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习近平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习近平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范文(六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摘编》心得体会篇一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摘编》,我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的方向目标、地位作用、主要任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时刻坚持的方针和原则。作为一名干部,更应该从头做起,自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意识,真正做一个党放心、人民满意、广大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相信的年轻干部。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十分重视个人的廉政建设,并能始终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积极参加了单位思想教育和组织的相关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提高保持清正廉洁的自觉性。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干净净履行职责1、要警钟长鸣,筑牢防线。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不能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要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为民造福,用不好也能为自己造“罪”,大脑中要时刻绷紧这根弦,时时警醒自己,筑牢防线。2、从严自律,管住自己。当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我们现在各方面的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越要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误、栽跟头。“常在河边走,难得不湿鞋”,就是要时时刻刻谨小慎微。每一名党员都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在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自重、自盛自警、自励,清清白白工作,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二、坚持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干好工作1、要有求真的精神。求真说到底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精神,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从大的方面讲,是科学判断新形势,准确把握规律,探求办法措施。具体到工作来说,就是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增强加快发展的压力感、紧迫感。坚定信心,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求真就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会用心,善于从普遍性问题中发现和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和提炼经验性的做法,用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难题、工作中的症结。总的来说就是既要有加快发展的高度热情,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2、要有务实的作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实在人,是处事为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是踏下心来做事、实打实地做人,就能干出名堂,也能取得组织的信任,得到群众的赞誉。三、艰苦奋斗,培养良好生活作风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自勉,紧紧围绕“创新”、“求实”、“从严”方面下功夫,促进了自身的廉洁自律,自觉构筑生活作风上两道防线:一是党纪国法防线,二是思想道德防线,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并且努力达到五个增强:一是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进一步增强正确理想信念;三是进一步增强维护团结的责任感;四是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五是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意识。工作上,坚持办一切事情以量力而行,花少钱办好事,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在生活上,保持艰苦奋斗的,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总之,廉政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定要认真加强学习、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摘编》,从改进思想作风、转变工作作风、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永葆政治本色着手,一定能做到拒腐防变,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本职工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摘编》心得体会篇二“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认真看完《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这本书之后,深深感受到字里行间饱含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这份情怀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纷纷点赞:“习近平,好样的”、“大大也是蛮拼的”、“看到这些话,瞬间备感温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出重拳、亮实招,形成了正风反腐的强大攻势,其力度之大历史罕见、成效之明显前所未有,刹住了一些曾被一度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尤其是坚决查处了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老百姓打心眼儿里支持和拥护。党心民心在我们党“言必行、行必果”的生动画卷中交响融合。一、关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1政治规矩这根弦不能松。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在政治问题上,任何人同样不能越过红线,越过了就要严肃追究其政治责任。有些事情在政治上是绝不能做的,做了就要付出代价,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七个有之”,对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给予深刻揭露,划出了底线,亮出了红线。第二,关于纠正“四风”。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是不能松劲,必须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和传染性。解决“四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必须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强化执纪监督,把顶风违纪搞“四风”列为纪律审查的重点。就是要坚持标本兼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使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强调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要时刻摆上位臵、有机融入日常工作,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干群关系状况,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坚持纠“四风”和树立新风并举,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倡导时代新风。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要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第三,要明确巡视工作的职责定位。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巡视工作的定位要明确,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进行,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要增强对党负责的政治意识、发现问题的责任意识、敢于提出问题的党性意识,切实加强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要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巡视工作就是要发现和反映问题,找出“老虎”、“苍蝇”。对于巡视发现的线索,要分类处臵,做到件件有着落。凡是涉及腐败问题的,都要一查到底,一网打尽,有多少就处理多少。因巡视成果运用不到位又发生重大问题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巡视成果落到实处。要创新巡视工作方式方法。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形势发展,推动巡视内容、方式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与时俱进,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巡视机动性、灵活性的特点,增强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专项巡视要全面展开,加快节奏频率,扩大范围,闻风而动、出其不意,哪里有反映就奔向哪里。对巡视过的地区和部门可以随时杀个回马枪、来个“回头看”。第四,关于制度建设。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要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形成严格约束,让他们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牛栏关猫是不行的!要搞好配套衔接,做到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要增强依法执政意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开展工作,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执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作为基层纪检组,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融会贯通,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摘编》心得体会篇三《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分为8个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242段论述。认真学习《摘编》,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现在我们国家大部分的群众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依然存在不少低收入的群众。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所以,从整体上消除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只有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大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二、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底线任务,是一个标志性指标。现有的贫困地区大部分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和贫困程度深的地区,贫困群众大部分是老弱病残,还有一部分是文化教育程度比较低、缺乏职业技能的贫困人口。要解决这几类人的脱贫问题,难度很大。但难度再大、骨头在难啃,我们都要咬牙前行,攻关克难。只有通过因贫施助,精准帮扶,帮助他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才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保障。三、脱贫攻坚,必求“精准”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我们不能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扶贫要扶到点上,也要扶到根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针对性,增强有效性。目前我们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扶贫措施不够精准,有部分贫困群众是数字脱贫,没能做到真正脱贫。要做到措施到户精准,就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就要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四、强化监督,实现真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我们的帮扶干部大多是公职人员,他们平时工作忙,很多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要下村去扶贫,多少存在抱怨情绪,以导致有些干部走形式主义,上级布置了任务就去,简单地了解情况,填写扶贫手册,并没有真正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量身制定有效的脱贫措施,存在数字脱贫、手册脱贫现象。因此,要加大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治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同时加强警示教育,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做到真扶贫、真脱贫。五、激发内生动力很重要总书记到河北扶贫考察的时明确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强调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但是,我们有一些群众还存在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这种情况不不利于推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同时要改进帮扶的方式方法,引导困难群众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通过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扶贫方面的重要论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
本文标题:习近平建设论述摘编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84818 .html