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论语》十则教学设计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论语》十则教学设计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论语》十则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愠罔殆谓哉焉诲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3.熟读。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三、文言文入门:教师讲解: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通假字4.朗读与背诵5.四种特殊句式:四、朗读指导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3)弄清虚词的用法。(4)补充适当的词语。(5)调整句子的语序。(6)揣摩句子的语气。(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六、指导翻译第1--5则:参考资料,少熬夜!处理方法: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七、指导背诵八、小结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自由发言,不拘对错。九、作业l.课后练习一、二题。A类2.背诵全文。B类3.默写全文。C类[说课精要]本节是入门课,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好,所以不贪快,只求稳。《论语》十则(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4.朗读与背诵。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检查复习朗读全文。二、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课,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课文。三、翻译课文6-10则l.教师讲解下列难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学生尝试自己翻译,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讲座,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3.抽查二个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补充。四、独立思考: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请各举例说明。独立思考后抽查发言,学生互相补充:(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之。(2)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参考资料,少熬夜!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五、片断写作: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应该怎样去做。100字左右写完后班内交流。(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六、小结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参考。七、背诵指导:抓关键词的背诵法八、作业A1.课后练习三、四题。B默写课文[说课精要]学以致用,本课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这一点《论语》十则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学目的:1.体会学习的态度和方法。2.了解古代语录体散文的特点。3.诵读欣赏。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基本字词的含义2.理解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三、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人谈学习的成语、明言警句,课上交流。2.准备本课的朗读磁带,收录机。3.《论语》、孔子等有关文化常识。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学法指导:指导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含义。背诵、积累,要求熟读成诵,正确默写,并能灵活运用。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古人谈学习的成语、明言警句,抓住其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等成语引入《论语》。(二)、教师简介《论语》、孔子等有关文化常识,播放朗读磁带,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三)、诵读欣赏。1.学生齐读。2.教师针对齐读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指正;范读;领读。3.听朗读磁带,自读两遍;齐背一遍。4.教师指导美读,指名学生朗读。(四)、指名学生翻译,教师适当点拨,扼要分析,最后参考资料,少熬夜!归纳总结。(五)、巩固。进行背诵默写比赛。《论语》十则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3、积累文言词汇。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2、朗读、背诵课文。3、研读前五段。〖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二、朗读课文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2、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3、正音、正字。三、理解课文1、理解重点词语:⑴教师导学: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参考资料,少熬夜!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⑵自主、合作、探究: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重点掌握下列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理解课文:教师导学: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吾日三省吾身。⑶传不习乎?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四、朗读、背诵反复朗读,直到成诵。五、作业1、背诵课文。2、抄写、识记字词。3、预习剩余部分。第二课时〖教学〗1、研读后五段。2、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3、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教学步骤〗参考资料,少熬夜!一、检查作业1、背诵课文。2、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二、理解后五段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教师须重点讲解的:1、见贤思齐焉。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4、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概括思想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归纳到如下几点:1、学习方法。2、学习态度。3、思想修养。归纳成语、格言: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学习体验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五、教师小结《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六、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论语》十则教学设计【第四篇】山东光远中学王新伟[教学目标及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2.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勤学好问、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学课型及课时]1.教读课2.一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我们同学们进入中小学学习已经七年了,关于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体会。我国古代的孔子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好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这篇课文。二、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学生在班上交流: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有关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三、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布置学生划出自己感到最精彩的语句。(三)重点学习与训练1.教师导学: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先仔细读几遍课文,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明确: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⑴通假字:①不亦说乎:通假字“说”,本字“悦”,愉快。②由,诲女知之乎:通假字“女”,本字“汝”,你。③是知也:通假字“知”,本字“智”,聪明,智慧。⑵多义词:
本文标题:《论语》十则教学设计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56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