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范文范例(最新4篇)
1/13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范文范例(最新4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范文范例(最新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第一篇】xx街道xx社区系原来xx居委会、部分法海居委会,东街街道部分鳌峰坊居委会、水部街道部分xx居委会整合而成。四至范围:东至五一北路,西至新权路、法海路,南至古田路,北至鳌峰坊,总面积37万平方米,1605户,5095人,新村楼院29座,辖区省属单位1个,市属单位7个,医疗单位1个,学校1所,老人活动中心1个,社区内政治文化气息浓郁,有市人大、福州警备区、协和医院、格致中学、xx宾馆等,是xx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之一。xx社区自建立以来,社区党政班子始终坚持以增强社区党建活动为核心,采取“抓队伍、强素质、搞服务、聚民心的”方法,紧紧围绕创建中心广泛,发动辖区单位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真抓实干,初见成效,突出创建“康乐型”社区特色,着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体活动极大丰富的快乐园”,社区建有4支志愿者队伍,6支文艺队,各文艺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下,演出了许多精彩的节目。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2/13社区在xx风景区还设有户外健身活动点,较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同时,社区还着重推进“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各项建设活动,呈现出和谐的发展态势。几年来,xx社区积极倡导居民和共建单位开展争当文明市民、创文明楼院、文明单位活动,设立了党风廉政、消防、综治、计划生育科普、反对邪教等宣传栏,通过教育引导,提高了居民素质。先后荣获省级“企业退休规范化管理达标社区”、市级“巩固国家卫先城市先进单位”、“绿色社区”、“先进社区妇联”、“平安家庭先进示范社区”、区级“卫生达标社区”、“三八红旗单位”、“平安社区”、“计生生育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荣获“二级达标”社区。20xx年,xx社区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平安为主线,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紧紧围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这个大局,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面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现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如下:一、矛盾调处成功率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主动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依法调解、以情调解、公平解决纠纷。在调解工作中,司法调解员擅于运用亲情、友情等讲道理、讲法律,使情、法、理有机地结合,达到化解纠纷的目的,并耐心、细致、公正的进行调处,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积怨,调处成功率达3/1395%。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20xx年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共7起,及时有效的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三、维稳组的建立。由于排查调处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为更好地做好排查调处工作,根据社区党委研究决定,成立了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和突出问题重点整治领导组司法所作为牵头单位,每月到各个小区进行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所有社区群众在遇相关情况下可随时向维稳组调解组反映、汇报。为构建平安和谐的xx社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四、例会制度的确立。即每半年组织召开综治调解专干培训、交流会议,由司法所主持,各村调解委人员参加培训,对本月的纠纷排查调处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并通过会议交流形式对调解人员进行政治思想、业务知识和调解能力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的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总之,xx社区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确定社会政治稳定,在下一步的排查调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第二篇】4/1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为北京奥运会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安全顺利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上级要求,从6月起至9月,在全镇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集中力量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立足新起点、顺应新期待、按照新要求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举国期盼、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将于8月在我国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也将隆重举行。因此,在全镇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了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按照“早抓预防、重抓疏导、细抓排查、狠抓化解、实抓稳控”的总体要求,通过开展了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做到了对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矛盾、民间纠纷、信访问题和突出治安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进一步夯实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了无群体性事件、零进京上访案件的目标。二、集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深入扎实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全面掌握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矛盾纠纷5/13的总体情况,完善了预警预测分析机制,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把辖区排查、系统排查和单位内部排查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多层面地深入开展调查摸排,切实把各种不安全、不稳定的问题和矛盾排查彻底,为解决矛盾和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逐一进行登记建档,归类梳理,逐件落实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对于排查出来的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实行了领导包案、挂帐督办,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集中力量调处解决,把问题解决在了基层、解决在了当地、解决在了萌芽状态。(三)充分利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增强了调解意识,坚持把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主要手段,在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中进一步完善了大调解工作格局,完善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同时,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防止了为求得一时一事的解决而引起攀比和引发新的矛盾。