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TCSAE 151-2020 电动汽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方法
ICS43.020T40团体标准T/CSAE151-2020电动汽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方法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testmethodsforelectricvehiclesDraftingguidelinesforcommercialgradesstandard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2020-08-07发布2020-08-07实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T/CSAE151—2020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缩略语............................................................................35一般测试要求......................................................................36保护车外接收机的辐射发射测试......................................................47保护人体的电磁辐射测试............................................................68车辆沿AC电源线的射频传导发射测试.................................................69车辆沿AC电源线的谐波电流测试.....................................................710车辆沿AC电源线的电压变化、波动和闪烁测试........................................911低频电磁场发射测试..............................................................1012车外辐射抗扰度测试..............................................................1213模拟车载发射机抗扰度测试........................................................1414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1715车辆沿电源线/信号线传导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1916车辆沿AC电源线传导的浪涌抗扰度测试.............................................20附录A(资料性附录)功能重要性分类及功能等级分类...................................21T/CSAE151—2020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磁兼容分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天际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德凯认证服务(苏州)有限公司、法国必维诚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中检质技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奥德科机动车零部件检测(泰州)有限公司、芮锋射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广东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科士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石正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德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国裕华电器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王雨川、郑军奇、刘媛、张高杰、张君、余天刚、楚艳钢、田永坡、李强、周宇奎、高新杰、雷剑梅、董丰康、樊森、李金龙、冀方勇、张青青、欧艳琼、张彬、李强、贺朝伟、李腾飞、董红、覃延明、曾博、罗宇翔、徐亮、徐超、王立钢、杨军、王馨霂、白云飞、李金鹏、许勤耕、丘集琼、郑晨旭、余江、陈忠友、曾广玮。本标准于2020年首次发布。T/CSAE151—20201电动汽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整车的EMC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纯电动力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动力汽车等含有高压电驱动系统的电动车辆(或简称“车辆”)。本标准不适用于无轨电车和无线充电车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365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14023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外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17625.2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T17625.7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75A且有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T17625.8电磁兼容限值每相输入电流大于16A小于等于75A连接到公用低压系统的设备产生的谐波电流限值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8387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9951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GB/T29259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术语GB/T33012.2道路车辆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车外辐射源法GB/T33012.3道路车辆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第3部分:车载发射机模拟法ECER10关于车辆电磁兼容性认证的统一规定EV-TEST(电动汽车测评)管理规则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内电磁辐射(EMR)测试及评价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4365和GB/T2925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荷电状态SOC(stateofcharge)电池剩余电量与电池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T/CSAE151—202023.2交流AC(alternatingcurrent)电流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力传输交流电波形通常为正弦曲线。3.3直流DC(directcurrent)电流方向不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3.4总谐波畸变率THD(totalharmonicdistortion)谐波有效值(为第n次谐波电流)与基波有效值之比平方和的均方根。3.5局部加权谐波畸变率PWHD(partialweightedhamonicdistortion)选择的一组较高次谐波的有效值(从第14次谐波开始)与基波有效值之比,采用谐波次数n来加权。3.6短路比short-circuitratio单台设备的特征值定义如下:a)(单相设备和混合设备的单相部分);b)(相间设备);c)(所有三相设备和混合设备的三相部分)。注:详细计算方法参考GB/T17625.8中3.10章节。3.7充电模式chargingmode连接外部电源到电动汽车给车辆供电的方法,可包括模式1、模式2、模式3和模式4。模式1仅通过电缆连接车辆并提供交流电源,模式2和模式3分别使用缆上控制保护装置与充电桩为车辆提供交流电源,模式4使用非车载充电机为车辆提供直流电源。注:模式2、3、4应具备控制导引功能。T/CSAE151—20203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本文件。ALSEAbsorberlinedshieldedenclosure装有吸波材料的屏蔽室(电波暗室)AVAverage平均CDNCoupling-/decouplingnetwork耦合/退耦网络CWContinuouswave未调制正弦波EFT/BElectricfasttransient/burst电快速瞬态/猝发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放电FFT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FPSCFunctionperformancestatusclassification功能执行状态等级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PEProtectiveearht保护地PKPeak峰值PMPulsemodulate脉冲调制QPQuasi-peak准峰值RHRelativeHumidity对湿度5一般测试要求5.1测试场地低频电磁场发射测试、保护车外接收机的辐射发射测试、车外辐射抗扰度测试、模拟车载发射机抗扰度测试以及保护人体的电磁辐射测试需在装有吸波材料的屏蔽室(ALSE)内进行。注:在装有吸波材料的屏蔽室(ALSE)内进行的保护人体的电磁辐射测试可不包含急加速急减速模式。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电快速脉冲群抗扰度测试和浪涌抗扰度测试需在接地平面上执行测试。保护人体的电磁辐射测试急加速急减速模式可在室外平坦干燥路面上进行,室外路面坡度应在-2%~+2%之间,测量场地环境中磁感应强度应低于测试计划规定限值的10%。5.2测试温度和湿度实验室内测试温度:(23±5)℃。实验室内相对湿度:(20%~80%)RH,静电放电测试(20%~60%)RH。5.3仪器设备测量仪器与设备应满足各测试项目参考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与设置。发射类测试需使用接收机进行测量。接收机可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模式,如采用FFT模式测试,接收机带宽设置应与步进扫频模式保持一致。注:FFT模式驻留时间设置应考虑被测车辆电子电气零部件的工作周期。5.4测试车辆测试车辆和其内部电器部件均可以正常工作。车辆要求保持干燥。车辆如需开展充电模式下的电磁兼容测试,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应保持在最大SOC的20%~80%(在执行下一频段时可能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放电)。如果充电电流可以调节,T/CSAE151—20204那么发射类测试充电电流至少应设置为其额定值的80%,抗扰类测试充电电流至少应设置为其额定值的20%。注:如果测试计划中允许,发射类测试充电电流可设置为额定电流的20%~80%。5.5测试计划及报告详细的测试计划至少应在测试开始前拟定完成,其中至少应包含:测试项目、环境要求、测试布置、频率范围、天线极化、天线位置、限值、监视方式、车辆工作模式、合格判据、测试报告内容、任何偏离标准测试的特别说明和改变。注:上述某些条款可能不对应所有测试项目。测试报告应按照测试计划要求,出具内容详实的测试报告。除测试计划包含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测试场地、测试设备和测试照片及其它可能影响测试评价的相关信息等。6保护车外接收机的辐射发射测试6.1测试方法采用10
本文标题:TCSAE 151-2020 电动汽车整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78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