用来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资产平均占用额应按分析期的不同分别加以确定,并应当与分子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在时间上保持一致。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该周转率高,说明全部资产的经营效率高,取得的收入多;该周转率低,说明全部资产的经营效率低,取得的收入少,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应采取各项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程度,如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的资产。(四)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年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固定资产周转率高,不仅表明了企业充分利用了固定资产,同时也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率。反之,固定资产周转率低,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营运能力欠佳。在实际分析该指标时,应剔除某些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固定资产的净值随着折旧计提而逐渐减少,因固定资产更新,净值会突然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折旧方法不同,固定资产净值缺乏可比性。3.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它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可以按照会计基本要素设置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自有资金利润率和资本保
本文标题:新浅析财务分析及财务指标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2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