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端午节(许月超-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一、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已有2000年历史•“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一)端午节源于屈原《荆楚岁时记》云:是日,竞渡,采杂药。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二)端午节源于伍子胥或越王勾践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三)端午节源于越民族祭祀仪式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1943年7月)指出: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至于将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给蛟龙享受的,那就不用讲了。总之,端午是个龙的节日,它的起源远在屈原以前。端午由来的三种说法(视频)二.端午习俗(视频)吃粽子赛龙舟挂昌蒲,艾草喝雄黄酒熏苍术.白芷祭神礼先、避瘟驱鬼、消除五毒1、招魂2、镇鬼:挂钟馗像三、从屈原看端午屈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一座跨越时空的丰碑,也是一个丰富、复杂的“模式”载体。他是一位失败的政治家,却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型诗人,他的思想受到儒、法、道等诸家影响而自成一家,他追求的“美政”内容为:君臣契合,举贤授能,从而对内实行改革,对外联齐抗秦。屈原成为“中华魂”、历代“爱国志士的楷模”、忠心为国、敢赴国难、舍身殉国的志士的“崇拜者”。从这一角度出发,称屈原为“爱国者”、“爱国诗人”,说屈原具有“爱国精神”、“爱国思想”,也是比较合适的。屈原对端午节的选择(一)屈原充分了解端午节的本质内涵1、人们普遍具有对死亡的恐惧、对瘟疫五毒的恐惧2、人们普遍关心每年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大的变故、事件(二)屈原晚年在流放地的困境环境险恶无人理解归郢无望《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後来。《涉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屈原的人格范式与悲剧结局屈原的伟大之处,并非他那至死不离开楚国的实践行为,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生的进取模式,其内容包括:第一、忠君爱国。他对楚国怀有“深固难徙”的钟爱,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深沉眷恋情绪,本国没有希望,甚至遭祸殒身,但他仍然希望存君兴国;受到疏远、流放之后,他怨君更忠君,将“俗之一改”寄希望于君之一悟,因而有恋阙思君、表白陈情的倾诉,有抨击群小、以显己美的对比。第二、独立不迁。屈原廓其无求,头脑清醒,独立于世,横而不流,他追求正直、光明,鄙视周容、佞曲,即使备受摧残,穷困茕独,谣诼攻击,无人支持,也不改弦易辙。为了美好人格、操节的保持,他牺牲了欢乐、升擢,也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更牺牲了比生命还看重的“修名”。第三、上下求索。对理想、对真理、对美政的追求,执著不懈,不屈不挠。第四、好修为常。屈原说过,“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一篇《离骚》,言修者凡十一,志行高洁,仍不断磨炼、提高、完善。屈原遭到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面临的已不是“进与退”、“仕与隐”、“成功与失败”的选择,而是“玉碎与瓦全”的选择。屈原克服了短暂的思想动摇,始终坚持“全能”,决不轻易舍弃其中任何一项。因此以其生命与“修名”为代价,为我们自塑了一个完美的人格典型;屈原的悲剧,正源于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而他的矛盾,正是他的人格的体现、他的“美”的张扬,而他,也就成了民族精神的完美象征。四、大学生怎样过端午1.参加龙舟竞赛2.学习包粽子(视频)3.参加纪念屈原活动4.话剧表演5.弘扬传统文化2004年,一篇关于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的消息,引起全国人民的民族感情震荡,一时舆论大哗。这则新闻的大意为:韩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得知这一消息后焦虑的表示,“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这一新闻最大的误区、误导是将我国的“端午节”与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混为一谈,尽管韩国的端午节、江陵端午祭源于中国的端午节,但“江陵端午祭”也是韩国自身有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谢谢欣赏!
本文标题:端午节(许月超-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