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财务分析及盈余管理(新)(1)(ppt 103)
财务分析与盈余管理•主讲人:余国杰教授•地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编:430072•联系电话:13971455131•E-mail:wdygj@163.com企业财务管理的框架第一层次:财务人员财务会计与税务处理结算与现金管理第二层次:财务经理财务财务分析资金运作第三层次:CEO财务预算与内部控制资本运作会计工作财务工作财务管理工作一、财务分析与盈余管理概述•财务分析概述•盈余管理概述(一)财务分析概述•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的对象•财务分析的方法1、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审计报告)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各利益关系人改善决策。2、财务分析的对象•财务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会计报表的项目注释)”、“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财务情况说明:包括公司基本情况简介;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情况简介;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等。•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资产负债表资产期末数年初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期末数年初数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付票据应收票据应付账款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存货应交税费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借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应付债券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付款长期应收款预计负债投资性房地产非流动负债合计固定资产负债合计在建工程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股本)开发支出资本公积商誉盈余公积长期待摊费用未分配利润非流动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利润表项目本年金额上年金额一、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减:所得税费用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五、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二)稀释每股收益3、财务分析的方法•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和审阅法。•比较分析法按比较内容分类:(1)总量比较;(2)结构比较;(3)财务比率比较。•按比较对象分类:(1)趋势比较:同历史比;(2)横向比较:同类企业相比;(3)差异比较:与计划预算比。(二)盈余管理概述•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的分类•盈余管理的会计手段——披露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非会计手段——真实盈余管理1、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由于盈余管理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虽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即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取私人利益,而有意地对对外财务报告进行控制。•Scott(1997)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Healy和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会计手段或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笔者比较赞同Healy和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由该定义可知,盈余管理会歪曲公司经营业绩,使会计信息失去客观性和中立性,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已有的研究显示,公司管理者之所以进行盈余管理,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报酬、影响股票市场对公司业绩的理解、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税收筹划、避免政府监管部门的干预等。2、盈余管理的分类•从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两类:真实盈余管理和披露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实现的,就是公司管理者通过构造具体交易并控制交易发生时间所进行的盈余管理。这类盈余管理通常既影响各期盈余,也影响各期实际的现金流量。并且它通常不会增加公司价值,反而在一些情况下会损害公司价值。•而披露盈余管理则是通过会计手段实现的,主要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这类盈余管理通常只影响不涉及现金流量的应计项目,而不影响各期实际的现金流量,所以又可称为应计项目管理。同时,它通常只影响会计盈余在各期的分布,而不影响各期的会计盈余总额。3、盈余管理的会计手段——披露盈余管理•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及变更进行盈余管理•利用会计估计选择及变更进行盈余管理(1)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包括:•1、金融资产的分类:例如在证券市场上所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是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还是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例如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其他方法。•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4、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5、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例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6、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例如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采用年限平均法,还是其他方法。•7、无形资产的确认:例如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计如当期损益。•8、无形资产的摊销:例如企业将无形资产看作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还是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是采用直线法摊销,还是其他方法摊销。•9、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例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还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1)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10、预计负责的确认:例如企业对担保是作为或有负责表外披露,还是作为预计负责表内确认计量•11、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包括:(1)选择收入的结算方式:如分期销售、现款销售、还是托收承付等收入结算方式;(2)控制收入的确认条件:一般通过业务控制(控制交易时间),合同控制(控制签订时间),流程控制(控制交易过程)进行。如可以调节开具发票的时间控制收入的实现;(3)选择收入的确认时间:例如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是待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还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4)选择收入的计量方法:例如企业是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还是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工程合同收入、劳务收入,是根据完工进度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分期确认收入,还是采用完成合同法一次确认收入;(5)选择收入的流入方式:对于企业的一项收入,也可以合理转化为负债而推迟到以后期间确认;(6)在不确定情况下确认收入:如在未来仍需提供服务的情况下,对收到的负债性质的款项确认收入,会员收入、广告费收入、软件制作费收入等在收到款项时就确认为收入,这对当期利润产生很大影响。•12、费用的确认:例如企业对借款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对刚刚支付而未享受服务的预付费用是全额作为费用入账,还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入账。•13、合并政策: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等。(2)利用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会计估计,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下列各项属于常见的需要进行估计的项目:•1、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3、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4、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5、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6、长期待摊费用的分摊期间•7、公允价值的确定(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租赁、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广泛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8、预计负责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9、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4、盈余管理的非会计手段——真实盈余管理•利用对经营活动的调节进行盈余管理•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利用债转股进行盈余管理•利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进行盈余管理•利用股票回购进行盈余管理(1)利用对经营活动的调节进行盈余管理•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酌量性费用是指费用开支水平可由公司管理者决定的费用项目,如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维修费、广告费等。这些费用开支通常是面向未来的开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甚微。当公司经营业绩差,面临亏损或业绩滑坡时,管理者为提高公司当期的经营业绩,可以减少当期的酌量性费用开支。国外一些研究资料显示,很多公司通过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进行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手段虽然可使公司短期利润增加,却削弱了公司长期发展的能力,损害了公司价值。•增加产量: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生产产品的成本由企业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耗费构成,具体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机器设备折旧费、维修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办公费等。在这些生产耗费中,有些费用属于固定费用,当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固定费用总额不变。因此,当产量增加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会下降,并直接导致相同销量的销售成本下降,使利润水平上升。由此可见,在销量无法增加时,仅通过提高产量即可增加利润。但通过增加产量进行盈余管理对公司有害无益。因为公司增加的产量转变为存货,占用了公司资金,降低了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过多的存货还可能面临由于产品过时或毁损而减值的风险。(1)利用对经营活动的调节进行盈余管理•放宽信用政策或给予销售折扣:公司在临近年末时,看到当年经营业绩不佳,可能会通过放宽信用政策或给予销售折扣促进销售,以改善经营业绩。放宽信用政策包括延长客户的付款期、向信用不佳的客户赊销商品等。销售折扣则主要是通过价格优惠吸引客户大量购买。这种年末的促销活动,会暂时性提高公司利润水平,但是会损害公司长期利益。放宽信用政策会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而销售折扣促使客户年末大量购货,会导致下一年购货量减少。另外,如果销售折扣后价格再复原,客户的购买意愿可能下降,因为销售折扣使客户对公司商品降价形成预期,会等到下次降价时再购买。•资产处置:资产处置是指企业将其拥有的子公司、经营部门或其他长期资产和投资的所有权有偿让渡给第三方,并以此获取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的行为。当公司经营业绩没有达到预期时,可通过转让持有的无形资产、已经增值的有价证券或某个经营部门等获取收益,使利润达到预期水平。陈信元、叶鹏飞、陈冬华(2003)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有通过资产出售提高公司利润,以达到配股或增发条件的行为。白云霞、王亚军和吴联生(2005)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公司会通过资产处置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或
本文标题:财务分析及盈余管理(新)(1)(ppt 10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5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