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擘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擘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主题鲜明,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又擘画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方向更加明确、战略目标更加完善、战略步骤更加科学、战略路径更加清晰、战略规划更加完备,为我们党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本质要求”明确战略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的丰富创新,也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方向的鲜明宣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意蕴丰富,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道路选择、实践路径、政治要求,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社会命运与共的关系新图景,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贡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凝聚力量团结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要毫不动摇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我国现代化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安全发展。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不断满足人民对民主的需求,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生活富足,也包括精神世界丰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富裕的现代化。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协调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曾经严重损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没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平等发展,中国要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中国贡献。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文明新形态的基础要素,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国特色,汲取优秀文化资源,立足时代前沿,努力推动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丰富人类文明形态。“宏观展望”完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了宏观展望,更加详细地提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并重点明确和部署了未来5年的目标任务,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更加完善。战略目标的内容更加全面。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含8个方面的内容,涵盖总体水平、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实力、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大大丰富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社会、生态文明等6个方面的内容。未来5年的目标任务也从8个方面进行了规划,包括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民主法治、精神文化、人民福祉、美丽中国、国家安全、国际地位等。战略目标的重点更加突出。无论是到2035年的总体目标,还是未来5年的目标任务,都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比较突出:一是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未来5年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二是人民美好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未来五年,“不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而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战略目标的要求更加具体。在2035年的总体目标中,关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规定非常具体,要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未来5年,关于提升居民收入,更是明确要求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力提高基本同步。这表明我们党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落细,确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首要任务”和“基础支撑”划定战略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首要任务”和“基础支撑”密切相关,共同构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重点。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这样一个14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伟大复兴,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我们必须立足自身,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我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优势,畅通国内大循环,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强大的国内市场吸引全球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国内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性可靠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发展的质量优势,实现由要素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转向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部署”充实战略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划定战略重点的同时,还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等多个方面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一直为实现人民民主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民主与法治息息相关,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文化自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健康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和要求,将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绿色革命,这是我们党继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后,对于全方面全过程全地域推动绿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同时维护国家安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前进道路上,我们必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必须具有同一切干扰破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外部力量进行斗争和较量的战略工具,切实保护好我们的发展成果,维护好人民的安全利益。为此,必须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增强安全领导能力。国家安全之本在国防和军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伟大工程”标注战略关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优势,提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和保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不懈追求。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建设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
本文标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擘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61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