(四)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这次集中活动为契机,及时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做法,固化了有效工作模式,进一步整合了基层综治、维稳、调解、信访等方面的工作力量和社会资源,健全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构建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紧密协调配合、联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形成了及时、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了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取得6/13实效(一)快速动员部署。各村(居)企、事业单位、镇机关各办公室高度重视,快速对大排查大化解活动作出具体部署,并抓紧组织实施。各村及居委会结合实际,抓紧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落实了工作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了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二)充分发挥了职能部门的作用。镇各部门密切配合,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解决了一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加大了重点案件督办力度,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努力做到了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信访、交通、建设、劳动保障、民政、教育、卫生、农业、环保、国土等涉及矛盾纠纷和各类安全隐患相对集中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充分发挥了各自职能作用,做好涉及本办公室本条线的矛盾纠纷和行政争议调解工作的同时,集中解决了一批突出矛盾和问题,并积极配合了相关部门做好工作,指导下级部门按照职责范围积极开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活动。各办公室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一批突出问题。(三)广泛发动群众。司法所把宣传发动群众作为组织开展了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的重要环节,贯穿活动的始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地进行了宣传发动,向群众宣传开展了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工作重点等,真正让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有关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四)加强了督导检查。在镇党委政府的组织督导组,对各7/13村(居)企、事业单位、镇机关各办公室开展了大排查大化解活动进行督导。各村(居)企、事业单位、镇机关各办公室要建立健全了台帐,及时分流处理了有关排查信息,督促了有关行业和单位及时解决突出问题。(五)严格落实了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了任务,层层落实了责任,一级抓一级,把抓好“两个排查”活动的责任落到实处。对于该排查出的问题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没有及时解决而酿成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治安灾害性事故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对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严格执行信息报送有关规定,及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专项活动情况实行逢8上报制(每月8、18、28日),重大情况随时报告,坚决杜绝迟报、漏报、故意压报和瞒报事件发生。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第三篇】为推动我县诉源治理工作有效开展,推进“无讼”乡、村(社区)创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等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积极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根据湖南省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加强诉源治理进一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由县委政法委组织牵头成立县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8/13领导小组下设“一中心六平台”。一、工作布局我县于20xx年5月成立了“一中心六平台”即:县协调中心、诉前调解平台、律师调解平台、乡镇调解平台、村(社区)调解平台、志愿者服务调解平台,分别设立在司法局、人民法院、部门单位、乡镇政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县协调中心由司法局局长任组长,政法委领导、法院副院长、司法局副局长任副组长,配工作人员3名。全县共组建协调中心一个,调解平台229个,其中诉前调解平台、律师调解平台、志愿者服务调解平台各1个,行专调解平台14个,乡镇调解平台14个,村(社区)调解平台202个。有调解员1091名,其中专职调解员476名,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向到界的大调解格局。二、运行方式按照行政区域和职能规划,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县级协调中心主要负责全县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协调指导、业务培训、考核督查、信息汇总、司法确认、数据共享,参与跨部门、跨区域重大疑难社会矛盾纠纷协调处理。诉前调解平台的主要职责是对符合立案登记条件的案件,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诉前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实现民商事诉讼与纠纷调解工作相衔接,促进矛盾纠纷高效、快速解决。行专调解平台的职责是负责本系统本行业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明确受理、移交、委托程序,完善人民调解与9/13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确认解决纠纷,防止纠纷反弹。律师调解平台的职责是对法律关系复杂、专业性强的矛盾纠纷,优先导入律师调解程序;与县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互联互通;提升律师调解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乡镇调解平台的职责是负责本乡镇(管委会)开展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有效调处;指导辖区调委会队伍和平台建设;健全工作台账并及时报送网络信息资料。村(社区)调解平台的职责是定期开展排查;主动掌握村(社区)主要矛盾苗头;就地解决部分矛盾纠纷,防止激化。志愿者服务调解平台的职责是协助调处矛盾纠纷,及时报告矛盾纠纷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三、调解成效我们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行矛盾不上交,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智能优势,积极构建“三调联动”相互衔接的调解体系,形成各尽职能、各展所长,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高效运行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通过“一中心六平台”体系,构建远程调解、网上指导、信息共享、司法确认的工作格局,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和非诉讼案件的增长,减少对同类矛盾处理分歧,使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得到保障和执行,进一步降低矛盾纠纷解决的成本。今年5月至8月,全县共调处矛盾纠纷1657件,调解成功1639件,调解成功率达%,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上访事件34起,预防“民转刑”案件5起。10/13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第四篇】为有效化解各类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维护好全镇社会稳定。我镇对全镇社会矛盾问题进行排查、调处,重点围绕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狠抓工作落
本文标题: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范文范例(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46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